毒毛虫
A+医学百科 >> 毒毛虫 |
毒毛虫(urticating caterpillar),多种鳞翅目昆虫,体上生有毒毛的幼虫。蝶类中,蛱蝶科有些种类的幼虫生毒毛。蛾类中,枯叶蛾科、毒蛾科、巨绒蛾科等科中有毒毛虫。毒毛刺激皮肤,引起疼痛、剧痒、皮炎,有的还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
刺毛虫
刺蛾的幼虫。俗称杨辣子。幼虫体大多粗短,有红、黄、绿、黑相间的色彩,体背有大量刺枝毒毛,毒刺枝内有毒液从基部毒腺细胞分泌出来,尖端极易折断,与人畜皮肤接触,毒液溢出,皮肤立即出现疱疹,毒刺尖端留在皮上,有刺痛感,持续2~3周后才能恢复。幼虫以树叶为食,老熟时在树杆缝隙或土表浅层内结蛋形硬茧,即“刺毛蛋”。茧里化蛹后化出成虫蛾子,交配后产卵于树叶上,不久又化出小刺毛虫。
桑毛虫
毒蛾科昆虫桑黄毒蛾的幼虫。又称金毛虫或狗毛虫。成熟的桑毛虫,大如二、三龄的家蚕,体上有彩纹,头黑、体黄、背红,全身有黑褐色长毛,腹部背面有32个黑色斑块状的毒毛瘤,每个毛瘤上满生微小针状毒毛,中心为管状,贮存毒液。一条老熟桑毛虫可有200多万根毒毛,人与桑毛虫接触,毒毛即散到皮肤上。毒毛亦能被风吹落、飘散,可落在人体上。夏天皮肤多汗,更易将毒毛粘住。毒毛刺入皮肤,毒液外溢,皮肤剧痒、红肿,搔抓后毒毛刺入皮肤更深,并可被污染指甲播散到身体其他部位。严重者,出现疱疹、溃烂。有时毒毛飘落在晾晒的衣被上,穿用时散到全身,出现全身皮炎。
成蛾活动少,白色,尾部有金黄色丛毛,上面沾有羽化过程中从茧内沾来的毒毛。生活史分卵、幼虫、蛹和成虫4期。卵扁饼形,集产在桑叶或苹果等果树叶下,卵块呈带状,表面粘盖着雌蛾尾部金黄色的丛毛,丛毛中有时夹有毒毛。幼虫孵出后以植物叶为食,每龄的新生时期,毒毛生长牢固,将蜕皮时则极易脱落。龄期越老,毒毛越多,毒性越大。化蛹前结茧,毒毛随皮蜕在茧内,茧丝也粘上毒毛。成蛾不食,仅生存4~17天。每年桑毛虫在4~5月间少量出现,7~9月最多,10月底后幼虫结薄茧越冬。每年发生2~4代。黄毒蛾有许多种类,幼虫也都有毒毛,如茶黄毒娥、柳黄毒娥、乌桕黄毒娥、柿黄毒娥、皎星黄毒娥毛虫等均能致人皮炎,在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地点出现不同种的毛虫皮炎流行。如1985~1986年在成都发生枫杨树上(皎星黄毒蛾)的幼虫毒毛引起的皮炎。
松毛虫
枯叶蛾科昆虫松蛾的幼虫。种类繁多,其中以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可致松毛虫病。出现在长江以南10余省区。马尾松毛虫的幼虫大如小指,虫体略扁,黑褐色并带灰、赤色花点纹,有长毛;有两个毒毛区,上生毒毛近万根。毒毛刚硬针状,多微小倒棘,中心管内充粘稠毒液。松毛虫啮食松针,受惊扰时头与胸突然折向腹面,毒毛则呈怒张状竖起,并向前冲撞,与人接触,毛尖刺进皮肤,毒毛基部折断。成虫体大,棕褐色,翅展50~70mm,翅面有深棕色波状纹,产卵在松针上排列呈串珠状。第六龄幼虫结淡棕色茧于树干叶丛等处。幼虫化蛹后毒毛蜕落,通过茧皮伸出茧外。松毛虫猖獗时将整片松林的松针吃去,远眺如被火烧过一样。
松毛虫的毒毛刺入皮肤后毒液外溢,引起皮炎,出现多型的斑丘疹,有痒感。部分病人发展成松毛虫病,表现骨关节疼痛,晚期僵直畸形,功能障碍;少数病人在四肢等部位软组织处出现肿块。病程迁延,疼痛难忍,影响劳动。
人与毒毛接触后,应立即用胶布或膏药(烘热)贴在接触处,揉平后快速揭起,毒毛便粘在胶布或膏药上,反复几次后,绝大部分毒毛被粘去,皮炎症状减轻。此后用碱性液体,如氨水、肥皂水等涂在皮肤上以中和毒液。严重瘙痒的,可涂止痒剂和口服抗过敏药。防治松毛虫病的根本办法是不接触毒毛。在虫灾发生的林区和毒毛污染的水塘等地,要注意人体保护。对初、中期中毒者,在中国广东用中草药山独企煎水清洗中毒部位,或内服鲜芦根煎液。重者加用西药,如抗菌药物、保泰松、消炎痛等。要及早就医,以免转成慢性,产生较大后遗症。防制毒毛虫最有效和简便的方法是在初发阶段消灭它们。见到卵块和幼龄虫期(此时常集于一处且无毒性)立即消灭。长大的桑毛虫和松毛虫避免手捉,使用化学杀虫剂或生物杀虫剂(如病毒多角体、白僵菌等)杀灭之。茧期也勿用手取拿,只要掌握结茧的场所,即能消灭,也可根据毒毛虫结茧和越冬的习性,在越冬期诱集而杀之。
关于“毒毛虫”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