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
A+医学百科 >> 护理 |
护理(nursing),帮助病人或健康人保持、恢复、增进健康的医疗技术服务。是医疗卫生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狭义上指照料伤、病、老、幼、弱、残人员等在不同程度上不能自理的人的措施,又常指由护士担任的医疗技术工作。护理工作范围不仅限于医院、疗养院等卫生机构,也包括家庭和社会;其工作内容不仅包括临床护理,也包括卫生保健。从事护理工作的,不仅有专业护士(多由女性担任),患者家属、社区工作者等有时也要参与。
临床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包括观察和记录病情,执行医嘱给药注射,进行其他治疗措施,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进行病人卫生护理、精神护理、饮食护理、排便护理、病室管理,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卫生保健指导等,危重病人护理要求更严。专科护理则结合专科特点进行,如手术病人护理、精神病人护理等等。在家中、社区里照料老、幼、弱、残者也要遵守基础护理的要求。
预防保健护理主要在社区或家庭进行。包括家庭访视、卫生宣教、预防接种、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等。
随着医学生物模式的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护理工作已从传统的辅助医疗的地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护理学的理论为指导,并与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密切相关,特别重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相互作用,强调给人以整体的护理。护理工作是服务于人的工作,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富于献身精神。
世界上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护理。人在生、老、病、死各个阶段都离不开护理。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先进医疗设备的增加,医生与病人接触减少,出现非人性化的趋向,病人更需要护理的关切。这样才能增添人性的因素,护理人员多数为女性,这也是一个原因。在医院里,病人的一切诊疗计划,除手术外都由护士实施。手术的成功与护士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也密切相关。日常大量的生活护理,也直接关系着病人的舒适、安危和恢复,同样需要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病情观察和护理记录可随时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信息,而且危象的出现常常由具有理论和临床经验水平的护士首先发现,从而赢得抢救时机,在重症监护中护理的作用极为重要。有些疾病,尤其是慢性病,主要依靠护理才得以康复,即使失去治愈机会,精心护理也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延长其寿命。护士在社会中有特殊地位,密切接触广大病人及其周围的人,在地段、工厂、学校的公共卫生护士,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普及简易护理常识和技术,对实现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战略目标将发挥重要作用。
目录 |
护理发展史
19世纪以前世界各国都没有护理专业,1854~1856年英国护士F.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改善伤兵生活条件,精心护理,使伤员的死亡率从50%下降至2.2%,这震动了全英社会,使护理工作受到尊重。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创办了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见F.南丁格尔)。
中国古代医、药、护不分,许多医学经典著作中有关于护理的内容。护理在中国成为一门职业,起始于19世纪中叶西医传入中国以后。1888年在福州创办了第一所护士学校。1921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与全国5所大学合办护士学校,学制5年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护理教育纳入国家中专系列。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大面积烧伤和断肢再植护理,代表了这个时期护理工作的突出成就。但长期以来中国只有单一的中专护理教育,师资也很缺乏。1978年卫生部发出关于加强护理工作和护理教育两个通知。各医院建立了护理指挥系统和护理常规制度。1983年恢复大学本科护理教育,并为广大在职护士举办大专继续教育;建立护理技术职称系列(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
现代护理学的理论
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护理学的概念不断变化。19世纪,当南丁格尔把护理工作确定为一门职业时,护士主要的任务是为伤病员服务,其范围仅局限在医院。1859年南丁格尔在《护理札记》中对护理学的概念是:“担负保护人们健康的职责……以及护理病人使其处于最佳状态”,这至今仍应成为护理专业所遵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护理学发展很快。40年代护理工作关心的是病人及其疾病,50年代马斯洛提出人的基本需要,他认为动机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而只有这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人才保持于健康状态。这些基本需要自下而上排列为生理需要(氧水食物、排泄睡眠等);安全的需要(安全保护);爱的需要(相爱和归属等);尊重的需要(自重,受到别人尊重);自我才能发挥的需要。护理的任务就是满足他们的需要。1951年麦克马纳斯指出护士职责是明确或诊断护理问题及有关方面,决定护理措施,解决护理问题(即时的或长期的)以预防疾病,护理病人,促进康复,使其达到最佳健康。60年代的压力学说,认为人的基本目标是在不安定的世界上适应紧张,应付危机,保持身体平衡。另一方面疾病总是与失衡状态联系在一起。在某种压力下人不能达到自己的需要,这时护士可给他提供技术需求,解除其压力,恢复其原有的自我平衡。60年代V.亨德森对护理学的定义是:“护士特有的职责是帮助人(病人或健康人)保持或恢复健康(或平静地死去),他必须具有这种力量,意志或知识。”V.亨德森认为向病人提供基本护理是护士的主要职能。70年代奥瑞姆首先提出自理的学说,她认为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维持和恢复个体自理的能力;对完全不能自理者给予全补偿性的护理,同时又要帮助他恢复自理能力;对潜在有自理能力者,在给予半补偿护理的同时给予指导教育促其达到自理。1980年美国护士协会根据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对护理学作了如下定义:“护理学是诊断和治疗人类存在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护理工作应在以下五个阶段,即:①健康保持阶段;②危险增加阶段;③早期探查阶段;④临床阶段;⑤康复阶段提供服务。医生的基本职能是“治愈”,护士的基本职能是护理,只有医护合作才能最好执行这些职能。最有效的治愈,只有在得到最好护理的条件下,才能取得。创造这种条件是对创造性护理工作的要求。以上这些护理理论的发展使护理学成为一门专业学科,并总结出护理程序和责任制护理两个学说,指导护理实践。
护理程序
是系统论在护理实践中的运用,是针对病人的需要解决病人问题的护理活动。护理程序不仅适用于一个人,也适用于一个家庭、团体或社区。护理程序分为四个过程:①资料调查,②制定计划,③实施计划;④评价效果。其基本精神是将疾病引起的生理、病理、心理、行为变化和主、客观表现作详尽的了解,包括由护士自己根据需要问病史及进行体格检查。然后经过分析研究,归纳成若干个问题,这称为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继尔制定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称为护嘱,包括病人教育和出院指导。随时评价护理效果(信息反馈),若护理未达到预期效果或病情有变化,可重行评估,修订护理计划。病人出院时作最后评价,总结经验,这样便形成一个循环往复并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开放系统,使护理工作自始至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护理程序也可说是长期护理实践的经验总结,加以理论化,使成为一种模式,又反过来指导护理实践,并且达到护理教育,护理实践和护理科研的有机结合。
护理诊断指出病人存在的或潜在的能用护理方法解决的问题,而不是疾病的诊断。护理诊断包括三个组成部分:①健康问题,②病因,③症状和体征。一个护理问题可有数个产生的原因,因而处理也不相同。用电子计算机的记忆储存系统,根据病人的不同问题、产生的原因、症状和体征,优选护理方案,可提高工作效率,使护士有更多时间用于护理病人,并且每班将每一病人的护理计划印出,作为工作和检查落实的依据。
责任制护理
责任制护理是1970年以来护理制度的重大改革。长期以来护理制度有:①个案护理,用于危重病人,设专人护理;②功能制护理,随着工业革命而出现的流水作业法,按职务分工,优点是节省人力,缺点是病人的护理由多人分管,无专人负责;③小组护理,由几名护士分管一组病人的护理,与功能制护理相比,接触病人的范围较小,但在组内常仍按职务分工。责任制护理是一个护士负责几个病人,以整体的观念对病人进行全面护理的一种新的护理分工制度,其特点是以病人为中心,从入院到出院由责任护士全面负责,运用护理程序,通过与病人的密切接触,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相互信任,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充分调动病人和家属的积极性,从而扭转了单纯技术护理和机械地执行医嘱的被动局面。自1980年代责任制护理引进中国以来,经过全国各级医院的施行,已显示出它的优越性,首先病人有了安全感;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和学习的自觉性,得到病人的信任,取得职业上的满足;由于责任护士观察病情细致,密切了医护关系。但是,实行责任制护理要求责任护士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平,能直接向病人负责,并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此外,每名责任护士以分管5~6名病人为宜,并且班次相当稳定,每天均有责任护士负责病人的护理,尽量减少责任护士轮转夜班。在中国护士严重缺编的情况下,全面推行责任制护理尚有较大的困难。因此应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在重病人中先设专人护理,按护理程序制定护理计划,同时,从教育入手,改变护理队伍的知识结构,为逐步为全面实行责任制护理作准备。
关于“护理”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