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槽症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干槽症  

目录

疾病分类

口腔科  

疾病概述

干槽症主要发生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是由口腔细菌引起的骨创感染。目前多认为创伤和感染及拔牙窝大是其主要病因。因此,为了预防干槽症的发生,在拔牙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创伤,拔牙后应尽量缩小拔牙创口,应压迫颊、舌侧骨板,使之复位以缩小创口,并应拉拢缝合牙龈,缝合不可过紧过密,以防术后肿胀;拔牙前后可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疾病描述

干槽症是拔牙创急性感染的另一种类型,以下颌后牙多见,特别是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  

症状体征

干槽症是拔牙创急性感染的另一种类型,以下颌后牙多见,特别是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在正常情况下,即使是翻瓣去骨拔牙手术,其创口的疼痛2-3天后会逐渐消失。如果拔牙后2-3天后出现剧烈的疼痛,疼痛向耳颞部、下颌下区或头顶部放射,用一般的止痛药物不能缓解,则可能发生了干槽症。临床检查牙槽窝内空虚,或有腐败变性的血凝块,呈灰白色。在牙槽窝壁覆盖的破死物有臭味,用探针可直接触及骨面并有锐痛。颌面部无明显肿胀,张口无明显受限,下颌下可有淋巴结肿大压痛。  

疾病病因

干槽症是拔牙创的急性感染。  

病理生理

组织病理学表现为牙槽窝骨壁的浅层骨炎或轻微的局限型骨髓炎。  

治疗方案

干槽症与手术创伤和细菌感染有关,所以术中应严格遵守无细菌操作,减少手术创伤。一旦发生干槽症,治疗原则是彻底清创以及隔离外界对牙齿槽窝的刺激,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治疗方法是在阻滞麻醉下,用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在牙槽窝内放入碘仿纱条。防止碘仿纱条脱落,还可将牙龈缝合固定一针。愈合过程为1-2周,8-10天后可取出碘仿纱条,此时牙槽窝骨壁上已有一层肉芽组织覆盖,并可逐渐愈合。  

用药安全

目前,预防干槽症的发生,除尽量减少创伤,预防感染,尽力缩小创口外,在创内置各种制剂,均有不同的预防功效。近年来,临床采用云南白药粉剂局部填塞方法预防干槽症,也有良好效果。

关于“干槽症”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