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栖地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动物栖地,又称生境-{zh-cn:栖地; zh-tw:栖息地;}-,是指围绕一个或多个“物种种群[1]”(多个动物种类)栖息(生活和生长)的自然环境。

栖息地一词在生态学广泛被使用。它原本是指围绕一物种、或物种种族、或物种聚集、或群落的自然条件(Clements and Shelford, 1939)。因此它不只是一物种种族的栖息地,而是指很多物种的聚集,住在同一地方共用一个栖息地。生态学家会把很多物种共用的栖息地称为群落生境

还有,这些栖息地可以和其他地方居住的群族不同。因此一般指的栖息地不是一个物种或个别动物。微小生境小环境是指个别的动物和植物在其栖息地的直接环境和其他自然因素。

生物群系是指生活在类似栖息地和占据一定地理地区的动物群和植物群。

影响栖地的样貌的主要因素为降雨量以及纬度,而离赤道愈近、降雨量愈多及气候愈温暖的栖地[2],物种的种类通常较其它地区来得丰富;相对的,离赤道愈远、降雨量愈少及气候愈寒冷的栖地,物种的种类通常较像其他较温暖、降雨量多及赤道近的地区还要稀少。当然,有不同的栖地就会有不同的动物。

目录

栖地种类

陆域栖地

雨林

位处于巴拿马的热带雨林

雨林分为温带与热带。热带雨林是一个潮湿及物种多样性极高的地方,优势种为浅根性的阔叶木,一年四季几乎天天下雨,年降雨量超过两千毫米;虽然热带雨林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面积(美洲、西非及东南亚共八十个国家),但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动植物都生长在热带雨林里;而温带雨林特别喜欢生长在干爽的地方(新西兰、大洋洲南部、日本及英国)。雨林有垂直分层的现象,较高层称为乔木层,有时高达四十公尺以上;猛禽经常在乔木层上方巡视,下方则形成天蓬,连阳光都穿不过,乔木层有着大量的昆虫及树栖性哺乳动物栖息著,牠们常用声音沟通,且很少触及地面;下方则是灌木层,猫科动物都在灌木层觅食。[2]

热带季风林

热带季风林又称落叶季风林,与雨林有些不同,热带季风林有明显的干旱季节,干旱季节时很少降雨或不降雨,这时,乔木、灌木都会落叶,且树木不像雨林长的那么高大,热带季风林下层可感受到阳光,因而生长良好,雨季时,所有植物都会开花(开花植物)。[2]

城市

都市栖地中,人类及人类的活动为主导力量,例如食物链上层,是由人类饲养的猫狗,这些主导城市动物的组成,即使个体数目多物种少,也能支配整的生态系统;另外,那些通常都以捡食人类所剩的食物维生,与繁殖力与适应力好的动物,例:鼠类、麻雀、蟑螂及其他昆虫,便能适应城市生活;而适应力低的动物则无法在城市中生存。而在城市生活地动物常常发生交通意外,但仍不会影响他们整体的数量或族群。[2]

沙漠与半沙漠

撒哈拉沙漠的样貌

这两种栖地气候相当炎热干燥,面积是地球的三分之一,一整年都很少降雨(沙漠的年平均降雨量都在二百五十毫米以下,而半沙漠则在二百五十到五百毫米之间),最炎热的沙漠位在赤道南北十五到四十度之间,白天时,动物必须克服高温,晚上又必须忍受严寒,因此许多动物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例如:食植动物在夜晚觅食,因为此时植物含水量最高;骆驼则在背上的峰储水;鸵鸟会快速奔跑,冲过沙漠地区寻找食物和水;骆驼、鸵鸟、鸸鹋的毛可以抵挡热气,当然,牠们身上也有裸露的部位,以散发多余的热气。[2]

高山及高原

高山与高原的因为与平地隔离,所以物种的种类与生活方式大有不同,高山分有层次为:低海拔、中海拔与高海拔,温度就下降摄氏六度,这种变化使得有些位于热带的高山也会下雪,例如非洲的肯尼亚山与吉力马札罗山,一年有大部分的时间都覆蓋著雪;而高山所生存的动物通常是较灵活的,例如:山羊、雪豹等。[2]

冻原

冻原又称冻土层苔原,占全球陆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五,是环境最恶劣、物种种类最少的地方,冻原位于北纬五十五度以北的区域,各项物资都十分稀少,一年四季几乎都见不到阳光,只有短暂的夏季二十四小时都可以见到阳光;冻原生存在的动物都有厚厚的毛皮,例如:犛牛、麝牛、美洲野牛等。[2]

阔叶林

阔叶林分布在纬度二十五至五十度之间,在东亚、西欧与北美洲东部等,有寒冬的地区优势种为阔叶树,并且在冬天时树叶会掉光,四季分明,当地的动物通常会以冬眠或迁移的方式来度过寒冬,春天醒来或归来,并且进行求偶;而在四季变化较不明显的地区,如:新西兰、南美洲、大洋洲东部等,冬天较温暖,优势种则以常青树,动物不需要冬眠或迁移来避冬,求偶期也来的较早、时间较长。[2]

洞穴

洞穴食物十分少,但某些洞穴的土壤含有大量的盐分,可使许多动物不远千里而来这里吸收这些具有营养的盐巴;虽然接近洞口的地方有些光线,但是到了离洞口较远的地方,可说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之处。通常生活于洞穴中动物是眼盲的(如:墨西哥盲螈),因为在黑暗中不需要眼睛;另外这也是一些飞行生物的家园之一(例如:燕子、蝙蝠等)。

开阔性栖地

开阔性栖地顾名思义就是指宽广、一望无际的栖地,例如:大草原,通常位于森林与沙漠之间,降雨量十分稀少,约在五百至七百五十毫米之间,使得树木无法快速生长,使大型动物无法藏身,不过,草却是大型猫科动物跟踪猎物的好地方。[2]

文件:800px-Map-Tundra.png
北极冻原的分布

两极地区

两极地区事实上就是冻原,不过在南极的少数地区却附合了沙漠的定义,虽然,这两个地区是最荒凉的地方,但有许多动物生存在这里,此外,北极有世界上最富饶的海洋,也就是北极海,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大渔场,而这两个区域的沿海地区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鸟类来繁殖;在当地的无脊椎动物与鱼类有一种天然抗冻剂,陆上的动物则用毛皮与脂肪来御寒。[2]

水域栖地

海洋

目前海洋占全球总面积的将近百分之七十,海洋的动物分有远洋性(在整个水域游动)以及底栖性(仅限于海底生存),远洋性动物种类较多,有海洋哺乳类动物、鱼类以及微小的浮游生物等,均为远洋性动物,而底栖性动物则以无脊椎动物(如:甲壳刚动物、海星阳隧足海胆龙虾、贝类以及海螯虾等)居多。[2]

珊瑚礁在世界的分布图
珊瑚礁

珊瑚礁顾名思义就是由大片珊瑚所聚集的群体,珊瑚礁是海洋动物的汇集地区,只要有它的地方,就一定有生命的存在,而珊瑚礁之所以能有如此丰富的生态,是因为珊瑚礁的结构提供了海洋生物的居处、埋伏地点以及避难所,事实上,珊瑚本身就是像隆头鹦哥鱼这类鱼的食物。此种栖地主要生活于北回归线至南回归线之间、摄氏21-29度的水域间,而最大的珊瑚礁——堡礁(如十分著名的澳洲大堡礁),则分布于平行海岸线及面积较大的潟湖旁。[2]

海岸地形栖地

海岸这类栖地几乎囊括所有靠海的栖地(海滩、海崖及沙丘等陆地型态),此外,海岸栖地也包括了浅海水域,而此栖地主要特色是有强劲的风、汹涌的浪及含有咸水成分的雾气。生活于海岸的居民大多以无脊椎动物为主,牠们会附着于岩石上头,以免因为海浪过强被冲入海中;有些海岸同时也是像海鸟、海豹海狗海狮海龟等动物产卵、居住、交配及生子的地点,且这些地区通常会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2]

位处英国的温带溼地

溼地

溼地现今只占地球百分之六的面积,此栖地可说是地球的肾脏,溼地可减缓洪水在流入各水域前时,过滤出许多物质;溼地的特点就是底部全都是泥地,这是因为这种栖地长期受于水浸泡。而此种环境囊括了盐水、淡水以及干燥的陆地等区域(如沼泽、泥沼、河口三角洲以及红树林湿地等);溼地有分季节性溼地以及永久性湿地,分布于世界上的河川、溪流、湖泊等水域附近。[2]

事实上,在近几十年,也就是二十世纪末,人们才真正了解溼地并非是鸟不生蛋的荒地,而是拥有丰富生态的栖地[2],因此在世界各国有许多溼地受到法律保护。[2]

红树林

红树林目前只有在亚热带及热带地区的出海口、河流三角洲等地才有它的踪迹,其主要功能是可稳定海岸线。生活于该区的植物是以耐盐度较一般植物高的乔木及灌木(如:红笳苳、水笔仔),植物根系相互缠绕有助于保护植被及固定住沉积物,造就成为一个生物的天堂,其中也包括了微不足道的微生物分解者和能适应淡水的海洋生物(如:牛鲨、鼬鲨),无脊椎动物则在树木摄取养分及避风,鱼类也在这儿繁衍后代[2]

湖泊与池塘

世界各地总共有将近五百万个湖泊以及为数更多的池塘,池塘中的生物可分为三大类:生活于水面的浮游生物(包括轮虫在内小型无脊椎动物等。)、游动于整个水域的自由生物(如:常见的淡水鱼、大型无脊椎动物。),以及在整个湖泊或池塘生态中数量最多的底栖生物(如:无脊椎动物、水生昆虫及软件动物等。),而湖泊的沿岸的树林也时常会有动物生活[2]

河川与溪流

河川与溪流的溶氧量、混浊度及营养量,关系著其生物数量的多少以及种类,这些三样条件只要愈趋于稳定,生物的数量就愈多;而某些河川或溪流,在特定季节或时间会有河水水位变化等情形,虽然生活于其地的动物都能够适应,但其数量依然没有较条件稳定的河川来得多。而河川中,最常见的动物莫过于淡水鱼类,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淡水鱼住在河川里;而植被可增加以及优化动物的生存环境[2]

栖地改变

动物常为了觅食造成了栖地的改变,尽管如此,地球上许多栖地的改变大多是因为人类的活动所造成的,使得许多动物减少,而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开发道路,使动物被车撞死,在某些国家,生物学家发明出了生物廊道等设施,以降低动物车祸的发生率,而人类所建得建筑物会影响动物迁移时,也可使用生物廊道解决该问题。[2]

恶性改变栖地

恶性改变栖地是指当一种动物或族群被强迫迁移原栖地,例如:像动物园以及宠物店将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动物,或是到野外捕到的抓动物养在动物园内(除非该动物园是具有保育其种的用意,也就是说除了对动物有益处外的动作,其他为了娱乐等原因而产生对动物造成伤害的动作都是不可行的),以及最近的中国大陆赠送两大国宝猫熊以及金丝猴,台湾则赠送台湾猕猴等,这类国际''交易''动物等等行为,因为可能会造成动物身心的伤害,并不是对动物展现友好的行为。

栖地划分

划分一个栖地的范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栖地与栖地间的连接会使其较为不容易辩认(例如:森林地带边缘部份常会逐渐过渡到各种开阔性栖地);但有些栖地较另外,(例如:洞穴内的光线以及食物极为稀少,与洞外、洞口的差别十分大,亦可分得清清楚楚)。[2]

动物自然的栖地迁移

此种现象是指一种或一群动物从甲地到乙地自然的迁移,造成这种迁移的原因可能是为了寻找食物(如:国王企鹅要到不会结冻的海域捕食鱼虾)[2] 也有可能是为了繁衍后代(如:大西洋鲑鱼又名安大略鲑、欧洲鳗鲡巨骨舌鱼,每年都要到淡水河川上游产卵,而这些鱼类幼的鱼都会回游),或者是因为为了应付当地的气候所改变栖地(如:候鸟迁移,以及非洲大草原的牛羚随着雨水奔波[2],这种行为十分危险,很有可能丢了性命,因为途中可能会遭遇天灾、被其他同伴或数量众多的动物踩死、虎视眈眈的掠食者及人为干扰,但目前尚有许多动物都必须随时改变栖地,否则将会遭到灭种的危机。

在自然界的严酷考验下,能适应愈多环境的动物,都是像蟑螂、褐鼠黑鼠与麻雀属中的树麻雀这类有高优势能力的动物(虽然不一定是位居于食物炼最顶层的生物种类),因为在一个栖地被毁灭时,这些动物能迁移到另一个栖地生存下来,明显的生存机率比其他动物高出许多。[2]

栖地复育

栖地复育作用是在于保护栖地及保育栖地,使消长(指一地生物生长的多寡的过程,便称为消长)的情形不再发生或是缩短其时间。而以前常在稀有物种生活范围设置保护区,且常以圆圈方式画地为界,但是这常会让人们误以为在圆圈范围外的地区就可以任意的开垦,且这种形式保护范围通常只侷限于单一物种的保护,因此会忽略掉那些也一样生活于该区并也需保育的生物。现在则是以相信大众的观念为主,与其以“消极”的方式规划保护区域,不如以“积极”的方式教育后代子孙及大众保护栖地的观念,并以人为的方法加快复育栖地。

栖地破碎化

栖地破碎化又可称栖地分割效应,简单来说就是所谓的栖地破坏。栖息地的破坏是引致一物种数量减少的主要因素,最后导致濒危,甚至绝种。一位知名生物学家——威勒森(Wilson),在西元1989年估计每年因雨林栖地破碎化而消失的生物,每年就可达10000至10500种,因此控制栖地破碎化是目前极需解决的问题,在地狭人稠的国家或地区(如:台湾、捷克等……),设置的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保护区的形状、大小配置可划分的精细些,而幅员广大的地区则应发挥保护区设计(如: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巴西以及中国大陆等领土大的国家)。

参见

参考文献

  1. 在这里我们用“物种种群”来代替“生物”,因为可能只指单一黑熊的栖息地,我们一般不会指特定或个别的熊,但是熊群族是由一个繁殖种群和占据某地理地区而组成。
  2.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珍妮.布鲁斯、卡伦.麦吉、鲁巴.范吉洛瓦、理查.沃格特等著;明天翻译小组译(2006年3月):《动物百科图鉴》,第40-53页,台北:明天国际图书

外部连结

参考来源

关于“动物栖地”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