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信息概要:

目录

去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乘车路线

市内乘坐3、7、13、16、20、22、23、26、27、29、31、32、35、139、141、143路到市一医院站下车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地图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地图信息由第三方公司提供。由于技术原因,部分医院位置可能不精确,本地图仅供参考。 本地图显示的位置为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岭南大道北3号 邮政编码: 528000。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概况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881年,现已成为中山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是佛山市最大型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和全市医疗技术指导中心。同时是国际救援网络亚洲国际紧急救援中心合作医院成员,以及多个大学及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研究生教学基地、博士后培养基地,与多个海内外知名医院开展着广泛的业务协作。

  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5.3万平方米。员工2600多人,开放病床1440张。实行总院集团管理,总院部设置4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和近20个大型特色治疗中心,辖下有肿瘤医院、垂虹门诊部。设备雄厚、先进,拥有多功能分子影像诊断仪PET/CT、16排螺旋CT 、3.0 T磁共振仪(MR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等先进医疗设备5000余台,总价值超过4.6亿元。

  拥有广东省特色专科2个:普外科妇产科。佛山市医学重点专科5个:肝胆外科肾脏内科耳鼻喉科、妇产科、心血管内科;佛山市医学特色专科5个:感染科烧伤整形科神经内科脊柱外科、深切治疗部(ICU)。医院重点学科7个:肝胆外科、妇产科、心血管内科、肾脏内科、耳鼻喉科、麻醉科泌尿外科为;医院特色专科4个:胸外科核医学科眼科、感染科。2006年全院门急诊量达217万人次,住院4.9万人次,住院手术2.95万台。目前,日均门急诊量6000多人次,最高日门急诊量9500多人次。

  在充分做好临床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同时,重视科研创新和发展高精尖技术。谭家驹等专家承担了多项国家863课题和973课题。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的临床研究与应用,食管癌肝癌胃癌病因研究(“氮循环假说”),心脏介入治疗,妇科普外腹腔镜技术,耳鼻喉头颈外科,危重病人抢救(ICU),核医学人工肝治疗肝衰竭血液净化戒毒,麻醉等多项技术与科研达到国内领先,甚至国际领先水平。

   在2003年抗非斗争中,创造了无一例非典病人死亡、无一例医务人员感染、无一例非典院内交叉感染、无一例病人转送的“四无”奇迹,为全国的抗非战争取得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先后获得“广东省抗击非典模范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文化先进单位”、 “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广东省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广东省厂务公开先进基层单位”、“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基层单位”等多种荣誉。院党委被评为佛山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医院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科室齐全,特色突出,名医众多,服务周到。医务人员秉承百年优良传统和“关爱患者,关爱员工,注重服务,注重创新”的医院精神,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准的综合性现代化医疗服务。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881年,现已成为中山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是佛山市最大型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和全市医疗技术指导中心。同时是国际救援网络亚洲国际紧急救援中心合作医院成员,以及多个大学及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研究生教学基地、博士后培养基地,与多个海内外知名医院开展着广泛的业务协作。

简介

医院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5.3万平方米。员工2600多人,开放病床1440张。

实行总院集团管理,总院部设置4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和近20个大型特色治疗中心,辖下有肿瘤医院、垂虹门诊部。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设备雄厚、先进,拥有多功能分子影像诊断仪PET/CT、16排螺旋CT 、3.0 T磁共振仪(MR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等先进医疗设备5000余台,总价值超过4.6亿元。

科室

拥有广东省特色专科2个:普外科妇产科。佛山市医学重点专科5个:肝胆外科肾脏内科耳鼻喉科、妇产科、心血管内科;佛山市医学特色专科5个:感染科烧伤整形科神经内科脊柱外科、深切治疗部(ICU)。医院重点学科7个:肝胆外科、妇产科、心血管内科、肾脏内科、耳鼻喉科、麻醉科泌尿外科为;医院特色专科4个:胸外科核医学科眼科、感染科。

医术

在2003年抗非斗争中,创造了无一例非典病人死亡、无一例医务人员感染、无一例非典院内交叉感染、无一例病人转送的“四无”奇迹,为全国的抗非战争取得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先后获得“广东省抗击非典模范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文化先进单位”、 “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广东省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广东省厂务公开先进基层单位”、“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基层单位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等多种荣誉。院党委被评为佛山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医院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科室齐全,特色突出,名医众多,服务周到。医务人员秉承百年优良传统和“关爱患者,关爱员工,注重服务,注重创新”的医院精神,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准的综合性现代化医疗服务。

历史

1881年(清朝光绪七年)10月14日,惠师礼教会英籍传教士查尔斯.云仁(Charles Wenyon )来佛山,以宗教会名义在原火车站附近的鹰咀沙缸瓦栏一间大货仓内创办广济医局,仅开门诊。

1893年,外科博士晏惠霖接任院长,在院内办了西医学堂,培养了100多名信教医。

1908年医院从太平坊迁文昌沙。院大门上挂一块"西医院"金字大招牌,人们称此为新西医院,由于门口是石砌圆形,所以又被群众叫做"圆门口医院",亦叫"大西医"。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1946年更名为循道医院。

1949年6月,我国热带病学专家伍学宗从美国归来,回到佛山接任院长兼内科主任。

1953年11月,人民政府接管医院,更名为广东省粤中行署人民医院,院长伍学宗。接管时有病床191张,职工100多名,其中医生10名。分设内科,外科,小儿内科,妇科产科五官科等临床科室,医技科室设有药房、检验、X光室。

1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955年7月,与北京热带病研究所、广东省卫生防疫站合作,以本院为基地成立了钩端螺旋体病研究组。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对该病的防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56-1957年间,应罗马尼亚等友好国家卫生部的邀请,钟惠澜教授前往参加了大会,并在会上作了该项科研成果的报告。1956-1959年间在全国各种医学杂志发表论文38篇,其中一篇Leptospirosis-a Clinical Statistical of 182 Cases 在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发表,有53篇在佛山专区学术会议上交流。这项成果不仅使佛山全区医务工作者对钩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螺旋体病普遍加强了认识,提高了预防和早期诊断水平,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康,而且也扩大了我院在国内乃至国际的影响。

1956年5月,儿科专家郑漱澜首次确诊中山荔枝瘟为低血糖病。

1957年,国家卫生部副部长钱信忠给医院来信称誉:"你们佛山专区第一人民医院确为全国各地区医院之冠"。

1959年5月10月,妇产科养活一个孕期只有6个月,体重0.85公斤的早产男婴。当时《人民画报》报道了此事。妇产科护长周永润代表全科到北京出席了全国首届护理学术会议,在会上做了专题报告,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接见。同年,医院正式被评为全国十二家办得好的专区医院之一。

1974年9月,内科发现全国首例镰状细胞地中海贫血病例,受到国内多家医院专家教授的关注,成为70年代医学界的重要发现之一,被列入医学院校教科书。

1981年3月,内科主任医师邝启洪任院长。医院实行在党委领导下的院长分工负责制。恢复与健全机关职能科室管理机构,人心稳定,技术得到发展,院容院貌大为改观,医院声誉逐步提高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从这时开始到90年代后期,是医院迅速发展壮大的时期。

1982年医院被评为广东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1983年再次被省卫生厅评为"医院工作先进单位"。

1987年1月,李伟文任院长。

1987年 6月,外科首次独立施行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成功。

1987年12月,儿科婴室收治1例出生体重仅0.75公斤的早产并发肺炎婴儿。经医务人员全力以赴抢救治疗成活

1988年2月,建成人类精子库,12月,佛山市第一个使用精子库的人工授精婴儿在本院出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生,体重2.9 公斤。同月24日,科研成果"应用PCR体外DNA扩增技术进行α-地中海贫血和胎儿性别的产前诊断"通过省内外专家鉴定,并获省、市科技奖。

1989年9月,外科肾移植手术获得成功。

1989年12月,周润甜任院长兼党委书记。

1990年7月,建筑面积1.3万多平方米的九层综合住院大楼建成,投入使用。此时医疗用房达到50824平方米,比1979年前24440平方米增加一倍多。病床从420张增加到800张。

1991年 9月,被评为广东省首家三级甲等医院。

1993年8月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改编为本院肿瘤医院。

1994年9月,建立临床医学研究所,并相继设立所属各类实验室。临床医技科室也先后建立了14个中心和实验机构。

1995年6月,检验科被国家卫生部临检中心评为全国临床化学室间质评连续六年成绩优秀。医院获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奖1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4项,市科技进步奖17项。妇产科被广东省卫生厅定为卫生系统"五个科技兴医工程"重点学科。

同年6月,国家卫生部、人事部、中医中药管理局授予我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9月,国家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评定我院为"爱婴医院"。

1997年 4月,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

1997年12月25日,新医院门诊大楼竣工开业。

1998年6月27日,新医院全面投入使用,开放病床1000张。

1998年12月,谭家驹任院长,周成志任党委书记。

1999年12月2日,普外科施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获得成功。

医院实行总院集团制管理,管辖肿瘤医院、垂虹门诊部,成为两院一体化医疗实体。至1999年底,总病床1300张,在职职工165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67人,占职工总数76.7%。卫生技术人员中有:主任医师22人,副主任医(技、护)师120人,主治(管)医、技、护师334人,医、技、护师(士)791人。在卫技人员中有博士、硕士研究生35人。

2000年9月,成为中山医科大学研究生教学基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9名。

名医

伍学宗(1905.7-1974.4),男,汉族,祖籍广东省高要县,本人生于中山市,大半生在佛山生活、工作。

童年的伍学宗,因家贫失学,11岁便到开平县水中艮巷街陈成台牛绳店当童工。他父亲为了让孩子能念上学,特地从中山迁到佛山,千方百计入基督教循道会,在那里做仆役。伍学宗12岁起,便进教会学校,先后在佛山大基尾圣德学校、佛山华英小学、佛山华英中学念书。

1925年中学毕业,因学习成绩名列第一,被保送到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学医。1931年毕业后,赴北京实习两年。这期间被接收为中华医学会的永久会员。当时的北京协和医院、齐鲁大学医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学院等纷纷邀请他去做助理医生,他都婉言谢绝。1933年,他回到循道医院当内科助理医师、住院医生、主治医师,并兼任广州岭南大学医学院内科讲师。

1947年,伍学宗赴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进修,师从英国热带病学家Manson Bahr。一年后,考取了英国皇家卫生学及热带病学的硕士学位,并成为英国皇家热带病学会会员。1948年下半年,离开英国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进修,并到美国南部考察、学习麻风病的最新治疗方法。

留学期间,英美两国均以丰厚的生活待遇、优越的工作条件挽留他,他说:"我出洋深造,是为祖国医学发达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和民众服务的,怎能学而不归!"拒绝了英美的挽留。1949年1月回国,担任佛山循道医院院长兼内科主任。1953年11月人民政府接管医院后继任院长。至1974年4月病逝。

伍学宗是我国著名的热带病学专家。早在1939年,他在佛山地区就进行了钩端螺旋体病的调查,发现了不少新疫区,为以后的科研奠定了基础。1955年他协同北京热带病学专家钟惠澜教授,对佛山地区钩端螺旋体病进行了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分别在各类医学杂志上发表。他在羊水胎盘中成功地分离出钩端螺旋体,研究确定心肌炎为钩端螺体病的致死原因。这些成果在医学史上是首次面世。他不断地对钩端螺旋病治疗方法进行研究,使该病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死亡率由过去的14.8%下降到5.94%,该病的防治水平已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在血吸虫病的研究中,首次发现应用嗜异性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凝集试验论断早期血吸虫病的方法;改变了急性血吸虫病在高热的情况下,不敢用锑剂治疗的做法,为国内同行注目。此外,他还向国内医学界公布了血紫病理改变的研究成果,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论著有《广东省粤中地区钩端螺旋体病研究工作报告》(分部分)、《早期血吸虫病111例的临床分析》、《恙虫病114例临床分析》等。

1956年以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科研积极分子。1960年5月被评为广东省先进工作者,6月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曾任广东省政协第一、二、三届委员,佛山市政协第一、二、三届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广东省佛山医学会会长等职。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先进设备

拥有多功能分子影像诊断仪PET/CT、16排螺旋CT 、3.0 T磁共振仪(MR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等先进医疗设备5000余台,总价值超过4.6亿元。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所获荣誉

近年来先后获得“广东省抗击非典模范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文化先进单位”、 “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广东省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广东省厂务公开先进基层单位”、“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基层单位”等多种荣誉。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附近的医院

参看

关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