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肠穿孔
A+医学百科 >> 伤寒肠穿孔 |
伤寒肠穿孔是伤寒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1.4%~4%,并且在偏僻、卫生条件落后的地区高发。
目录 |
穿孔诱因
凡能引起肠内压力增高及引起肠蠕动增加的因素皆可诱发穿孔,如饱食后、进食难于消化的食物、灌肠、服用泻剂、肠胀气、习惯性便秘等,本组病例有的是单一原因,有的是几种原因兼而有之。
临床表现
伤寒发病后2周左右,突感腹痛或腹痛较前加重,查体腹膜刺激征明显,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移动性浊音阳性,腹腔穿刺抽出脓液,则易诊为伤寒肠穿孔。穿孔前无典型伤寒病症状者(即所谓逍遥型患者),由于毒血症状轻微,临床表现不典型,甚至腹痛发生后仍无发热,此类患者极易造成误诊。大多往往有发热、疲乏无力、头痛、腹胀、腹泻等表现,腹痛以右下腹为著。
辅助检查
如有怀疑可作腹腔穿刺,常能抽出脓液,腹腔穿刺阳性率达 90%以上,而肥达反应 H 抗体 1∶160、O 抗体 1∶80 以上、白细胞计数增高、叩诊肝浊音区消失、X 线腹部透视膈下可见游离气体(阳性率为 80%)则对诊断更有帮助。有时因术前诊断不清,开腹后均可以确诊。开腹后见穿孔在回肠末端,穿孔多为单个,多个穿孔较少见,穿孔直径 0.5cm 左右。穿孔位于肠系膜缘对侧,呈椭圆形,其长轴与肠管纵轴一致,边缘整齐,质硬,粘膜不外翻,回肠系膜淋巴结普遍肿大,但穿孔处相对应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明显。肠管间虽有粘连,但极易分离。所有患者的腹膜炎无局限趋势,大网膜不包裹病灶,即能确诊。
诊断
明确为伤寒病患者,结合临床症状、肥大反应、腹腔穿刺等辅助检查,一般可以作出诊断。
治疗
伤寒肠穿孔的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是关键。单纯的内科保守治疗(包括输液、输血、抗感染等)多不能缓解病情,最终还是需要手术,但此时可能已经延误了手术治疗时机,预后常常不好。所以,外科手术治疗越早越好。
参看
参考文献
- 《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医学教材.杨绍基、任红主编
- 伤寒肠穿孔 100 例诊治分析.临床探讨2008年7月第46卷第21期
出自A+医学百科 “伤寒肠穿孔”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4%BC%A4%E5%AF%92%E8%82%A0%E7%A9%BF%E5%AD%94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伤寒肠穿孔”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