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物化学/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医学电子书 >> 《临床生物化学》 >> 肾功能不全的实验室生物化学诊断 >> 肾功能不全的实验室生物化学诊断概述 >> 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临床生物化学

临床生物化学目录

肾小管长而弯曲,分为三段:①近端小管,包括近曲小管髓袢降支粗段;②髓袢细段,包括降支细段和升支细段;③远端小管,包括髓袢升支粗段和远曲小管。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位于皮质,管道弯曲。髓袢(Henle’s loop)呈U字形,从皮质直行进入髓质不同深度后再折返皮质。

重吸收是小管上皮细胞将小管液中的水分和某些溶质,部分地或全部地转运到血液的过程。比较原尿和终尿的量和质可发现,成人每天生成的原尿量约有180L,但终尿量每天只有1.5L左右,表明肾小管的重吸收量达99%。肾小管和集合管和重吸收是有“选择性”的,原尿中葡萄糖氨基酸和少量蛋白质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水和电解质大部分被吸收,尿素只有小部分被重吸收,肌酐则完全不被重吸收。

近曲小管是重吸收最重要的部位,原尿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蛋白质等,几乎全部在近曲小管重吸收,Na+、K+Cl-、HCO3-等也绝大部分在此段重吸收。近曲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血糖浓度在10mmol/L以下,近曲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率可随血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当血糖浓度超过10mmol/L时,血糖浓度再增加,重吸收不再增加,尿中出现葡萄糖,这个浓度界限称为肾糖阈。

髓袢主要吸收一部分和氯化钠,在降支内水的重吸收大于溶质吸收,使管内的渗透压逐渐升高,形成渗透梯度,最高可达1200mOsm/kg以上。升支不透水,而溶质却不断被重吸收,形成逆向的渗透梯度,即从1200mOsm/kg又逐渐下降到等渗,甚至低渗。此段渗透压变化的过程称为“逆流倍增”,在尿液的浓缩稀释等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可继续重吸收部分水和Na+等,此段的重吸收量受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的调节,在决定尿量和终尿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为参与机体对体液及酸碱等的调节,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中等起主要作用。

肾小管重吸收的基本方式可分为被动重吸收和主动重吸收两类。被动重吸收是一种顺电化学梯度进行的扩散过程,不需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例如尿素、水和Cl-。主动重吸收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转运,需要由细胞本身提供能量,是肾小管上皮细胞主动活动的结果。如葡萄糖、氨基酸和大部分Na+的重吸收都是主动的。

32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 肾小管、集合管的排泄作用 32
关于“临床生物化学/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