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七情证候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医学电子书 >> 《中医诊断学》 >> 辨证 >> 病因辩证 >> 七情证候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目录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当精神刺激超越了病人自身的调节能力时,便可发生疾病。七情征候均见于内伤杂病

情志致病有三个特点:一是由耳目所闻,直接影响脏腑气机,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不和,阴阳失调。如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悲则气消思则气结喜则气缓。二是与个人性格、生活环境有关。如性格急躁者,易被怒伤;而性格孤僻者,常被忧思所伤。三是不同的情志变化,所影响的内脏也不同。如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临床实践证明,情志所伤,能够影响内脏的功能,这是肯定的,至于具体伤哪一内脏,引起何种气机变化,并不一定象上面所说的那样机械,只有详细审察病情,才能做出更为准确的诊断。

临床表现喜伤,可见精神恍惚,思维不集中,甚则神志错乱,语无伦次,哭笑无常,举止异常,脉缓;怒伤,则见头晕或胀痛,面红目赤口苦胸闷,善叹息,急躁易怒,两胁胀满或窜痛,或呃逆呕吐腹胀泄泻,其则呕血昏厥脉弦思伤,可见头晕目眩健忘心悸,倦怠,失眠多梦,食少,消瘦,腹胀便溏舌淡,脉缓;忧伤,则情志抑郁,闷闷不乐,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脉涩;悲伤,见面色惨淡,时时吁叹饮泣,精神萎靡不振,脉弱恐伤少腹胀满,遗精滑精,二便失禁;惊伤,则情绪不安,表情惶恐,心悸失眠,甚至神志错乱,语言举止失常。

【证候分析】喜为心之志,过喜,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而见精神恍惚,思维不集中,重者神明失主,致神志错乱,语无论次,举止异常。

怒为肝之志,怒则气上,大怒可致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而致两胁胀痛,胸闷,善叹息,或见急躁易怒。肝气横逆,克犯脾胃,胃失和降则致呃逆、呕吐;脾气不升则见腹胀泄泻。

肝气上逆,血随气升,气血并走于上,故致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甚至气血蒙蔽清窍,而突然昏厥,血随气妄行,则见呕血。

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思虑太过,可使脾气耗伤,心血亏虚。脾气虚则运化失健,则见食少,腹胀便溏。心血不足养心,致心悸,失眠多梦。形体不得气血濡养,则清瘦,倦怠,头晕目眩,健忘,舌淡脉缓。

忧愁日久不解,耗伤脏腑之气,故见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过度悲哀,则使气消,故见面色惨淡,时时吁叹饮泣,精神萎靡不振。

恐则气下,极度恐骇,可使肾之精气下劫,肾气不固,则遗精,滑精,二便失禁,下焦气机不畅,而见少腹胀满。惊则气机逆乱,心神不能安藏,则情绪不安,表情惶恐,心悸失眠,重者神志错乱,语言举止失常。

32 六淫、疫疠证候 | 饮食、劳逸证候 32
关于“中医诊断学/七情证候”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