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扎氯铵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苯扎氯铵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属非氧化性杀菌剂,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灭藻能力,能有效地控制水中菌藻繁殖和粘泥生长,并具有良好的粘泥剥离作用和一定的分散、渗透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去油、除臭能力和缓蚀作用。

苯扎氯铵

  

目录

基本信息

通用名称:苯扎氯铵

英文名称:Benzalkonium Chloride

中文别名:洁尔灭

英文别名:Benzaltex、Pharmatex

苯扎氯铵结构式

[制剂与规格]苯扎氯铵溶液5%水溶液  

药理

本品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广谱杀菌剂,能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使菌体胞浆物质外渗,阻碍其代谢而起杀灭作用,对革兰阳性细菌作用较强,对绿脓杆菌抗酸杆菌细菌芽孢无效。能与蛋白质迅速结合,遇有血、棉花、纤维素和有机物存在,作用显著降低。  

适应症

菌必净乳膏(主要成分苯扎氯铵)

用于手术前皮肤消毒、粘膜和伤口消毒,手术器械消毒。

苯扎氯铵(洁尔灭)、苯扎溴铵(新洁尔灭)作为消毒剂广泛使用。能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使菌体物质外渗,阻碍其代谢而起杀灭作用。对革兰氏阳性细菌作用较强,对绿脓杆菌、抗酸杆菌细菌芽孢无效。适用于手术前皮肤消毒,粘膜和伤口消毒,手术器械消毒。  

用法用量

含苯扎氯铵的消毒剂

创面消毒用 0.01%溶液,皮肤及粘膜消毒用0.1%溶液,手术前洗手用 0.05— 0.1%溶液浸泡 5分钟;手术器械消毒用0.1%溶液煮沸 15分钟,再浸泡 30分钟; 0.005%以下溶液作膀胱尿道灌洗;0.0025%溶液作膀胱保留液。  

禁用慎用

含苯扎氯铵的滴眼液

可以肯定患青光眼、干眼、感染虹膜炎的病人用含苯扎氯铵的眼药水次数如太多,时间太长足以造成损害。他们的内皮损伤,上皮水肿大泡性角膜病的发生率较高,并且由于这些疾病的严重性,可能导致忽视其它一些次要的危害,这对于上皮缺陷或角膜溃疡的病人尤为如此。

治疗上,误用局部尽早使用氯化钠硫酸镁软皂等溶液拮抗。吸收后及时采用适量皮质激素抗炎、抗毒治疗,能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禁止与肥皂及盐类消毒药合用。不宜用于膀胱镜眼科器械及合成橡胶制品的消毒。  

不良反应

含苯扎氯铵的杀菌洗液

曾报道苯扎氯铵可引起变态反应性结膜炎视力减退接触性皮炎等。眼药水中常含苯扎溴铵(苯扎氯铵)为抑菌剂。在0.1%浓度下会使角膜产生轻度不适,并持续大约2~3小时。在90秒钟内进行裂隙灯检查,可见在角膜上皮有细的灰色血块,10分钟内在角膜表面可见灰色霾,随后结膜上皮出现表面脱屑。这些表面刺激和视力障碍在一天内即消失。可以肯定,患青光眼、干眼、感染和虹膜炎的病人用含苯扎氯铵的眼药水如次数太多、时间太长,足以造成损害。他们的内皮损伤、上皮水肿和大泡性角膜病的发生率较高,并且由于这些疾病的严重性,可能导致忽视其他一些次要的危害,这对于上皮缺陷或角膜溃疡的病人尤为如此。

也有报道3%溶液灌肠数分钟后引起恶心、冷汗,最终导致死亡。用作阴道冲洗,亦有引起死亡的病例,死亡原因认为是由于呼吸麻痹所致。  

使用方法

苯扎氯铵毒性小,无积累性毒性,并易溶于水,并不受水硬度影响,因此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纺织等行业的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用以控制循环冷却水系统菌藻滋生,对杀灭硫酸盐还原菌有特效。

苯扎氯铵可作为纺织印染行业的杀菌防霉剂及柔软剂、抗静电剂、乳化剂、调理剂等。

苯扎氯铵作杀菌灭藻剂,一般投加剂量为50-100mg/L;作粘泥剥离剂,使用量为200-300mg/L,需要时可投加适量有机硅类消泡剂。苯扎氯铵可与其它杀菌剂,例如异噻唑啉酮、戊二醛、二硫氰基甲烷等配合使用,可起到增效作用,但不能与氯酚类药剂共同使用。投加苯扎氯铵后循环水中因剥离而出现污物,应及时滤除或捞出,以免泡沫消失后沉积。

苯扎氯铵切勿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聚丙烯酸、水解聚马等混用。  

相互作用

本品与肥皂和其他阳离予表面活性剂、枸橼酸盐、碘化物、硝酸盐、高锰酸盐、水杨酸盐、银盐、酒石酸盐生物碱配伍禁忌。与铝、荧光素钠过氧化氢白陶土、含水羊毛脂和有些磺胺药配伍禁忌。  

相关研究

早在1957年Keown等指出,在开胸手术中使用苯扎氯铵消毒器械会有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危险。有40例因使用了贮存于意外地被污染的溶液中的材料,而出现假单孢菌属的菌血症。1959年Malizia等报道在心脏插管术后出现假单孢菌族菌血症,其原因是用苯扎氯铵溶液消毒得不充分。1961年Lee等报道在一个病房15名病人爆发了假单孢菌属无色杆菌细菌感染,原因是在静脉肌内注射前用贮存在污染的苯扎氯铵溶液中的棉签消毒过皮肤。1965年Ogden等报道了1例用了被金葡菌污染过的苯扎氯铵浸泡过的绷带而使烧伤伤口出现感染。1976年Dixon等评述了在美国两所公立医院中出现的洋葱假单孢菌(Pseudomonas cepacia)感染而暴发的其他一些情况。1976年Kaslow提到在1971年4月~1972年3月这一年间,从一所医院的79名病人的血培养物中分离出洋葱假单孢菌或肠杆菌属或两种均有。病人除了都进行过静脉穿刺术外,并无其他共同的经历,结果从静脉穿刺术前,用于皮肤消毒的苯扎氯铵水溶液中培养出这些微生物,用碘酊消毒剂替代此药后,这两种细菌都明显减少了。

当使用含以苯扎氯铵作防腐剂异丙托溴铵(Ipratropium Bromide)气雾剂后,病人出现明显的支气管痉挛,而先前单独用异丙托溴铵应出现支气管扩张

国内刘氏报道9例误用所致灼伤中毒。所用苯扎溴铵浓度为5%~10%,其中误服2例、误作局麻2例、眼部冲洗2例、外阴冲洗3例。9例中需住院治疗的有5例,误注射用药2例,住院治疗超过80天。灼烧中毒症状有发热消化道灼伤,表现为消化道障碍、胃粘膜溶解、脱落出血粘膜组织坏死。皮肤明显水肿、充血,继之青紫,严重者有点状浅表溃疡。眼部灼烧可出现眼睑水肿球结膜充血等。

关于“苯扎氯铵”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