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
A+医学百科 >> 神 |
神(Shen,Mind),中医中广义的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狭义的神通常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神的概念在中医学中使用很广,《内经》中即多处提及,如“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神者,正气也”、“血气者,人之神”、“阴阳不测谓之神”。这些神的涵义,都围绕着人体的生命活动这个中心。或是从神的先天后天物质基础,或是从功能活动、外在表现、变化特点等不同的角度对神进行归纳,神来自先天,然而又须不断地得到后天饮食物的滋养与补充。神不能脱离人的形体而单独存在。医疗实践中通过对神的察识,可以辨别病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状况,以及判断疾病预后的好坏。
目录 |
神的来源
中医的神来自先天与后天两个方面。《内经》中以“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来说明双亲之精通过遗传给予后代,因此由遗传而来的先天之精是产生神的根源。另外,神还需要不断地得到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即通过饮食来化生气、血、精、津液给予补充,从而维持生命活动。这就是说,后天水谷精微不断地充养先天之精,使人体的气、血、精、津液充沛,脏腑功能良好,方能使神处于正常状态。
神形关系
中医的神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表现,它不能离开人体而单独存在。一旦形体死亡,神也就随之消失。所以,有形(有生命的人体)方能有神。中医学强调形神合一,形与神俱,就是指形与神是人体不可分离的统一整体。形体健壮则精神旺盛,生命活动正常;形体衰弱则精神衰惫,生命活动异常。
神与精神意识和思维
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是神常用的涵义之一。中医学认为这一含义下的神由心所主,即《内经》中所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所以有时又称为“心神”。在由心所主的神中,又可分出神、魂、魄、意、志等下属概念,这些概念互有差别,并分属于五脏。这是由于神的活动是建立在五脏功能活动的基础之上,五脏功能不同,神的表现也就有所区别。以神配属于心,魂配属于肝,魄配属于肺,意配属于脾,志配属于肾。在医疗实践中,这种配属关系有一定的意义。如精神意识逐渐成熟则产生魂,做梦、幻觉、梦游等属于魂的活动范围,魂属于肝。又如《内经》中认为“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志即认识,是人体在意念积存的基础上产生的,为人类特有的心理功能,而这一功能活动与肾气的充沛与否有关,这些都对临床辨证用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虽然上述精神活动各有不同,但主宰者是心,其中任何一种活动都是心神活动的组成部分,都属神的范畴。心神可以统率和支配人去认识和处理外界事物,心神如有异常,则魂、魄、意、志等精神活动就会紊乱。
神的盛衰
中医学常常用神的盛衰来判定人体的健康状况与疾病的轻重转归(预后)。由于气、血、精、津液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所以当人的精气充盈,生命活动正常时神的表现也就旺盛,如面色红润光泽,目光明亮、炯炯有神,呼吸平和,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精神充沛,反应敏捷,动作灵活,肌肉丰满等,亦称“有神”。反之,如果人的气、血、精、津液不足,脏腑功能失常,神也就表现为不足,可出现精神不振、健忘嗜睡、声低懒言、倦怠无力、动作迟缓等表现,亦称“少神”。如果神出现衰败,表现为面色晦暗、视物不清、眼球呆滞、呼吸异常、神志不清、语言错乱、反应迟钝、动作失灵、骨瘦如柴等,此时应称“失神”,标志病情严重,预后不良。在有神、少神、失神的表现中,以目光的表现最为突出。人的精神活动、健康状况,往往可从目光中流露出来。此外,面部表现、言谈举止、声息、外形、动作状态以及舌象、脉象等,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神的盛衰。
在医疗实践中,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法,以了解病人神的状态(有神、少神、神志异常、失神、假神等),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与把握预后有重要意义。有神是精气充足,血脉旺盛的表现,即使有病,也属于正气未伤的轻病。少神系因精气不足或异常时所致,临床最为常见,通过治疗往往可以康复。神志异常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出现反常状态,此时可伴有全身性的其他症状,亦可有精神失常的表现,如癫、狂、痫等。失神是精亏、气损、血耗的表现,属于病情严重,预后不良。“假神”是病情危重之人在临终前突然出现精神暂时的好转,如面色红艳、语言清晰,或能进食等假象,俗称“回光返照”,预示病人的阴阳即将离绝,接近死亡。
关于“神”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