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近视
A+医学百科 >> 病理性近视 |
病理性近视是指患者近视度数在-6.0D以上,通常眼轴长度大于26毫米,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眼部病变。发生较早(在5~10岁间即可发生),且进展很快,25岁以后继续发展,常伴有眼底改变,视力不易矫正,又称为变性近视。
目录 |
病理性近视的原因
病理性近视其发病有较明显的遗传因素,此外生物力学作用因素也是高度近视病因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长时间阅读和细微的目力工作是单纯性近视重要的发病病因之一,亦可使病理性近视屈光度加深。
病理性近视的诊断
典型的病理性近视眼有以下特点:
1、为近视眼中罕见类型,大约占2%。
2、通常发生在12岁以前,眼球明显伸长,每年可增加-4.00屈光度。可发展到-10~-20屈光度。通常到20岁稳定,但也可能发展到30岁以后。
3、眼球的大小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长,以至近视程度不断加深,视力严重减退。很多病例在黄斑下出现新生血管(新生血管形成)。
4、高度病理性近视眼(超过-7屈光度)容易发生视网膜脉络膜变性、玻璃体漂浮物和液化,出现视网膜裂孔,导致视网膜脱离。
5、容易发生开角型青光眼。
病理性近视的鉴别诊断
病理性近视的鉴别诊断:
1、近视散光:近视散光又称单纯近视散光,指平行光线进入眼内,一条主要子午线上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上成像,和它相垂直的另一条子午线上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成像,这就是近视散光。在视网膜上成焦点的,反射出来的是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成焦点的,反射出来的是集合光线,因此要用凹柱镜矫正。
2、近视弧:由于高度近视眼球壁后部向后凸出,视神经斜向进入球内。视乳头一侧(大多数为颞侧)向后移位,使视乳头在检眼镜下失去正常的略呈竖椭圆形而成显著的竖(或横向、斜向(椭圆形,甚至如簸箕状。与其向后移位侧相连接处,有新月形斑,称为近视弧(conus,或伸展性近视弧,extensive conus)。近视弧在近视眼中是最常见的眼底变化。最小的不易看出,大的可达视盘大小。有的围绕视盘,甚者可达到黄斑区。近视弧如不侵及黄斑区,对视力影响不大;侵犯黄斑者,视力(包括近视力)显著下降。一般地说,难以单独根据弧的形态来肯定近视眼是否仍在进行中。但根据眼底观察,如果边缘是清楚的,可以推测近视已经停止进行;反之,如果边缘不规则,眼球的伸张可能还在进行中。当近视弧范围较大,尤其已经形成巩膜圆锥或巩膜后葡萄肿时,由于视神经管的倾斜,看上去视盘不是正圆,而成为纵的椭圆形。由于视乳头的颞侧部分距离角膜比鼻侧远些,也是视盘的表面发生倾斜的一种原因。
典型的病理性近视眼有以下特点:
1、为近视眼中罕见类型,大约占2%。
2、通常发生在12岁以前,眼球明显伸长,每年可增加-4.00屈光度。可发展到-10~-20屈光度。通常到20岁稳定,但也可能发展到30岁以后。
3、眼球的大小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长,以至近视程度不断加深,视力严重减退。很多病例在黄斑下出现新生血管(新生血管形成)。
4、高度病理性近视眼(超过-7屈光度)容易发生视网膜脉络膜变性、玻璃体漂浮物和液化,出现视网膜裂孔,导致视网膜脱离。
5、容易发生开角型青光眼。
病理性近视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防止病理性近视眼发展的有效方法。医生往往给患者配一副周边很厚的眼镜,帮助改善视力。戴接触镜可能更好,因为不影响周边视力。屈光手术不能阻止高度近视眼的发展,对于有些病例反而可能使病情加重。现在,有人联合使用光敏感药物注射和非热性激光照射,治疗病理性近视眼黄斑下的新生血管。临床试验显示,用这种方法治疗1年后,72%的患者视力稳定或者有改善。但是,这并不能防止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如果发生,仍然需要进行手术。
参看
关于“病理性近视”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