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喉痧病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烂喉痧病顾名思义,咽喉溃烂且肌肤有痧,“烂喉”二字形象地说明了本病咽喉症状明显而严重。“痧”则是一个常被混淆的病理特征,其历史由来已久。   “痧”字含义较广。古代本无痧字,而把经挑刮治疗出现斑点的病叫“沙”,如溪毒、射工、沙虱等病,均用挑痧、刮痧之法治疗。真正的“痧”字,直至宋代张杲《医说》中始见其字,张氏将一种类似伤寒而见皮肤疹点的疾病称为“痧”。元代医书中多见“搅肠痧”病名,实则是民间百姓对干霍乱的俗称。后来痧字在疾病名称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既便普通病症兼发痧点的亦称为痧病。明末清初痧病名目愈来愈多,有痧惊合壁四十四痧、丹平山神授四十九痧等。随之又有多本痧症专著出现,如《痧症全书》、《痧胀玉衡》等等。直至近代,人们常把一些古书鲜为记载,临症难于把握的病证,只要伴有斑疹传染性的疾病均称为痧病。民间百姓也常将此类病证俗称“番痧”,寓痧病有外来之意。  

药方

烂喉痧病独立于其它痧症之外,作为单独病种记载,始见于清代中后期。该病首载《金匮翼》第五卷,喉痹诸法第七。“烂喉痧方”条目。方中载有牛黄冰片等七味药,并注明“为友人张瑞符所传”。[1]此方即后世常用于吹喉用的《锡类散》。继之,烂喉痧病名又见于叶天士医案中,《烂喉丹痧辑要》载有叶天士医案,医案云:“雍正癸丑年间以来,有烂喉痧一症,发于冬春之季……”。[2]及魏玉璜《续名医类案》亦载“雍正癸丑,疫气流行,抚吴使者,嘱叶天士制方救之……。”[3]《临症指南》医案中亦有数则烂喉痧病案。《吴医汇讲》一书中选载有《唐迎川医论》。唐氏专门研究烂喉痧病症,对烂喉痧发斑观察慎密,他突出强调一个“丹”字,名曰:“烂喉丹痧”,以示猩红热痧斑鲜红的特点。[4]随后,有陈耕道《疫痧草》称谓“疫痧”者,主辨有疫、无疫,明示此病的传染性。[5]后世又有夏春农著《疫喉浅说》称“疫喉痧”者,[6]有张振鋆著《痧喉正义》称“痧喉”者,[7]有曹心怡著《喉痧正的》称“喉痧”者。[8]直至二十世纪初,丁甘仁,曹炳章等,均称谓“喉痧”。在近代二百年间曾涌现出一批烂喉痧病专著,其中较有学术价值者不下十余部,从中似可窥见出烂喉痧病史的发展脉络。解放后,中医界进行了统编教材、统一病名的整理工作,将最初的“烂喉痧”病名确定为本病病名,并沿用至今。

以上通过烂喉痧病名的演绎过程可以看出,起初烂喉痧病是混同于其它痧症而存在的,后来经过人们大量的医疗实践活动,逐渐将其辨析分离出来,并不断为人们所认识,逐步揭示出疾病的本质和特征。与此同时,人们还通过临床实践,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治疗烂喉痧病的诊治方法,并使之趋向完善与成熟。  

相关病症

与之相对应的西医病名,叫做“猩红热”,这是由西医翻译家们所确订的。最初由合信氏译为“疹子热症”,后又有博医会译作“红热症”,羊城博济医局孔庆高译作“出疹症”。最后定为“猩红热”病名者,为一代学者丁福保,其翻译日本医书时,于1909年从日文译而来。

关于“烂喉痧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