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痧
A+医学百科 >> 暗痧 |
暗痧,病名。痧证之一。
①指痧证中之慢而轻者,或慢而重者。郭志邃分析此病,常见“心中闷闷不已,欲食不食,行坐如常,……但渐渐憔悴,日甚一日,若不知治,亦成大害,此痧之慢而轻者也,放之即愈。亦有头痛发热,心中作胀,类于伤寒;亦有寒热往来,似疟非疟,闷闷不已;亦有咳嗽烦闷,有似伤风;亦有头面肿胀,两目如火;亦有四肢红肿,身体重滞,不能转侧,此痧之慢而重者也。误服热汤、热酒、热物,遂乃沉重;或昏迷不醒,或痰喘气急、狂乱见凶。如遇是证,必先审脉辨证的确,果系何因,在表者刮,在中者放,在里者或丸、或散、或煎剂,必须连进数服,俟其稍安,渐为调理。”(《痧胀玉衡.暗痧》)可选用宝花散、沉香郁金散、蒺藜散等方。
②指妇女之倒经痧。《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妇女倒经痧,经行之行,适遇痧发,经阻逆行,或鼻红、或吐红,肚腹肿胀,卧床不能转侧,肚腹不痛,亦为暗痧。”参见痧条。
出自A+医学百科 “暗痧”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6%9A%97%E7%97%A7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暗痧”的留言: | ![]()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