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发热
A+医学百科 >> 中枢性发热 |
中枢性发热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产生的发热。
目录 |
中枢性发热的原因
中枢性发热在发热的各种病因中较为少见, 其表现及处置也与常见的各种感染性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发热不同。因此临床上在确定中枢性发热时, 应首先除外各种感染性、药物性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发热。对于难以解释的中度体温升高不能轻易认为是中枢性发热。
中枢性发热的诊断
中枢性发热是发热病因中较少见的一种, 对其诊断之前应严格除外全身性或局部性炎症所致的发热, 并除外其它发热病因。颅内疾病伴有发热时多为危重病例, 其中大部分患者的发热是因颅内炎症、肺内感染、泌尿系感染所致。对于难以解释的中度体温升高, 一时查不出感染源或感染的原因者, 不能轻易认为是中枢性发热。应反复寻找全身或局部性感染原因以除外之, 并注意有无药物热及其它发热的原因。
中枢性发热的鉴别诊断
感染性发热:各种传染病如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不明原因发热:广义不明原因发热的概念是指所有的不明原因的发热者。但在临床上还采用发热的狭义概念, 即不明原因发热。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在38.5℃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持续性发热:当口温高于 37.3℃或肛温高于 37.6℃,一日间的变化超过 1.2℃,即称之为发热。按照发热的高低,可区分为下列几种临床分度:低热 37.4℃~38℃ 中等度热 38.1℃~39℃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以上,持续4周以上,为持续性发热。
弛张热:指体温持续在39度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度,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中枢性发热是发热病因中较少见的一种, 对其诊断之前应严格除外全身性或局部性炎症所致的发热, 并除外其它发热病因。颅内疾病伴有发热时多为危重病例, 其中大部分患者的发热是因颅内炎症、肺内感染、泌尿系感染所致。对于难以解释的中度体温升高, 一时查不出感染源或感染的原因者, 不能轻易认为是中枢性发热。应反复寻找全身或局部性感染原因以除外之, 并注意有无药物热及其它发热的原因。
中枢性发热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中枢性发热的治疗较为困难, 首先应治疗原发病。如脑出血者应给予降颅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在降颅压的同时给予止血药;恶性高热者停用麻醉药, 给予硝苯呋海因治疗;神经安定剂恶性综合征者停用抗精神病药, 治疗脱水和其它并发症, 可试用溴隐停、肌松药硝苯呋海因及抗帕金森药治疗。因通常机体能耐受的体内温度为40.5℃, 超过此温度时脑组织容易产生热损害, 因此必须积极降温治疗。一般采用氯丙嗪25~50mg, 肌注或静滴, 每日2次, 儿童每次~1mg/kg。同时采用物理降温如冰帽、冰毯或冷敷。效果不佳者可试用静脉滴注冷生理盐水(4~6℃)或冷甘露醇, 据报道对中枢性高热有显著疗效。
参看
- 脑痨
-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 小儿脑积水
- 正常颅压脑积水
- 高颅压性脑积水
- 额叶癫痫
- 颞叶癫痫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高血压脑出血
- 脑外伤后综合征
- 外伤性脑积水
- 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
- 单发脑梗死性痴呆
- 多发脑梗死性痴呆
- 无症状性脑梗死
- 中青年脑梗死
- 分水岭区脑梗死
- 出血性脑梗死
- 腔隙性脑梗死
- 脑梗死
- 难治性癫痫
- 老年人正常压力脑积水
- 老年性癫痫
-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
- 老年人脑出血
- 老年人分水岭脑梗死
- 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
- 小儿外部性脑积水
- 小儿后颅窝型脑积水综合征
- 小儿癫痫
- 脑积水
-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 耳源性脑积水
- 颅内动脉瘤
- 脑出血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闭合性脑外伤
- 开放性脑外伤
- 先天性脑积水
- 其它症状
关于“中枢性发热”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