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
A+医学百科 >> 首都医科大学 |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和终身名誉校长。
学校校本部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校本部设有10个二级学院;学校还拥有18所临床医学院(其中16所临床医学院是附属医院),以及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还设有3个专科学院以及17个专科学系。
2007年,学校和附属医院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18280(校本部1621人,附属医院16659人)。有院士6人,特聘院士5人,正高职称888人,副高职称2059人。其中教授301人(校本部60人,附属医院241人),副教授578人(校本部173人,附属医院405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768人,其中研究生1989人,本科生3811人,高职高专生1961人,留学生7人;成教学生6133人。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拥有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有4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除了法医学外,实现了生物医药学科硕士学位点级学科的全覆盖。
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100.81万平方米(其中校本部24.01万平方米,附属医院76.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9.31万平方米(校本部24.41万平方米,附属医院134.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73.6亿元(校本部近4.0亿元,附属医院近69.6亿元);仪器设备总值25.32多亿元(校本部1.54亿元,附属医院23.78亿元);图书馆藏书94.58万册(校本部52.68万册,附属医院41.9万册);住院病床10962张。首都医科大学以培养高层次本科生与研究生为核心、以临床应用型人才为主,兼顾培养预防、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基础各学科各层次人才,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具有较强的学术发展与科研实力,在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拥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或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北京市新医药技术转移中心、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泌尿外科研究所、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心血管病学系、疼痛医学研究所、卫生毒理检测中心、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医学研究所和心血管疾病临床试验及社区干预中心等。2002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市科委、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等639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9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44项,共获科研经费23093.43万元;获得国家级及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121项;获得批准授权专利13项。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础免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口腔颌面外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领域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学校有良好的教学科研辅助设施,其中有图书馆、信息与通讯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动物科学部、医学实验与测试中心、学报编辑部(期刊社)、医学教育研究所等。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友好交流合作协议,其中有美国德州大学休斯顿医学院、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日本川崎医科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与自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日本滋庆教育集团所属大阪三校(高技术专门学校)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接待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日本、荷兰、意大利、德国、丹麦及台湾、香港和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000余人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该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四十七。
目录 |
历史沿革
首都医科大学原名北京第二医学院,创建于1960年9月12日。
1985年8月22日更名为首都医学院。
1986年8月27日,确定首医为市属重点院校。
1994年2月5日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首都医科大学。
2000年9月12日,首都医科大学创院40周年。
学校领导
1.历任领导
吴阶平,1960年至1970年出任首任院长(终身名誉校长).
陈 化,1960年4月至1963年初出任党支部书记.
冯佩之,1963年至1965年出任党委书记.
王新春,1965年 至1985年10月出任党委书记.
戴士铭,1978年4月至1980年8月出任代理院长.
陈应谦,1980年8月至1984年4月出任院长.
李光弼,1984年4月至1985年10月出任院长.
杜金香,1985年10月至2002年3月出任党委书记.
徐群渊,1985年10月至2002年3月出任校长.
史炳忠,2002年3月至2003年6月出任党委书记(兼).
杜金香,2002年3月至2004年11月出任校长.
2.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李 明
校长 吕兆丰
党委副书记 马谊平
党委副书记 管仲军
副校长 王玉慧
副校长 齐 昉
副校长 王晓民
副校长 王松灵
纪委书记 及振华
院系设置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化学生物学与药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
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妇产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
管理型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国际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专科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神经外科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眼科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耳鼻咽喉科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儿科学院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基础建设,是承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平台。重点学科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重大科技问题的重要基地。重点学科建设是增强学科的科研能力,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学科上层次、上水平、体现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
拥有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重点实验室是高校学科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为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和研究环境,主要研究领域应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明显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注重在科学前沿进行探索和积累。重点实验室具有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参与竞争的能力,具有接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学术访问、深造和业务交流的条件。
2005年,以首都医科大学王晓民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项目“神经变性病的机制和防治的基础研究”获得国家科技部制定和实施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亦称973计划)批准立项,资助总经费为3000万元人民币。该项目联合了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青岛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十余家实力雄厚的科研单位。
教育培养
1.研究生教育
首都医科大学于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经过20多年的努力,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2005年在校研究生人数已超过19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62人、硕士研究生已超过1458人。2005年首都医科大学拟招收171名博士研究生、528名硕士研究生。此外,首都医科大学还承担着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工作。首都医科大学共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可在42个学科授予博士学位,6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全面覆盖医学门类下所有学科,可在85个学科授权硕士学位,覆盖了医学、工学、理学、教育学与管理学五大门类。首都医科大学拥有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省市级重点学科与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临床医学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次年正式招收研究生。当时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为研究生进修生部,隶属于学校科研处。1982年研究生进修生部从科研处独立出来,更名为研究生部。在研究生部发展阶段,特别是1995年以后,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招生规模显著增加,博士、硕士授权学科建设成绩显著,同时为北京,乃至全国医疗、卫生、教学及科研事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研究生。进入21世纪,学校为了加快研究生教育发展,校党委常委会于2003年3月18日研究决定,以原研究生部为基础,成立研究生院。从此,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进入一个崭新时代。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历任工作人员:
李丽俐 科技处副处长负责研究生进修生工作 1978年-1980年
研究生进修生部主任 1981年-1982年
研究生部主任 1982年-1984年
孙英玉 研究生进修生部副主任 1981年-1982年
董纹仙 工作人员,研究生培养等工作 1980年-1991年
郭宏伟 工作人员 1982年-1985年
2003年首都医科大学院究生院成立后,院长为吕兆丰教授,常务副院长兼学位办公室主任陈改清教授。
下设招生办公室、培养办公室、学生办公室、综合办公室。
同时与首都医科大学学位办公室,研究生思想工作部合署办公。
2.本专科生教育
七年制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2个专业;本科专业中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假肢矫形工程、康复治疗学、卫生事业管理、医学实验学和卫生法学13个专业。高职高专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验、药学等13个专业。
3.成人教育
包括成人本专科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非学历教育培训等。
附属医院
学校拥有14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医院),包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第九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儿科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妇产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康复中心(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关于“首都医科大学”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给首都医科大学条目的留言--Das-beste-Wxy 2019年5月28日 (二) 15:10 (CST) 留言: 首医未来就业前景咋样啊 想考x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