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蚀
A+医学百科 >> 风蚀 |
地表松散物质被风吹扬或搬运的过程,以及地表受到风吹起颗粒的磨蚀作用。
其主要形态有:吹扬、跳跃、滚动、磨蚀和擦蚀。干燥的土壤和地表上空相对稳定的风力是发生严重风蚀的主要条件。故风蚀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和遭受周期性干旱的湿润地区。风蚀强度取决于风的侵蚀力,土壤或岩石的抗蚀性以及地表的粗糙度。风的土壤搬运量大约与风速的平方成正比。一般情况下,表面越粗糙风蚀越轻,但极细微颗粒的光滑表面能够经受相当高的风速而不被侵蚀。测量局部地块风蚀量E的方程可表示为:E=f(I,e,k,L,N,),式中I为土壤抗蚀性,e为局部性风的条件因子,k为地表糙率,L为与一定风向相对的地面宽度,N为植物覆盖度。研究表明,在距地表30厘米以上,风速急骤减小,风所挟带的沙粒90%以上在地表30厘米的高度以内,故近地表范围内的磨蚀与擦蚀作用最强烈。风蚀使土壤颗粒在空间上重新分布和分选,深刻地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由于岩石的性质、产状多种多样,风蚀结果造成雅丹地形:风蚀残丘、风蚀柱、风蚀谷、风蚀洼地、风城、风蚀壁龛、风棱石、石蘑菇等。千姿百态的风蚀景观,既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又可供游览观光。增加植被覆盖,减低风速,扩大地表覆盖度,保蓄土壤水分,是防止风蚀的重要措施。
出自A+医学百科 “风蚀”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9%A3%8E%E8%9A%80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风蚀”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