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录酶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Bk7am.jpg

reverse transcriptase

又称 RNA 指导的 DNA 聚合酶,是以 RNA 为模板合成DNA的酶。这种酶是 1970 年美国科学家特明 (H. M. Temin) 和巴尔的摩 (D. Baltimore) 分别于动物致癌 RNA 病毒中发现,他们并因此获得 1975 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当 RNA 致癌病毒,如鸟类劳氏肉瘤病毒 (Rous sarcoma virus) 进入宿主细胞后,其逆转录酶催化合成与病毒 RNA 互补的 DNA 单链,继而复制出双螺旋 DNA,并经另一种病毒酶的作用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 DNA 中,此整合的 DNA 可能潜伏(不表达)数代,待遇适合的条件时被激活,利用宿主的酶系统转录成相应的 RNA,其中一部分作为病毒的遗传物质,另一部分则作为 mRNA 翻译成病毒特有的蛋白质。最后,RNA 和蛋白质被组装成新的病毒粒子。在一定的条件下,整合的 DNA 也可使细胞转化成癌细胞。

含有逆转录酶的病毒叫做反转录病毒,逆转录酶催化的反应叫反转录 (reverse transcription)。在这个过程中,遗传信息流动的方向是从 RNA 到 DNA,正好与转录过程相反,故称反转录。病毒逆转录酶含 Zn2+,以脱氧核苷三磷酸为底物,从 5’- 到 3’- 合成 DNA,反应需要引物。这个酶在许多方面与 DNA 聚合酶相似。目前已发现不少动物反转录病毒,近年来也发现了几种人类反转录病毒。艾滋病毒也是一种反转录病毒。有的逆转录酶已提纯,可作为合成某些特定 RNA 的互补 DNA 的工具酶,也可用于 DNA 的序列分析和克隆重组 DNA。

关于“逆转录酶”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