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学院
A+医学百科 >> 蚌埠医学院 |
蚌埠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7月,由上海第二医学院和安徽医学院援建而成,是安徽省省属普通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和国家首批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68年8月,经安徽省革委会批准改称蚌埠反修医学院;1970年11月,安徽省革委会决定将安徽四所高等医学院校合并为安徽医学院,蚌埠反修医学院更名为安徽医学院蚌埠分院;1974年6月,国务院科教组发文通知恢复蚌埠医学院。
学院原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治淮路801号,2005年9月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新老校区占地1098亩,总建筑面积达33万余平方米。新校区位于蚌埠市东郊美丽的龙子湖畔东海大道2600号,邮政编码233030,属于龙子湖区。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有科研中心、图文信息中心、理论教学楼、实验教学楼、学生公寓、研究生公寓、生活服务中心、党政办公楼及相关配套设施,另有综合文体馆、游泳池等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学院积极适应社会需求,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努力加强专业建设。现有临床医学(含精神医学专业方向)、医学检验、护理学、医学影像学、药学、预防医学、生物科学8个本科专业(方向)和5个相关专科专业,目前各级各类折合在校生8846名。拥有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药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临床检验诊断学、肿瘤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急诊医学、护理教育学、影像与核医学等13个级学科硕士点;34个级学科专业招收硕士研
究生。
学院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目前专任教师514名(教授37名、副教授138名、讲师216名;博士20名、硕士162名)。有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省教育厅拔尖人才13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4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8人,院学科带头人36人,院中青年骨干教师20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省模范教师3人,省优秀教师8人;现有全国、省人大代表各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50人分别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
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注重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重视课程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现有2个省级教改示范专业,2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重点建设课程、5个省级精品课程和一批院级精品课程与优秀课程。学院重视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现有9所附属医院(含非直属)和一批临床教学
实习基地。
学院重视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拥有安徽省首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和6个省级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目前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省级以上在研课题153项,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2项,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清华大学国家辐射专业实验室等有多项合作课题;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百余项(其中一等奖3项);每年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2005年达509篇;公开出版发行《蚌埠医学院学报》、《解剖与临床》、《实用全科医学》三种学术刊物。
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美、法等国学术机构、院校建立协作关系,多次邀请美、日、德、澳、泰、加等国外专家和众多知名学者来院讲学,并选派教师出国研修学习。
建院至今,学院为国家培养了近两万名医学专门人才,他们中有医学科学、教育的领军人物,有学术高深、技术精湛的专门人才,更有一大批扎根基层、救死扶伤、深受群众信赖的临床业务骨干和医药卫生管理干部。
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良好机遇,蚌埠医学院正在描绘新的发展蓝图,全院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决心继续加强教学建设,规范各项管理,秉承“笃学、精业、修德、厚生”校训,努力办社会满意、人民信赖的高等教育,为祖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培养更多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
目录 |
蚌埠医学院专业介绍
临床医学专业
(专业代码:100301)
一 概况
临床医学专业是蚌埠医学院创办最早,具有坚实基础和较强优势的传统专业,该专业开办于1958年。专业师资力量雄厚,附属医院布局合理,教学设备先进,科研力量强大、学术交流活跃。该专业的毕业生以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著称,成为全国各医疗、教学、科研单位的中坚和骨干力量。目前我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已经基本完成了由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向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以及早期接触专业、早期接触临床的趋势。专业前后期教学分别隶属基础医学部和临床教学部。该专业文理兼招,目前在校学生3500人。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
二 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临床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应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比较全面的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人类疾病病因、病理分类鉴别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医学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医学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具备适应医学科学技术竞争和社会需要的基本素质与发展潜力。
三 学制、学位
本科,学制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四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 妇产科学、儿科学、英语、计算机等
五 实习基地建设:
目前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建立了40家临床实习基地。
医学检验专业
(专业代码100304)
一 概况
医学检验专业于1982年筹建,198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该院是全国首批批准设置医学检验本科专业的六所高等医学院校之一,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安徽省医学检验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2002年被安徽省教育厅遴选并批准为“安徽省首批省级教学改革示范专业”。
医学检验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讲师24人;博士3人,硕士25人,博士、硕士在读7人。医学检验系设置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和核医学4个教研室;免疫学和临床检验诊断学2个实验中心,以免疫学实验中心为主体的“感染与免疫”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全系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600余万元。本系现有《免疫学》及《临床检验诊断学》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每年招收12-16名硕士研究生。
办学以来,我院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以“基本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在全国拥有较高声誉,就业率一直接近100%,毕业生分布于全国各地,工作在省、地市、县级医院及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和医疗一线,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具不完全统计,已有60%成为各单位的业务骨干,30%成为科室负责人。先后有近200名同学考取了硕士研究生,40余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10余人出国留学。
在拥有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丰富专业内涵,围绕特色发展规模,以拓宽学生就业方向。根据市场需要,我们组织申报了医学检验(临床输血方向)(五年本科)这一新的专业方向,并经批准于2007年开始招生。
二 专业培养目标
(一)医学检验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掌握常规临床检验分析仪器使用方法,能独立进行临床常规标本的检验和分析,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卫生防疫等部门从事检验医学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医学检验(临床输血)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和输血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省市各级血站、血库,医院检验科、输血科,血液制品研究所等部门从事临床输血、临床检验、血制品研制、实验室管理及各级科研单位从事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三 学制、学位
医学检验本科,学制五年, 毕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医学检验(临床输血)本科,学制五年,毕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四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医学检验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分析化学、医学统计学、仪器分析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科学、临床检验基础、血液病学及检验、生物化学及检验、免疫学及检验、微生物学及检验、寄生虫学及检验等。
医学检验(临床输血方向)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输血技术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基础、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病理学、医学统计学、临床基础检验、临床血液学及检验、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临床免疫学及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临床输血学、输血技术学、血液制品学、内科学、传染病学等。
五 实习基地建设
本着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的原则,既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又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我们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先后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安徽省共40余家医院建立了实习基地,为专业的实践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护理学专业
(专业代码100701)
一 概况
护理学专业于1985年筹建,1987年开设全日制普通护理专科教育,1995年被省教委批准为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学专业主考单位,1996年开设护理学专业五年制本科教育,1998年成立高等护理培训中心, 2004被安徽省教育厅遴选为“高校省级教改示范专业”建设项目,并开始年面向全国招生,2006年被批准为护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本专业文理兼招,性别不限。护理学专业现有专兼职教授2人、副教授 7人、讲师12人,助教7人,实验教师2人,其中7人具有硕士学位。现有10位教师分别在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山东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目前主要承担普教、成教、自考本科的护理学基础、护理学导论、护理管理学、护理伦理学、健康教育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等必修课程和护理美学、护理教育学、社区护理学等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
护理学专业筹建以来,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工作,1999年邀请美国南阿拉巴马大学护理学院徐俞博士来院讲学(现聘为客座教授);2001年开始与香港理护理学院(香港护士训练基金会)建立了合作关系,先后有13名教师赴香港短期学习;2003年与美国美中商学院合作开展“美诚国际护师培训”项目,加强护理教育与国际接轨,培训护理学专业毕业生国际就业。目前共有24人通过CGFNS考试,已有16名本专科毕业生在英国就业。
护理学系下设系办公室、护理学实验中心、基础护理学教研室和临床护理学教研室。护理学实验中心现有实验教学用房约1161平方米,设有护理学基础实验室8个、模式病房4个、准备室1 个,拥有丹麦产Ambu Megacode Trainer System 4套、心肺复苏模型9具、呼吸机、监护仪、蓝光箱和除颤仪等各种先进的仪器和仿真模型293件(套)。护理学基础实验室于2002年4月顺利通过安徽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省级评估,2003年被遴选为安徽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
教学中积极开展教研和科研活动,近三年来完成和在研项目有: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7项、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项、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课题1项;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1项;院级科研项目3项、院级教学研究项目8项。撰写教学及科研论文45余篇。教师主编、参编专著、教材、工具书40余本,制作、出版《护理学技能教育系统》一套。
护理学专业现有在校生2634人,其中本科生917人、专科生725人、高职生992人。自创建以来,已培养护理专业毕业生1512名,其中本科毕业生758名、专科毕业生754名。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在98%以上。
二 培养目标
护理学本科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护理学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是: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临床护理、预防保健和护理教学、管理和科研能力;具有按照人的基本需求和生命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护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的基本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达到国家大学英语四级标准或以上水平;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具有创新精神、信息获取能力以及在护理领域不断拓展的能力。
三 学制、学位
本科,学制五年,授医学学士学位。
四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护理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护理药理学、护理学基础、健康教育、护理伦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心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和护理研究等。
五 实习基地
现有43个实践教学基地,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大连、福州、杭州、南京、宁波、扬州、合肥、徐州、连云港、台州、舟山等地的三级医院及本校附属医院。
医学影像学专业
(专业代码100303)
一 概况
医学影像学是现代医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形成了集传统放射诊断、计算机辅助X线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医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由于高新医学影像设备的不断问世,该学科在临床疾病早期诊断和利用现代影像设备引导进行各种微创介入治疗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蚌埠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专业专科教育始于1993年, 1999年起开始招收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具备“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学位授予资格,并于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该学科已经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和专科教育并重的多层次教育体系。
蚌埠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下设电子电工与医用设备学、放射学、超声医学三个教研室和一个医学影像学实验中心。实验中心建有电子电工、X线、超声、CT和多媒体读片等9个专业实验室,教学用房面积近2000m2,实验室配备了较为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为加强临床教学和医疗工作,教学附属医院近年来也及时更新了大批医学影像设备 , 现拥有1.5T MRI机、多排螺旋CT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数字胃肠机、数字钼靶乳腺机、SPEC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超声心动诊断仪等大型仪器设备。目前实验室、研究室条件能够满足各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
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 承担专业课教师26人,其中教授2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6人,讲师7人;硕士研究生9人,双学位1人,3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达53.8%;学科现有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学院学科带头人1人。医学影像学科在巩固和发展现有专业特色的同时,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学科发展思路,积极鼓励教师和科技人员申报省、部级和学院科研、教研课题, 目前承担省级以上和学院资助的教、科研课题17项;获得2005年度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蚌埠市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主编和参编著作和教材10部;近年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在学院举行的各种教学竞赛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其学科的综合实力和群体优势已逐步显现。
医学影像学专业目前在校生823人,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100%。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由于基本功扎实、基本素质好,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较扎实地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高素质的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和医学影像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
三、学制、学位
本科,学制五年,学业期满,成绩合格,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
主要课程: 英语、计算机、人体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病理解剖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医用电子学基础、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诊断学、超声诊断学、影像核医学、介入放射学等。
五、实习基地建设
医学影像学专业先后在安徽省内、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建立了36家临床教学实习基地。尤其是省外临床教学实习基地的建立,不仅满足了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需要,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精神医学
(专业代码100308)
一 概况
精神医学专业是临床医学的分支,是研究人类各种心理障碍、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旨在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奥秘,以促进人类的精神健康。该专业为2005年增专业,是安徽省医学类院校唯一的本科专业。文理兼招。
担任该专业和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有教授10人、副教授15人、讲师 7 人,博士 4 人、硕士10人。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名,承担普通与成人高等教育各专业的《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人文社会医学概论》、《人际关系心理学》、《心理健康》的专业课教学任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完成和正在进行省、院级科研课题5项。参编出版教材、科技著作4部。
二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从事精神病医学与心理卫生工作的临床医师及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心理学及精神病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技能,学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精神卫生相关理论与技能;精神(心理)疾患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能力;精神卫生咨询、教学和研究工作能力。
三 学制、学位
本科,学制五年,毕业并成绩合格者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四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精神医学、人文社会学。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医学微生物学、精神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精神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精神病学、神经病学、社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测量等。
五 就业领域
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全国各级医学院校、综合医院、脑科医院、医学心理中心及精神卫生保健机构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和精神卫生工作。
预防医学专业
(专业代码100201)
一、概况
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用预防为主的思想,针对人群中疾病的消长规律,采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自然和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和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并通过公共卫生措施,达到提高人群健康素质和生命质量,保护人类健康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
预防医学专业2000年申报设置,本科,2001年秋季招生,现在校学生352名。2005首届和2006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100%, 2005届省外就业31.6 %,省内 68.4 %;2006届省外就业57.1%(其中93.8%在江、浙、沪发达地区);省内 42.9%(其中54.2%在市级及以上)。
预防医学系2002年正式成立,预防医学专业设有卫生学教研室、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环境卫生学教研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室、预防医学实验中心和营养与毒理研究室。现有教职工2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10人、助教6人、实验师2人;在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后1名、硕士学位6名、硕士生课程班结业7名、在职读硕3人; 有院级学科带头人2人、省教育厅、院级骨干教师3人。我系承担研究生、医学各专业本专科的《卫生学》、《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预防医学》等和本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任务。完成十多项国家、省、市及院级科研课题。研究课题曾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四等奖一项,国家环保局科技成果奖一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参编出版本科《预防医学》教材、《流行病学实验指导》各一部,成人本、专科教材两部,科技著作五部。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为学院重点学科;现承担卫生部国家公共营养师职业资格考前培训工作。
预防医学系实验中心配备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倒置显微镜、高速冷冻离心机、公共场所检测系统等近百万元的专业仪器设备,保证了预防医学专业实验教学和科研的正常开展。
二、专业培养目标
预防医学专业通过五年培养,使学生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综合素质,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成为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人群社区卫生服务、保健、健康教育、卫生监督执法和卫生管理等应用型预防医学人才。
三、学制、学位
学制五年,毕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预防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医学心理学、健康教育学、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儿童少年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学、卫生毒理学、社会医学等
五、实习基地
预防医学专业已在上海虹口区、南汇区,山东青岛黄岛区,江苏徐州市、连云港市和扬州市,浙江绍兴市、嘉兴市,安徽马鞍山市和蚌埠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和临床实习医院等建立了10个实习基地(29个单位),保证了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的需要。
营养学专业
(专业代码100204S)
一、概况
营养学是现代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与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物学、临床医学、食品科学等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营养学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学科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营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用预防为主的思想,针对人群中营养问题和营养性疾病的消长规律,采用基础医学、营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食物和营养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和营养性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制定相应的营养防治对策,并通过营养干预措施,达到人群合理营养、提高健康素质和生命质量,保护人类健康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
营养学专业是预防医学系继“预防医学专业”后设置的第二个本科专业,并经国家教育部2007年批准公布,2007年秋季招生。预防医学系设有卫生学教研室、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环境卫生学教研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室、预防医学实验中心。现有教职工2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10人、助教6人、实验师2人;在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后1名、硕士学位6名、硕士生课程班结业7名、在职读硕3人; 有院级学科带头人2人、省教育厅、院级骨干教师3人,为营养学专业的教学提供了师资保障。
营养学专业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为学院重点学科;2006年6月蚌埠医学院经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及中国营养学会审核,符合“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考前培训工作站设立条件(名单已公布于中国卫生人才网http://www.21wecan.com),获得“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考前培训资格,与卫生部人才培训中心及中国营养学会联合开展“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考前培训工作。
预防医学系实验中心配备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倒置显微镜、高速冷冻离心机、公共场所检测系统等近百万元的专业仪器设备,并设有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和营养与毒理学研究室,为营养学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和专业科研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营养学专业四年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基础医学、营养学和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使毕业生能够成为从事人群的营养指导、保健和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防病治病、医院临床营养治疗和指导食品配制的高级营养专业人才。就业单位如学校、幼儿教育机构、宾馆、医院营养科、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卫生监督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和卫生管理机构等。
三、学制、学位
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营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营养学基础、医学营养学、食品卫生学、烹调学、食品毒理学等。
五、实习基地
预防医学系已在上海虹口区、南汇区,山东青岛黄岛区,江苏徐州市、连云港市和扬州市,浙江绍兴市、嘉兴市,安徽马鞍山市和蚌埠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和临床实习医院等建立了10个实习基地(29个单位),可保证营养学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的需要。
药学专业
(专业代码100801)
一 概况
药学专业是为实现国家教育部加强学科渗透、实施学科调整,以满足新世纪人才为需要的办学战略于2001年设立的药学本科专业,现在校本科生340人,研究生28人。
药学专业以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入贯彻党的教育和卫生工作方针,根据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要,顺应医学科学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推动医学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医药人才为己任,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质量、谋发展,现已发展成为拥有药理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剂学和中医药基础4个教研室、1个应用药物研究所和1个药学实验中心、集学、产、研为一体的专业。全专业有教授7名,副教授7名,讲师11名,助教7名(其中博士10名,硕士15名),实现了学历、学位,职称、学缘和年龄上的合理构建。同时本专业还拥有全国优秀教师、省模范教师、省模范德育工作者、省高校学术带头人、省教学名师、学院教学名师等。
面积多达2000m2的教学用房和近2000m2科研用房为药学专业教学科研提供了充裕的发展空间,高效液相、液质联用仪、气相色谱、powerlab、细胞培养室、制冰室等价值500万元的现代化设备和完整的样本贮藏室、样本预处理室、图书资料室、科研资料室和网络系统等配置,为教学、科研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本专业拥有肿瘤生化药理、心脑血管药理、神经药理和中药药理4个科研方向,承担国家、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20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著作近30余部,获省部级教学和科研奖20余次。专业所属药理学为学院重点学科、省级精品课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单位。
二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符合社会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临床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医学专业相关基础知识与技能,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和合理用药、从事临床药学教育、药品流通和药物开发研究工作的高级药学技术人才。
三 学制、学位
本科,学制四年,学业期满,成绩合格,毕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四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临床医学、药学
主要课程: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事管理学、内科学、英语、计算机等。
五 实习基地
药学专业拥有实习基地20余家,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的高校、医院、药物研究和药物检验等机构。
生物科学专业
(专业代码070401)
一 概况
生物科学是21世纪前沿学科,将生物学与医学有机地交叉和融合,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主流方向。生物科学将在促进生物医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提高医疗诊治水平,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我院生物科学专业于2003年秋季开始招生,目前在校学生170人。
现有师资队伍为生物科学专业课和与其相关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的任课教师,师资力量雄厚。承担主干课程的教授有10人、副教授15人、讲师 7 人,博士 4 人、硕士10人。学术研究方向主要为:神经生物学、肿瘤分子生物学、人类遗传疾病的分子机制等方面。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为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本专业建有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中心实验室如:层流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遗传学实验室和生态学实验室等,可完成细胞培养、细胞融合、免疫组化、染色体分析、遗传杂交、基因扩增、重组、转染和耐药性物种筛选等实验。
二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一批既熟悉生物学基本理论和现代生物学技能又熟悉医学基本理论与诊疗技能,在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的不同水平掌握生命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致力于探索遗传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并有一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三 学制、学位
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医学、生物学
主要课程:英语、计算机、生态学、细胞生物学、现代与医学遗传学、免疫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基因工程、蛋白工程、分子医学、生物医药技术及部分临床医学相关课程。
五 实习基地与就业领域
在广州、深圳、北京、厦门和杭州等地的高等院校、医院和生物公司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本专业就业领域广泛,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院、生化制药企业等,亦可考研深造。该专业现已呈现出蓬勃生机,必将成为我院的一颗璀璨明珠。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
(专业代码 63050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卫生信息管理学理论基础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能在国家各级各类医疗卫生部门从事卫生信息管理与分析研究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医学、卫生、信息、计算机、网络、行政管理等知识,具有知识自我更新、创新和能力、热爱本职工作,有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献身精神,有严谨求实的学风、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培养特色
1.具有一定的医疗卫生知识,熟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信息组织学、医院管理学、药事管理学、病案管理学、卫生信息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进行卫生信息的管理与组织、信息分析与研究、文献检索等应用能力。
3.掌握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数据结构、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原理和应用、WEB程序设计、微型机组装与维护等知识和技术,具有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术对医疗卫生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和传递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娴熟的本专业基本术语的听说能力及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语文献的能力。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对卫生信息管理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评估和研究。
四、学制
修业年限为三年。修业期满,考核合格,颁发专科毕业证。
五、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医学、信息学、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管理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卫生统计学、药事管理学、临床医学概论、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信息管理学、医院管理学、信息组织学、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英语、C语言、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WEB程序设计、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
(专业代码 630410)
一 概况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是我院新设专科专业,其开办依托于我院医学检验专业。我院医学检验专业是安徽省首批省级教学改革示范专业,已有二十余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现已发展成为安徽省医学检验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需要和我们的办学条件开办了该专业。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自2006年招生以来,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给予了较大投入,加上医学检验专业的师资和仪器设备,为本专业的开办提供了保障。
二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掌握卫生检验技术专业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疾病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环境保护监测站、卫生检疫局、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等单位从事检测、质检和质量控制工作,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实用性、技能型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人才。
三 学制、学历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科,学制三年,毕业授予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科学历。
四 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卫生检验技术
主要课程:基础化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学、流行病学、生物化学检验、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水质理化检验、食品理化检验、空气理化检验、检验检疫学、英语、计算机基础。
五 实习基地建设
该专业学生主要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等部门实习,我们已与数家单位联系并建立了实习基地,以保证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需要。
关于“蚌埠医学院”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