菘蓝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Bkbsa.jpg

种中文名:菘蓝 又名茶蓝

种拉丁名:Isatis indigotica Fortune

科中文名:十字花科

科拉丁名:Brassicaceae

属中文名:菘蓝属

属拉丁名:Isatis

国内分布:原产我国,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海 拔:600-2800

命名来源:(唐本草)[]

中国植物志:33:065

英文植物志:8:36

最低海拔:栽培

药用部位:干燥叶及根,根入药称“板蓝根”,叶入药称“大青叶”。

药用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识别特征:二年生草本。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互生,基生叶具柄,叶片长圆状椭圆形,全缘或波状;茎生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钝或尖,基部垂耳圆形,抱茎,全缘。复总状花序顶生,花黄色;萼片4 ;花瓣4 ;雄蕊6,四强长角果矩圆形,扁平,边缘翅状。

是古代染料的重要材料。菘蓝和另外一种植物蓝都是古代制造蓝靛的主要原料之一。菘蓝又名大青,其成分中含有大青素B(Isatin B,菘蓝甙),它实际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甙,而是吲哚酚果糖酮酸所形成的酯,吲哚酚配糖体在碱性发酵液中会被糖化酶或碱剂分解,游离出吲哚酚,进而在空气中氧化缩合为蓝色的沉淀——蓝淀靛蓝)。由于菘蓝甙比蓼蓝中存在的靛甙更容易水解,所以在科学技术不够发达的时期,菘蓝制靛比蓼蓝等其他蓝草更为普及,明代之前的典籍甚至有“蓼蓝不堪为靛”只说。到了近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制造靛蓝才广泛使用蓼蓝。闽南地区为当时的主要产地。

菘蓝的栽培

十字花科菘蓝属中的栽培种,学名 Isatis indigotica Fort.。二处生草本植物。别名大蓝、大靛、大青。“蓝”在中国有悠久的应用历史,主要作染料或药用。根入药称板蓝根,叶入药称大青叶,鲜叶也是制作青黛的原料。原产中国。主产河北省安国,江苏省如皋、南通。

株高40-100cm。主根深长,直径1-2.5cm,长20-50cm,外皮浅黄棕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稍带粉霜。叶互生,基生叶大,叶片长椭圆形,淡粉灰色,平滑无毛;茎生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复总状花,花黄色。角果扁平椭圆形,边缘状,紫色。花期4月至5月,果期6月。

适应性较强,能耐寒,喜温暖怕水涝。温度适宜时,叶片生长肥大。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生长,根部顺直,光滑。

用种子繁殖,播种前施足基肥,深耕细耙整地作畦。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夏播不迟于6月。多用条播法,按20-25cm开条沟,沟深1.5-2cm。将种子用水浸后沥干,伴入细土,均匀撒入沟内,覆土0.5-1cm,稍加镇压。每公顷播种量22-30kg。株高4-7cm时按株距6-7cm定苗,同时进行除草、松土,定苗后视植株生长情况,进行浇水和追肥。病虫害有霜霉病Peroncspora parasitica、白锈病Albugo candida、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菜白蝶Pieris rapae、小菜蛾 Plutella maculipennis及蚜虫。

根及叶均味苦,性寒。功能清热解毒、凉血。用于温病发热,发斑,风热感冒,咽喉肿痛丹毒流行性乙型脑炎肝炎腮腺炎等症。

关于“菘蓝”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