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菖蒲
A+医学百科 >> 节菖蒲 |
品名:
节菖蒲
别名:
概述:
九节菖蒲应用历史悠久,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Anemone altaica Fisch.ex C.A.Mey.)的干燥根状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63及1977年版曾经收载,现为华北及西北地区地方用药。
菖蒲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述。九节菖蒲始见于明代《滇南本草》水菖蒲顶下:"(又一方)九节菖蒲四两,香附子一两,吴茱萸二两为丸。"(常用中药材)
产地分布:
主要分布于山西南部、内蒙古、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新疆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
主产于陕西太白、凤县、洛南、华阴、商县、宝鸡、蓝田、户县、长安、周至;山西沁水、垣曲、翼城、降县、阳城;河南卢氏、栾川、灵宝、西峡、洛宁、陕县;甘肃、徽县、清水、华亭、天水、武都。(常用中药材)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淡黄褐色,呈纺锤形,直径3-7毫米,横走或稍斜,多节,节间相间排列,具多数纤维状细根及鳞片痕迹。基生叶1枚或缺,叶柄长达13厘米,3出复叶,小叶具叶柄,叶片薄革质宽卵形,长2-4厘米,宽2.6-7厘米,掌状脉,中央小顺3全裂,侧生小叶不等2全裂,裂片菱形或宽卵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中部以上具缺刻状齿,两面近无毛。花葶单一,细弱,无毛,高11-25厘米,苞片宽菱形或宽卵形,3全裂,中央裂片狭菱形,长2-5厘米,宽0.7-2厘米,近中部3浅裂,边缘中部以上具不整齐齿,两侧裂片在下部不等2浅裂,两面被极稀疏的长柔毛或无毛。两性花,整齐,单生;花梗长2.5-4厘米,被近贴伏状白色柔毛;萼片8-10,花瓣状,白色,有时外侧基部略带紫红色,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5-2厘米,宽3.5-7厘米,顶端圆形,无毛;无花瓣;雄蕊多数,花丝近丝状,稍扁,花药椭圆形;心皮20-30,分离,螺旋状排列,被白色短柔毛。瘦果卵球形,长约4毫米,有短钩状下弯形喙,聚集为头状。花期3-5月。(常用中药材)
生态环境:
阿尔泰银莲花多生在海拔950-2200米间的中、低林下,要求含水量适中、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植被主要为落叶阔叶林。(常用中药材)
生物学特性:
九节菖蒲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气候条件。
种子生命力强,种子成熟后,胚尚未发育完全,处于原胚阶段,不能萌发,需经过休眠期。整个休眠期需经过胚发育和生理后熟两个阶段完成。胚发育阶段要求前期温度为15℃左右,后期为0℃左右,需要6个月时间完成,(从6月到12月);生理后熟阶段要求温度0-5℃,需要3个月时间完成,即翌年3月中旬,种子才能萌发。
根茎的更新芽生长发育需要2年时间,第一年奠基腑芽原基,并分化形成更新芽,第二年3月中旬萌发生土,4月上是旬为花期,5月中下旬种子成熟,随之地上植株枯萎,腑芽原基开始分化,腑芽逐渐形成新的更新芽。(常用中药材)
生长习性:
九节菖蒲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气候条件。(常用中药材)
生长周期:
多年生植物,家种品用种子播种需3-4年后采收,用根茎栽种的需2-3年进行采收。
采收及加工:
1、采收一般种子播种需3-4年后采收,用根茎栽种的需2-3年进行采收。方法为人工挖取。
2、加工采挖后除去枯叶,洗净,及时干燥,搓掉细根,簸去杂质即可。(常用中药材)
储藏与养护:
九节菖蒲一般采用木箱、瓦缸或麻袋包装,置阴凉干燥处保存。用麻袋包装贮藏时,不可堆积过高或在其上放置重物,防止药材断、碎,影响外观质量。
本品易受霉菌污染和药材甲、印度谷螟等仓虫蛀蚀。
储藏期间应注意防潮,保持环境整洁。每年春、秋两季需将商品摊放曝晒,除去虫尸,拣去霉变品;或用硫磺、氯化苦(三氯硝基甲烷)、磷化铝等药物熏杀。(常用中药材)
药材性状:
九节菖蒲商品纺锤形或略锤形,稍弯曲,有时具分枝,长1-4厘米,直径0.3-0.7厘米。质硬而脆,易折断,具粉性。
规格标准:
统货。皮黄或黄棕色,质硬而脆,肥壮,茬白,粉性足,无须根和残叶。(常用中药材)
性味功效:
九节菖蒲味辛,性温。具有开窍化痰,醒脑安神等功效。用于热病神昏、癫痫、神昆官能症、耳鸣耳聋、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外治痈疽疮癣。
主要成分:含银莲花素、棕榈酸、β-谷甾醇、琥珀酸、5-羧基乙酰丙酸、蔗糖及氨基酸、肽、酚性物质、三萜皂甙、淀粉等。
主要药理作用:水煎剂有加强硫贲妥善纳催眠作用;水煎液腹腔给药,能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能显著抑制小鼠苯丙胺运动性兴奋,并可延长小鼠"热饭"反应时间。(常用中药材)
性状鉴别:
根茎略呈纺缍形,稍弯曲有时具短分枝,长1-6cm,直径3-7mm。
多数半环状突起的节,其上有鳞叶痕,斜向交互排列,节上可见点状突起的小根痕。质坚脆,折断面显颗粒状,类白色,有粉性。气微、味微酸而稍麻舌。
种植技术:
(一)选地整地
选择坡度30-50度的东北或北向坡地,海拔1200-1500米,郁闭度较密的中、低山落叶阔叶林下,pH6-7,腐殖土或砂质壤土为栽培物。选场后应及时清除杂草,留下乔木,深翻30-40厘米,整平耙细后作畦。畦宽1-2米,长不限,并留好排水沟。结合作畦每亩施厩肥2500-4000公斤作底肥。
(二)种植方法
1、有性繁殖种子5月下旬至6月初成熟,在植株枯萎前收获,及时凉干备用。6月中、下旬播种,方法是中整好的畦床上开沟撒播,行距10-12厘米,沟深2-3厘米,播后覆土,并覆盖草帘或蒿草,保持土壤湿度。亩播种量约1公斤。幼苗出土后即撤去覆盖物。
2、无性繁殖将挖取的新鲜根茎折成长约3厘米的小段,按株行距4×10厘米开沟,沟深4-6厘米,种后覆土及盖草帘、蒿草。亩载鲜根茎20-25公斤,出苗率一般达90%。幼苗出土后,撤除覆盖物。
(三)田间管理
1、松土、除草生长期应注意苗期管理,及时松土、除草,严防草荒期苗。要求春季早除草,细松土,严防损伤根状茎。全年中耕除划3-4次。
2、追肥3月中、下旬苗出齐后进行苗期追肥,亩施尿素2.5公斤;4月上、中旬进行花期追肥,亩施尿素2.5公斤;8月下旬至9月初再进行一次追肥,亩旋厩肥2000-3000公斤或过磷酸钙20-25公斤。
3、防寒越冬前(11月初)进行整修畦床,覆盖枯枝落叶、粪土或防寒土,以防冻害。翌春除掉覆盖物,以利出苗。
病虫害防治:
1、病害主要为锈病,由柄锈菌孢子通过空气传播感染。防治方法:在植株展叶后,喷洒硫酸亚铁预防发生,当锈病发生时,及早喷洒粉锈宁或敌锈钠防治。
2、虫害主要为鼠害,特别是鼹鼠对根状茎危害严重,应及时捕捉或进行药物防治。(常用中药材)
发展前景:
九节菖蒲自50年代以来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出口,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及地区有相当的信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出口量将不断增加,国内销售也有较大增长。本品野生,栽培兼有,不仅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而且栽培技术难度不大,适宜种植的土地资源丰富,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九节菖蒲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野生资源逐年减少;栽培技术水平较低,单产不高,总产不稳;新疗效、新用途的研究工作薄弱。建议今后加强野生资源的保护,合理采挖;有计划地组织生产收购以,加强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稳定商品量,保证医疗用药需要。(常用中药材)
50年代至80年代生产情况:
建国以来,九节菖蒲一直属于三类中药材,由市场调节产销。从历史上看,该品种原为产区地方用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63年及1977年版收载后,允许在全国经销,收购量逐年增加,销售时也不断增长。从30多年产销变化来看,全国购销曾有过几次起落,供应曾一度偏紧,但总的趋势为产销基本平衡,可以满足供应,并有部分出口。
50至60年代初,九节菖蒲产区作为地方习用品种经营,自产自销,购销量不大,曾出现过产小于销,供尖偏紧的情况。
60年代中至70年代后期,由于药典收载,在全国范围内经销,从而推动了生产的发展,扩大了销售,出现了购销销持续稳定增长,市场供应较长时期满足的好势头。1978年购销均创历史上最好水平,达到30多万公斤。
80年代以来,购销基本平衡,但从1985年以后,因国家药典未继续收载,影响了全国范围的经销,销售虽有所回落,但产区收购变化不大,供应仍比较平衡。(常用中药材)
关于“节菖蒲”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