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综合症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假期综合症”并非疾病,是人们在长假后,精神状态由紧张到松驰,再由松驰到紧张,身心所出现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人体免疫力系统紊乱症状。如:焦虑或者忧郁失眠,工作效率很低,心情烦躁、精力难以集中、萎靡不振、无精打采,甚至身心乏力,并有头疼、疲劳、胃口不佳、失眠、瞌睡等种种不适。

目录

节后综合症的原因

假日打乱了正常工作时期的生活规律,如通宵K歌、聚众打牌、频繁聚餐等一系列活动完全打乱了生物钟,饮食起居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造成植物神经系统紊乱,催生消化不良视觉疲劳、上班恐惧症状的出现。

节后综合症的诊断

症状一:疲劳

表现:长时间上网、打游戏、看电视、看碟,眼睛红肿、身体酸痛。

症状二:假日消化不良厌食

表现:肠胃不适,并伴有厌食倾向。

症状三:上班恐惧

表现:身心俱疲、精神涣散。 有些人还会出现焦虑、郁闷、烦躁等情绪。

症状四:旅游后遗症

表现:感冒发烧角膜发炎牙痛口腔溃疡

除了感冒、过敏疾病呼吸道疾病也比较常见。

节后综合症的鉴别诊断

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心理,身体症状相互鉴别。

症状一:疲劳

表现:长时间上网、打游戏、看电视、看碟,眼睛红肿、身体酸痛。

症状二:假日消化不良厌食

表现:肠胃不适,并伴有厌食倾向。

症状三:上班恐惧

表现:身心俱疲、精神涣散。 有些人还会出现焦虑、郁闷、烦躁等情绪。

症状四:旅游后遗症

表现:感冒发烧角膜发炎牙痛口腔溃疡

除了感冒、过敏疾病呼吸道疾病也比较常见。

节后综合症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上班族

上班族是“节后综合征”的高发人群,应保持平常心适时转换“角色”,进行自我调整。

一是采取补救措施,把生物钟调整正常。早睡早起,保证睡眠,有条件的还可以午休一会儿,晚上睡前洗个热水澡,尽量恢复到节假日前的作息时间。

二是调整心理,尽快收心。可以尽快停止各种应酬,试着缓和亢奋的神经,把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让思维恢复到平时那种紧张的运作模式中。

三是做好自我调节。如多阅读报刊,听听音乐,提前安排工作计划。

四是做适量运动,像慢跑、散步、跳舞等,以振奋精神。

五是调整饮食,尽快恢复体力。心理疲劳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冷、过硬、过辛辣的饮食,减轻肠胃的负担。多吃些新鲜水果、蔬菜和含有丰富蛋白质维生素的动物肝脏等。每天还应多饮用热茶、活性水或纯净水,适当控制零食,以便缓解身体的疲劳感。

六是遵从医嘱,做好节后检查。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百优解、索里昂等药物,改善情绪,消除恐惧。特别是患有消化道呼吸道心血管疾病的人们,节后最好到医院进行体检,或做必要的药物调节。

老人

平日清静惯了的老人,长假中看到儿女带着孙子孙女回家团聚,一下子进入兴奋的状态,精神高度紧张,生活也失去往日的规律,身体得不到很好休息。节后儿女离开,老人一下子又进入安静状态,回到以往的寂寞生活中,不免心生凄凉,精神无法适应,加之打乱的作息时间一时难以恢复,这时老人极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严重的会引发其他身体疾病。为此,对老年人我们要特别关爱。

专家建议,节后老年人应注意休息,恢复因节日而中断的晨练、散步等户外活动;要调整心态,多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和平日里的老伙伴多进行沟通交流。对于儿女来说,上班后要常常给父母打电话,多与老人进行

思想交流,让老人有一个缓冲的余地,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若有必要,可带老人进行一次体检,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药物调节。并且尽量常回家看看父母,多陪陪老人,让老人健康快乐,安享晚年。

学生

节假日,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而节后却让老师和家长感到分外头疼。不少家长、老师反映,孩子节后沉溺在游玩的乐趣中不可自拔,有的精神萎靡、注意力无法集中,甚至出现逆反心理和不愿意看书,觉得学习没意思、太累等厌学行为,甚至憷开学。表现在身体上主要是因喝饮料、吃零食、上网和看电视过度引起的肠胃病、眼病和肌肉疼痛病症

家长要尽快帮助孩子们做好开学准备

第一,调整作息时间,做到起居有序。力求早睡早起,拨回紊乱的生物钟。

第二,制定计划,做好开学准备。家长要帮助孩子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可适当布置一些作业,也可让孩子读些课外书,去书店看看。一个良好的铺垫能有效避免“节后综合征”带来的不良影响。

第三,调整孩子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尽量让饮食清淡、定时,并多喝水、多吃水果、多吃新鲜绿叶蔬菜。

参看

关于“节后综合症”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