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
A+医学百科 >> 自我概念 |
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目录 |
简介
历史上,自我概念具有各种不同的涵义,主要原因在于这个概念源自多种学科。哲学和神学强调自我是道德选择和责任感的场所;临床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自我是个体独特性和神经症的根源;社会学强调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自我实现并得以保持的基础;实验社会心理学强调自我是认知组织、印象处理和动机激发的源泉。
主要内容
自我概念是由反映评价、社会比较和自我感觉三部分构成
1、反映评价,反映评价就是人们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有关自己的信息。
如果年轻的时候得到了肯定的评价,你就会有一个良好的自我概念。如果这种评价是否定的,你的自我概念就可能感到很糟糕。例如,在学期开始时,如果老师对一个学生说,你行,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学生。这位学生听了以后一定会以好好学习作为回应;如果老师说你以后没有什么发展。你可能对此消极起来,反正自己不行,懒惰一点也无所谓。
2、社会比较,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往往与他人比较来确定衡量自己的标准,这就是在作社会比较。
例如在学校时,考试卷子下来,就问一下自己的同桌是多少分数,自己的朋友是多少分数;走到社会上,又和同事比,人家比自己有钱,比自己生活的好;当自己有了孩子,就比自己的孩子好还是别人的孩子好;当担任领导管理一个单位时,就和其他单位比等等。无论什么人从出生到长大,从家庭到社会,从学习到工作,都是在社会比较中发展和充实自我概念。
3、自我感觉,在年少时,对自己的认识大多数来自于人们对你的反应。然而,在生活的某一时刻,你开始用你自己的方式来看待自己,这种看待自己的方式被称为自我感觉。
如果从成功的经历中获得自信,自我感觉就会变得更好,自我概念就会改进。例如,通过自己的能力安装调试好一台电脑,自我感觉就非常好,也就是功能改进自我感觉.
两种观点
关于自我概念的解释,存在两种观点:(1)自我概念是一个把个性统一成连贯综合系统的有机过程,包括防御机制、知觉习惯和态度(2)自我概念是知觉的客体,也即个体能在其自觉体验中感到的东西。后来,人们把前者称作自我系统,把后者称作自我概念。其实在讨论自我概念时,很难把两者区分开来。
最早从自身存在体验这一角度论述自我概念的是17世纪哲学家 L.笛卡尔,他用"Cognito"这一词描述自我概念,意指"自身存在意识",并把它作为人类存在的核心。
S.弗洛伊德以及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家用ego(自我)表示自我概念,意指人格的一个有机方面,后来许多精神分析学家也仿效这种做法,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超我的概念包括自我评价、自我判断和自尊。尤其是自尊,涉及自我知觉的某些方面,这些方面与个体在多大程度上喜欢或不喜欢自我中感知到的东西有关。正如心理学家M.谢里夫所说:"在许多方面,自我概念与ego(自我)是同义的,虽然心理学家喜欢使用后一个术语,但社会学家则喜欢使用前一个术语"。
与此稍有不同的是,W.詹姆斯却用Self(自我)来表示自我概念,而且这种做法也沿袭至今。詹姆斯于189O年把自我区分为作为经验客体的我(me)和作为环境中主动行动者的我(I)。作为经验客体的我包括三种不同形式:(1)精神的我,由个人目标、抱负和信念等组成;(2)物质的我,指个人的身体及其属性;(3)社会的我,即他人所看到的我。
英国理论家C.H库利从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上理解自我概念,认为自我和社会的概念相互联系,难以分割。1922年,库利提出"镜像自我"的概念,并指出:"自我知觉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这面镜子而获得的。通过这面镜子,一个人扮演着他人的角色,并回头看自己"。这就是说,自我概念是他人判断的反映。这里强调的是我对自己的看法反映着他人对我的看法。由此推导,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多半是在与"重要他人"(如父母、兄弟姐妹、其他亲属、邻居、亲朋好友、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中通过"镜像自我"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G.H.米德提出了类似库利的看法,他称之为"符号相互作用论"。米德详细地阐述过社会反馈的作用,认为那些特别重要的人物和有意义的个人是"重要他人",而众人是"广义他人",这两类他人的反馈都是社会镜子,决定着自我概念的形成。在米德看来,我们所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了解自己的一面镜子。我们有能力在想象中处于他人角色,如同他人看我们那样看待自己。这里,米德关于自我概念的观点是建立在人的反省能力的基础上的,这种能力常常被认为是人类特点的精髓。反省或自我觉察,即人类对自己来说既成为主体又成为客体的一种能力,可以通过"主格我"(作为自我的体验者)与"宾格我"(作为自我的被体验者)之间的对话,即一种内部交谈,予以概念化。不论是在个体发生的水平上,还是在种系发生的水平上,这种概念化是随着语言的出现而出现的。语言要求我们承担与之交往的他人的角色,并在这一过程中,语言使我们能从他人的角度审视自己。一般情况下,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与自认为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与他人对自己的实际看法并不经常相符。这是由于我们设想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影响着我们对自己的看法,我们对他人看法的设想不一定正确。
M.罗森堡进一步发展了米德的观点,明确指出;反省过程涉及到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反省活动的产物。这个产物具体地说是个体所具有的关于他自己的、作为一个生理的、社会的、道德的和存在着的人的概念。因此,自我概念是个体关于自己作为客体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它包括个人同一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感,包括本质自我同单纯的外表和行为的区别,并且由各种态度、信念、价值观、体验以及各种评价成分和情感成分(诸如自我评价和自我新生)所组成,个体以此确定自己。
V.吉尔斯从同一性角度描述自我概念。同一性的概念注重于把自我构成为客体的意义,赋予自我概念以结构和内容,并把自我维系于各种社会系统之中。一般情况下,同一性涉及一个人是谁或有什么样的社会身份,涉及被自我和他人所归属的各种意义。因此,同一性既指个体所内化并参与其中的那个群体成员的结构特点,如各种社会角色、各种成员身份和各种范畴,又指个体显示的各种性格特征,别人根据一个行为者在特定社会背景中的行为举止将这些性格特征归属于该行为者。在吉尔斯看来,我们可以把自我概念的结构视作一个人的各种同一性的各层组织,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系统。
理论研究
关于自我概念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自我尊重上,即集中在自我尊重的因果和自我尊重同人格与行为等方面的关系上。现在,自我概念的其他一些方面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其中最为明显的是:自我表现的动力学,以及在自然主义的和实验的情境中的印象控制;特定的同一性的发展及其结果,包括性、种族群体、行为异常和年龄特征等;历史和社会结构对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包括战争、经济萧条、文化变迁和组织的复杂性等;自我概念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
理论新发展
本世纪4O年代,P.莱基和C.罗杰斯详细阐述了自我概念。他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自我概念的知觉方面和自尊的评价性成分上。罗杰斯区分了作为实际感觉到的自我(真实自我)和作为理想中的自我(理想自我)。他认为两者都可以加以测定,是各有特点的有用概念。真实自我被置于略低于理想自我的地位,真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表示个体心理顺应指数。理想自我引起适当层次的自重和有关目的定向的乐观主义,并激发成就感和对社会的适应。这里,真实自我强调个人主观体验的心理重要性,所以与逻辑实证主义和科学经验主义相比,它与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基本原理更相一致。
在前苏联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自我概念区分为四种类别:(1)现实的我,指个人对现在的我的看法;(2)理想的我,指个人认为自己应当成为的人;(3)动力的我,指个人努力成为的人;(4)幻想的我,指如果可能的话个人希望成为的人。
概念作用
1、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自我引导作用)
个人需要按照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的方式行动。自我概念在引导一致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我胜任概念积极的学生,成就动机和学习投入及成绩明显优于自我胜任概念消极的学生。有关品德不良学生的研究也证明,学生有关自己名声与品德状况的自我概念直接与其行为的自律特征有关。当学生认为自己名声不佳,被别人认为品德不良时,他们也就放松对行为的自我约束,甚至破罐子破摔。很显然,通过保持内在一致性的机制,自我概念实际上起着引导个人行为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对于“学会做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经验解释系统的作用(自我解释作用)
一定的经验对于个人具有怎样的意义,是由个人的自我概念决定的。每一种经验对于特定个人的意义也是特定的。不同的人可能会获得完全相同的经验,但他们对于这种经验的解释却可能很不同。某次考试,学生A和学生B都考95分。学生A平时认为自己能力一般,对这门功课学习有些困难,对于这次考95分感到欣喜,鼓舞他继续努力争取更好成绩。而学生B平时对这门功课很感兴趣,学习也很有信心,一般都取得好成绩,这次考试却由于粗心只考95分,认为是失败和挫折,感到懊恼、沮丧,决心再努力,决不再考这样的成绩。
这个公式说的是个人的自我满足水平并不简单决定于他获得多大的成功,还决定于他的抱负水平,以及个人如何解释成功对于个人的意义。
自我概念形成不仅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引导儿童一开始就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是一种先定的教育定向。自我概念就像一个过滤器,进入心理世界的每一种知觉都必须通过这一过滤器。知觉通过这一过滤器时,它会被赋予意义,而所赋予的意义则高度决定于个人已经形成的自我概念。
3、决定着人们的期望(自我期望作用) 心理学家伯恩斯1982年指出,儿童对于自己的期望是在自我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与自我概念相一致的,其后继的行为也决定于自我概念的性质。
自我概念积极的学生,他的自我期望值高。当他取得好成绩时就认为这是意料中的事,好成绩正是他所期望的。自我概念消极的学生,当他取得差成绩时,却认为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假如偶尔考了个好成绩,却觉得喜出望外。反过来,差的成绩又加强了他消极的自我概念,形成恶性循环。消极的自我概念不仅引发了自我期待的消极,而且也决定了人们只能期待外部社会消极的评价与对待,决定了他们对消极的行为后果有着接受的准备,也决定了他们不愿更加努力学习,决定了学习对于他们不再有应有的吸引力,丧失了信心与兴趣。
由于自我概念引发与其性质相一致或自我支持性的期望,并使人们倾向于运用可以导致这种期望得以实现的方式行为,因而自我概念具有预言自我实现的作用。
4、引导成败归因的作用(自我成败归因作用)
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ritz Heider, 1896— )(1958)和温纳(Weiner)(1972)提出并建立了一套从个体自身的立场解释自己的行为的归因理论。温纳的自我归因论认为动机并非个人性格,动机只是介于刺激事件与个人处理该事件所表现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而已. 每当个人处理过一桩刺激事件之后,个人将根据自己所体会到的成败经验,并参照自己所了解的一切,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提出六方面的归因解释,这就是:
(1)能力——根据自己的评价,个人应付此项工作是否有足够的能力。
(2)努力——一个人反省此次工作是否尽了最大努力。
(3)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对此次工作感到困难还是容易。
(4)运气——一个人自认为此次工作成败是否与运气好坏有关。
(5)身心状况——凭个人感觉工作当时的心情及身体健康状况。
(6)别人反应——在工作当时及以后别人对自己工作表现的态度。
这六项因素中,(1)、(2)、(5)三项属于内在因素,(3)、(4)、(6)三项属于外在因素。对工作成败的归因取向,将影响个人以后再从事类似工作时动机的高低。一个人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相信自己的努力,将成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归因于自己的细心或疏忽,自需承担责任,从主观上找原因,凡事决定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形成积极的制控信念,可以提高人的自我实现的能力。
关于“自我概念”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