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溶法
A+医学百科 >> 胶溶法 |
向新鲜沉淀中加入适量胶溶剂或洗去体系中过多的电解质时,沉淀可自动的分散变成胶体。这种使沉淀转变成胶体的方法叫做胶溶法。
胶溶法的原理:
胶溶法是把暂时聚集在一起的胶体粒子重新分开而成溶胶。许多刚形成的沉淀试剂上都是刚形成的聚集体。由于制备时缺少稳定剂,故胶体质点聚集在一起而成沉淀。若加入少量电解质,胶体质点因吸附离子而带电并变得稳定,沉淀在搅拌下会重新分散成溶胶。有时质点聚成沉淀是因为电解质过多,设法洗去过量的电解质也会使沉淀转成溶胶。胶溶作用只发生于新鲜的沉淀,如果沉淀放置较久,小粒子经老化作用出现粒子间的连接或变成大粒子,就不能利用胶溶作用来达到重新分散的目的。
出自A+医学百科 “胶溶法”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8%83%B6%E6%BA%B6%E6%B3%95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胶溶法”的留言: | ![]()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