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形成嗜酸性肉芽肿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四川并殖吸虫常侵入肝脏,在肝内形成嗜酸性肉芽肿肺并殖吸虫病,其临床表现亦多样化。潜伏期数天至20年,大多数在1年内。按其侵犯的主要器官不同,临床上可分为4型。

目录

肝内形成嗜酸性肉芽肿的原因

寄生虫引起的疾病肺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它一生有三个宿主:淡水螺是它的第一中间宿主,是肺吸虫尾蚴寄生的宿主;河蟹则是它的第二中间宿主,尾蚴侵入到河蟹体后,形成囊蚴。也可寄生于肺以外的组织或器官。虫卵主要随痰咳出,以后在水内孵化成毛蚴。毛蚴侵入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内经过胞蚴、雷蚴等发育阶段最后成为尾蚴。尾蚴进入第二中间宿主淡水石蟹或蝲蛄的体内发育成为囊蚴。人若进食含有此种囊蚴的生的或未煮熟的石蟹或蝲蛄时,囊蚴随之进入消化道,经消化液作用脱囊成为童虫。童虫的活动能力很强,加上所分泌的酶的作用,可穿过肠壁到腹腔浆膜表面匍匐,其中多数童虫沿肝表面向上移行,直接贯穿膈而达胸腔,进而侵入肺内并发育为成虫。少数童虫停留于腹腔内,继续发育,并穿入肝脏浅层或大网膜成为成虫。偶尔可沿纵隔大血管根部及颈内动脉周围软组织向上移行,经破裂孔而侵入颅中凹,再经颞叶枕叶的底部侵入脑组织。虫体侵入器官或组织后除引起该处病变外,还可以继续穿行到其他部位,引起病变。一般从囊蚴进入体内到在肺内成熟产卵,约需2~3个月。在虫在宿主体内一般可活5~6年。

肝内形成嗜酸性肉芽肿的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尤其是到过流行地区并有吞食活的囊蚴机会,有上述临床表现胸部X线征象,嗜酸性细胞增高,应考虑诊断。痰、粪便、皮下结节的活检找到虫卵或虫体可确诊。免疫学检查对病原体检查阴性者有诊断意义。

肝内形成嗜酸性肉芽肿的鉴别诊断

由于肺并殖吸虫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应注意与肺结核、肺部肿瘤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脑肿瘤等鉴别。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尤其是到过流行地区并有吞食活的囊蚴机会,有上述临床表现,胸部X线征象,嗜酸性细胞增高,应考虑诊断。痰、粪便、皮下结节的活检找到虫卵或虫体可确诊。免疫学检查对病原体检查阴性者有诊断意义。

肝内形成嗜酸性肉芽肿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该病可在流行区或到达流行区内,通过生食或半生食石蟹、蜊蛄、沼虾、红娘华或饮用生的溪水及食具(刀、砧板)的污染获得。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切实做到不生食或半生不熟的石蟹、蜊蛄及生水等以预防感染,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便,避免虫卵随雨水冲入溪流污染水源。患者一旦得病,应彻底治疗。

1、及时发现并彻底治疗患者,对病畜、病兽加强调查和捕杀。

2、防止患者的痰液和粪便污染水源,用生石灰杀死痰液和粪便中的虫卵。

3、饲养鲶鱼和家鸭吞食淡水螺和螬蛄,以切断传播途径

4、不吃生的或半熟的溪蟹、淡水螺和螬蛄,不喝生溪水。

参看

关于“肝内形成嗜酸性肉芽肿”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