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性论
A+医学百科 >> 泛性论 |
泛性论(pan-sexualism)过分强调性的生命本质与身心活动地位的观点和理论。泛性论把性欲视为高于—切、决定一切的根本因素。汉语中男女之异的性(sex)和生命与事物本质的性(nature)是同一个词,隐含有泛性论观念。
发展过程
泛性论在西方源远流长,古希腊人的哲学思想中已显露泛性沦痕迹,德国哲学家A.叔本华在《爱和生的苦恼》中称:“性爱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世袭君主,它已意识到自己权力的伟大,倨傲地高坐在那世袭的宝座上,以轻蔑的眼神统驭着恋爱,当人们尽一切手段想要限制它、隐藏它,或者认为它是人生的副产品,甚至当做不足取的邪道时,它便冷冷地嘲笑他们的徒劳无功。”继而F.尼采把艺术创造与性活动关联一起,认为:“艺术家按其本质来说恐怕难免是好色之徒……一个人在艺术构思中消耗的力和一个人在性行为中消耗的力是同一种力。”
S. 弗洛伊德是泛性论的集大成者,他创造“力比多”(libido ,汉语译为原欲)等一系列新词。大多出自发挥泛性论思想的需要。他认为力比多是包含在“爱”字里的所有本能力量,这种性本能力量必须获得施展,若受到压抑,就会导致人得精神疾病。这种性本能力量可以转移或升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文化创造,全是性本能乔装打扮向外发泄的方式。发展到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已成了性欲决定主义。他甚至把人世间的社会关系,如各类社团、教会、军队,更不用说亲属关系,均认为是由力比多做纽带联结起来的,无限地泛化性活动,把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均性化归宿。
历史影响
泛性论对于历史上的禁欲主义有巨大的冲击力,除此之外,它明显地不合乎科学的理性判断而有很大片面性和危害性。西方在20世纪出现的性自由、性滥用,以及离奇古怪的超现实荒诞艺术,不少方面是受到泛性论的影响。形成泛性论有两个思想根源:①禁欲观念,使人们的性感受特别过敏,长期处于性饥饿中的人,易诱发无穷的性联想,任何一个物体的性状、形态及功能均可与男女性器相关联。②把感情世界的爱与男女之异的性混为一谈,把一切快感均与性快感混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正是遵循这条思路。
关于“泛性论”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