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韭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Bkbs4.jpg

水韭

quillwort

石松部(Lycophyta)水韭目(Isoetales)水韭属(Isoetes)蕨类植物的统称。约60馀种。多原产于北美北部和欧亚大陆多沼泽、寒冷的地区。形小,叶禾草状或翮状,螺旋排列,具中央导管和4个通气道,中有横隔分成数腔,叶基处有叶舌。茎球茎状或块茎状,下面生根,上面生叶。孢蒴大,圆形至长圆形,生於叶舌与叶基间,叶基生有一小而薄的叶舌。水韭全年或一年的部分时间沉生在水中,少数种为陆生。原产于欧亚的普通水韭(I. lacustris, 即湖沼水韭)和北美的大孢水韭(I. macrospora)极其相似,均为水生,叶长而尖,坚硬,深绿色,围绕一短粗的基部生长。意大利水韭(I. malinverniana)叶较长,螺旋状排列,漂浮在水面。沙水韭(I. histrix)是一个不引人注意的欧洲陆生种,叶窄,长5∼7公分(2∼3吋),从肥大的白色基部丛中长出,反弯到地面。

中国主要有中华水韭、云贵水韭、高寒水韭、台湾水韭、东方水韭(新近发现命名)

中华水韭 Isotes Sinensis Palmer

又名华水韭,为水韭科多年生沼泽矮小草本植物。植株高15~30厘米;根茎肉质,块状,略呈2~3瓣,具多数二叉分歧的根;向上丛生多数向轴覆瓦状排列的叶。叶多汁,草质,鲜绿色,线形,先端渐尖,基部广鞘状,膜质,黄白色

水韭(Isoetes engelmanni)

腹部凹入,上有三角形渐尖的叶舌,凹入处生孢子囊孢子期为5月下旬至10月末。

分布于长江流域下游局部地区。主要生长浅水池沼,塘边和山沟泥土上。喜温和湿润,春夏多雨,冬季晴朗较寒冷的气候;由于农田生产和养殖业的发展,自然环境变迁和水域消失,该种在许多地方已不复存在。上世纪20年代于南京玄武湖、明孝陵至前湖二地采得,标本藏于南京中山植物园标本室,50年代仅在安徽省当涂、休宁和浙江省佘杭等地采得。90年代之后在南京、当涂均无发现。2001年南京中山植物园从杭州引入栽培于蕨类植物区。由于本种植物的生境特殊,将有灭绝的危险。

中华水韭是水韭科中生存的孑遗种,在分类上被列为似蕨类,即小型蕨类,没有复杂的叶脉组织的种类,因此在系统演化上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它又是一种沼泽指示植物。

关于“水韭”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