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芦
A+医学百科 >> 水葫芦 |
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雨久花料(Pontederiaceae)凤眼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又名凤眼莲、凤眼蓝。多用作饲草和肥料。原产美洲热带地区。中国始见于珠江流域,现已遍布长江流域以南,北方也有少量放养。
水葫芦植株浮生水面,须根发达,浅水时根系伸入土中。株高10~30厘米,在富含养分的深水中密集放养,高可达60厘米以上。叶簇生成莲座状,宽卵形或圆形。叶柄中下部膨大似葫芦,内有海绵状组织,细胞空隙大而充气,使植株在水中浮起,故有水葫芦之称。穗状花序顶生,花淡紫色,漏斗状,花被6片,最上一片较大,有一外围蓝色的黄斑。
水葫芦自然结实率低,能从根际不断长出匍匐枝形成新株,进行无性繁殖。因其喜温好湿,不耐霜冻,种苗常用塑料薄膜等覆盖或温室保温,也可引灌工厂余热水、温泉水保苗。春季气温13℃左右时,种苗开始生长,即可陆续移放到水面。为防止种苗散失,常采用分格围养。当温度上升到25~30℃时,在水质较肥的条件下,单株 1个月内可繁殖到10~40株,最多可达80株。用种子繁殖时,宜先浸种5天,然后播于湿润土面。在25~30℃条件下,经 5~10天萌发。幼苗长出7~8片叶时,即可移到水中培育。
水葫芦根系吸收力强,能富集水中养分。鲜草含氮素0.24%,磷酸0.07%,氧化钾0.11%,粗蛋白质 1.2%,粗脂肪 0.2%,粗纤维1.1%,无氮浸出物2.3%,灰分1.3%,水分占93.90%。除用作猪饲料和制作堆肥外,因其对砷敏感,还可作为监测水体中砷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当水体中含砷0.06ppm时,叶片先端出现水渍状失绿斑点,继而病斑扩大,叶片失水枯黄翻转。因具有富集水中锌、铅、汞、镍、镉等重金属和去除水体悬浮物的功能,可用以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但须妥善解决植物残体腐烂引起的再污染。也可用作观常植物。但生长过旺时,常阻塞河道,成为一种害草。
关于“水葫芦”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