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图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植被图(vegetation map)是表示各种植物群落(植被单位)具体地理分布的地图,是表示多种植被或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生态环境的地图。若大致加以划分,则有现存植被图、原植被恢复图及潜在自然植被图等三种类型。其中以现存植被图最为普遍。植被图所列内容(作为图例的植被单位的种类)受植被图比例尺的支配,同时比例尺又受植被图的目的、对象地区的大小以及有关该地区植被的基础信息量所左右。植被图的比例尺和用途以及图示植被单位水平一般对应状况是:(1)小比例尺植被图(1∶100万以下):常用于全世界或亚洲大陆等广阔区域的概观,主要是植物社区(formation)水平;(2)中比例尺植被图(1∶100万―10万):在日本常用于关东地区或东京都等地区的概观,群落或优势种群落;(3)大比例尺植被图(1∶10万―1万):常用于地域概观,几乎包括所有的植被单位;(4)精密植被图(1∶1万以上):常用于特殊的目的,例如自然公园管理计划方案设计基础图等,包括下层单位的几乎所有的植被单位。在日本,作为底图的地形图,多绘制1∶25万或1∶5万比例尺的,另也常绘制1∶1万(各市、乡村水平)的精密图和1∶20万(各都道府县水平)的概观图。用于植被图的着色虽不一定统一,但一般来说,从干燥地区(温暖地区)的群落向湿润地区(寒冷地区)的群落,其所着颜色的变化依次为红、黄、绿、蓝较为普遍。植被图在其绘制过程中,对植被划分的恰当性,应有所鉴定,通过与过去的植被图的比较,掌握群落的动态;另外不仅在与立地图比较来发现群落和立地条件的关系等学术上有意义,而在实际应用上作为自然保护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图也是颇有价值的。

按性质和用途分为普通植被图和专门植被图两类。前者反映各级植物群落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属于植被类型图的范畴,包括现状植被图、复原植被图、潜在植被图(显示理论上的潜在发展趋势、亦即停止人类活动以后,可能出现的植被类型)、植被区划图等。后者为具体用途服务,如指示植物图、资源植物图、森林分布图、植被类型图、农业植被图、草场类型图等。植被图或地植物图通常指植被类型图。植被类型图按建群植物的生活型划分出植物群落及其分类系统,即植被型、群系组、群系、群丛组、群丛等,图例设计原则是:地带性原则(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和类型原则(亦称植物群系原则)。植被图常用质底法表示,也可加晕线表示次一级内容。其编制是植被分类及其地理分布规律研究的总结,必须建立在大量植被调查基础上。植被图可显示植被资源,使人了解不同地区气候、土壤和浅层地下水等分布及其与植被的关系,是农、林、牧业进行开发利用天然植被资源,制订植被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以及评价农、林、牧业用地的重要依据。

关于“植被图”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