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金娘根
A+医学百科 >> 桃金娘根 |
桃金娘为南方民间草药。商品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根。
目录 |
药材及产销
桃金娘根Radix Rhodomyrti主产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自产自销。
历史
桃金娘一名未见于本草。《本草求原》载有山稔:"花如桃花,六七月子熟红黑色,叶对生。根治心气疼"。查广东、广西、福建的山稔即桃金娘的别名。以后《本草纲目拾遗》和《植物名实图考》引《花镜》云:金丝桃一名桃金娘,与现在所用桃金娘相符。
原植物
桃金娘 别名:山稔、岗稔、当梨、稔子、豆稔、山旦仔、多莲(广东、广西、福建)。 Rhodomyrtus tomentosa (Ait.) Hassk.--桃金娘科Myratceae 矮小常绿灌木,高1~2m。幼枝常呈红色,密被柔毛。叶对生,叶柄短,4~6mm,叶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6cm,宽1.5~3cm,先端钝,基部楔形,表面深绿色,无毛,背面灰绿色,密被茸毛,全缘,基部3脉,稀5脉,侧脉7~8对,与中脉近垂直。聚伞花序腋生,花1~3朵,玫瑰红色,直径约2cm,小苞片卵圆形,2片;萼筒钟形,先端5裂;花瓣5,倒卵形;雄蕊多数,排成数列;子房下位,2~6室,胚珠多数。浆果球形或卵形,直径可达1.4cm,熟时暗紫色,顶上有宿存的萼片,味甜可食。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于阳光充足的丘陵和路旁。 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 [采制] 全年可采,多在秋季挖根。鲜用或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化学成份] 根含酚类、鞣质,根皮含鞣质20%;果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叶含三萜类化合物:羽扇豆醇(lupeol)、β-香树脂醇(β-Amyrin)、β-香树脂酮醇(β-Amyrenonol)、白桦脂醇(Betulin)、岗稔三萜醇(21αH-Hop-22(29)-en-3β,30-diol)岗稔三萜醛(3β-hydroxy-21αH-hop-22(29)-en-30-al)、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阿立菲妥酸(Aliphitolic acid);以及甾类化合物。茎含无羁萜(Friedelin)、羽扇豆醇、α-香树脂醇、蒲公英赛醇(Taraxerol)、白桦酯醇-3-乙酸酯(Betuin-3-acetate)、白桦酯醇、环氧岗稔萜内酯(3β-acetoxy-112,12α-epo-xyleanan-28,13β-olide)、岗稔萜醇内酯、岗稔萜酮内酯、白桦脂酸、白桦酮酸、齐墩果酸。茎叶中还含甾类化合物。
药材鉴别及药材作用
性状鉴别
根呈圆柱形,略弯曲,商品多为不规则的片或短段,直径0.5~3cm。外皮灰棕色或黑褐色,粗糙,常脱落,脱落处显赭红色或棕红色。质硬不易折断,断面淡棕色,老根可见同心环纹。气微,味涩。 以质坚、色赭红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直径4cm)横切面:木栓层为3~5列细胞,内壁增厚。韧皮外侧有较多纤维及少数石细胞散在,纤维直径35~63μm,壁厚14~17μm,层纹明显;韧皮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方晶,直径7~10μm;射线1~2列细胞宽。木质部导管单个径向排列,直径17~87μm;周围有木纤维,直径14~21μm;木射线宽,1~2列细胞,壁木化,有纹孔。薄壁细胞内含棕色鞣质类物质,并含淀粉粒。
理化鉴别 取桃金娘根粗粉2g,加乙醇10ml,在水浴上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作以下实验,检查酚类化合物和鞣质。 取滤液一定量,加1%三氯化铁,滤液呈蓝墨绿色。 取滤液点在滤纸上,稍干燥后,喷洒香荚兰醛-盐酸试剂(0.5g香荚竺醛溶解于50ml盐酸中)立即呈玫瑰色斑点。 取滤液点在滤纸上,干后,喷洒三氯化铁-铁氰化钾试剂(0.5三氯化铁、0.5g铁氰化钾分别溶于50ml水中,临用时,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和),立即呈蓝色斑点。
[性味及功效] 味甘、涩、性平。有养血、祛风通络、收敛的功能。用于肝炎、风湿痹痛、腰肌劳损、崩漏等。外用治烫伤。用量15~30g,外用适量。
[药理作用] 根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附注] 桃金娘叶、果均可供药用。茎叶能止血止泻,果能滋养补血。
关于“桃金娘根”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