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惟义
A+医学百科 >> 杨惟义 |
性别 | 男 |
---|---|
出生 | 1897年4月16日 江西省上饶县 |
逝世 | 1972年2月21日(74岁) 天津市 |
国籍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政党 | 中国共产党 |
学历 | |
经历 |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
杨惟义(1897年4月16日-1972年2月21日),江西省上饶县茶亭乡南岩村赵家塘人,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昆虫学家,中国半翅目昆虫分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目录 |
生平
杨惟义出身于农民家庭,9岁发蒙,1913年考入上饶鹅湖师范学校。1918年就读于上海大同学院,半年后转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专修科,1921年毕业后在安徽省南宿州第四农校任教,半年后任江苏省昆虫局技术员,工作期间到南京高师改建的国立东南大学农科(现为南京农业大学)补读本科学分,于1925年毕业,赴湖南长沙甲种农校及修业农校任教。半年后又返回江苏省昆虫局,从事苏北治蝗工作。1929年到南昌筹办江西省昆虫局。1931年得到中华教育文化基金委员会的资助,赴法、英、德、比等国留学,成为法国昆虫学会和英国皇家昆虫学会会员,1935年回国,就职于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1941年日军强占了该所,并强迫杨惟义出任伪职。杨惟义不从,后到江西泰和中正大学任教授。1946年后,先后在上海生物所、无锡江南大学任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南昌大学教授、南昌大学农学院院长、江西农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江西分院副院长;中国昆虫学会常务理事;江西昆虫学会理事长等职。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学部委员。1956年参加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公派援助越南,荣获胡志明友谊勋章。先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西省政协委员。1972年2月21日病逝于天津。[1][2][3][4]
学术贡献
杨惟义从193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半翅目昆虫分类学和昆虫区系分布学,首次提出了中国昆虫区系分布的地理区划意见,先后发现蝽象新属种60余个,并发表了相关论文30余篇,为中国半翅目昆虫分类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首倡“三耕治螟”法、红花田留种改革措施、粮食仓库害虫防治法等促进了农业生产。[1][5]
著述
著有《中国经济昆虫志·蝽总科》、《中国经济昆虫志·半翅目蝽科》、《中国稻害蝽象考察》、《水稻害虫的全面防治》、《新昆虫考察报告》、《中国经济昆虫志·平腹蝽科》、《中国经济昆虫志·异尾蝽科》等重要著作。发表了《江西蝽科昆虫》、《华北象志略》、《中国昆虫之分布》等论文三十多篇。[1]
纪念
为纪念杨惟义,上饶市于2005年4月成立了杨惟义研究会,并在城西的信江北岸建立了惟义公园、惟义路,塑有杨惟义铜像,主体工程于2008年竣工。完成了杨惟义故居修缮,并报批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6]
参考文献
|
参考来源
关于“杨惟义”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