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前圆肌综合征
A+医学百科 >> 旋前圆肌综合征 |
1951年,Seyffarth首次报道了旋前圆肌综合征(round pronator syndrome),17例病例均为正中神经通过旋前圆肌或指浅屈肌时神经受到卡压所致。当时其描述的旋前圆肌综合征并非都为旋前圆肌卡压,因此,临床命名并不确切。然而,由于临床长期将此类病变称为旋前圆肌综合征,所以,这一命名沿用至今。
目录 |
旋前圆肌综合征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二)发病机制
1.Struthers韧带 为少见的结构,由此引起的旋前圆肌综合征较少见。
旋前圆肌综合征的症状
旋前圆肌综合征的发病率远少于腕管综合征,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为男性患者的4倍以上。早期症状比较复杂,从确诊到治疗的时间往往达9个月至2年。
1.主要症状
(1)疼痛:前臂近端疼痛,以旋前圆肌区疼痛为主,抗阻力旋前时疼痛加剧。疼痛可向肘部、上臂放射,也可向颈部和腕部放射。一般无夜间痛史。此特点可与腕管综合征进行鉴别。
(2)感觉障碍:手掌桡侧和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但感觉减退比较轻,反复旋前运动可使感觉减退加重。
(3)肌肉萎缩:手指不灵活,拇、食指捏力减弱,拇、食指对指时拇指的掌指关节、食指的近节指间关节过屈,而远节指间关节过伸,鱼际肌有轻度萎缩。
2.特殊检查
(1)旋前圆肌触痛、发硬。
(2)Tinel征:阳性率较高,常于发病4~5个月后出现。
(3)正中神经激发试验:
①旋前圆肌激发试验:屈肘、抗阻力下使前臂做旋前动作,检查方法见图2,肌力减弱者为阳性。
②指浅屈肌腱弓激发试验:中指抗阻力屈曲诱发桡侧3个半指麻木为阳性(图3)。
③肱二头肌腱膜激发试验:前臂屈肘120°,抗阻力旋前,诱发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变化为阳性(图4)。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针电极对卡压区正中神经支配肌肉进行电刺激反应,判断肌肉失神经电位变化,有助于诊断。另外肌电图亦有助于诊断。
旋前圆肌综合征的诊断
旋前圆肌综合征的检查化验
肌电图检查,Morris和Peters报道的7例旋前圆肌综合征病例中,6例出现运动传导速度减慢。Buchthal报道的7例病例中,有3例出现感觉传导的异常。然而,研究发现,在肘与腕间,运动和感觉传导的减慢对诊断近端正中神经卡压无诊断价值,因为腕管综合征与旋前圆肌综合征患者均可出现正中神经传导异常。
应用针电极对卡压区正中神经支配肌群进行电刺激反应诊断,通过判断肌肉失神经电位的变化,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旋前圆肌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除需与腕管综合征进行鉴别以外,尚需与胸廓出口综合征、臂丛神经炎、神经根型颈椎病等鉴别。旋前圆肌综合征与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相似。两者的主要相同点为:腕部和前臂痛;大鱼际肌肌力减弱;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或感觉异常。不同点为:旋前圆肌综合征无夜间痛,腕部Tinels征阴性,腕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掌皮支区感觉减退。
旋前圆肌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治疗
1.保守治疗 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轻度、较重上肢劳动后引起间断性发作的病例,可行保守治疗,包括避免重体力劳动、夹板固定、非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局部封闭治疗。有文献报道,约50%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病情得以缓解和治愈。一般认为,对经8~10周保守治疗症状和体征不能改善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1)手术治疗原则:旋前圆肌综合征存在许多潜在卡压因素,由于临床定位往往比较困难,因此,手术中应尽可能检查所有可能的卡压点并进行松解。
(2)手术切口:可根据临床表现和习惯选择不同手术切口,目前文献报道的手术切口有“Z”形切口、横向切口和纵向切口。Dellon报道采用横跨肘部的“S”形切口较为理想。手术中应注意保护前臂中部和外侧皮神经。
(3)关键步骤:沿肱二头肌腱膜间切开深筋膜,显露正中神经和肱动脉。术中一旦发现肱骨髁上突和Struthers韧带,应予切断。分离至旋前圆肌时,应将旋前圆肌浅头牵向中部,以保护尺侧旋前圆肌运动支,此时应松解各种卡压因素(图5)。偶尔可行旋前圆肌浅头“Z”形延长,以防瘢痕和缺血性肌挛缩的发生。进一步向远端分离,如发现指浅屈肌腱弓,应予松解。
(4)术后处理:屈肘位石膏固定2周,抬高患肢,鼓励手指活动。
(二)预后
预后尚好。
参看
关于“旋前圆肌综合征”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