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门诊部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门诊部信息概要:

目录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门诊部地图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门诊部地图信息由第三方公司提供。由于技术原因,部分医院位置可能不精确,本地图仅供参考。 本地图显示的位置为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231号 邮政编码: 510300。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门诊部概况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门诊部是我院于一九八五年对外开办的第一所门诊部。位于广州市新港西路。十多年前,二门诊地属城乡结合的市郊,由于市政、交通等方面都有许多不便,附近医院较少,门诊部周围环境较差。在医院的领导及二门各位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了提高门诊部的医疗技术水平,医院领导派出梁乃津、王德鉴、程国光、劳绍贤、周岱翰等有名望、有经验的中医生到二门诊出诊,他们优良的医德和精湛医术赢得了当地居民的信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医院和门诊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十多年里二门诊从只有几个诊室的小门诊发展成为现在具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针灸科推拿科耳鼻喉科肛肠科美容室、 B 超及化验室等多科室专家出诊的小型综合门诊部。
  现在二门诊已有十多间诊室,总面积有 500 平方米。为了发扬祖国中医药学传统的优势,大力宣传我院的专科特色,走现代中医专科的道路,门诊部不断增加了著名的脾胃专家许鑫梅教授、心血管专家陈宏圭教授、妇科专家欧阳惠卿教授以及肝胆病专家王新华教授、神经肌肉疾病专家刘小斌教授、儿科专家梁惠兰、呼吸病专家李亦城教授、针灸专家曹佩珊教授、内分泌专家刘敏副教授到门诊部出诊。中医肿瘤专家沈美玉副教授及耳鼻喉许建胜、张金溪副教授。 同时还有著名的中医杂病专家梁忠文教授、著名中医肿瘤专家陈庆祥教授、肾病专家周莲英副教授、肛肠病专家战晓农副教授、儿科专家刘亚军副教授、针灸推拿专家许舜沛副教授耳鼻喉科杨啟琪教授、骨科何应权副教授等专家长期在门诊部坐诊。使二门诊成为一个以专家坐诊为主,医德医风优良,医术高超,具有社会影响力的门诊部。同时不断增加优秀的硕士、博士毕业生,高级职称高学位医务人员比例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了当地群众中医药的需求,提高医疗诊疗技术 , 在医疗设备方面投资近了百万元。其中有 B 超、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心电图仪、高频电针、射频治疗仪、妇科红外光治疗仪激光腰椎颈椎牵引器等。

近几年,第二诊部逐渐走上锐意创新,规范管理道路,门诊部内外经过进一步的全面整饰,更加美观、布局更加合理。各个诊室及工作间都装上了空调,营造了良好的就医环境;逐渐增强扩大各项医疗技能如护理室、实验室、美容室、 B 超室;中西药房俱全,药物品种齐全,中药房实行药品小包装,保质保量,病人能够拿到放心药,;同时也便于对我们工作的监督。为了病人着想,我们还开展中药代煎服务。门诊部扩大并增设新的宣传栏,方便病人了解医疗保健小常识以及医药新动态。同时还增强周边关系,深入社区、工厂企业、学校、单位提供优质服务,参加街道医药卫生宣传及义诊,建立了良好的社区关系。其影响辐射到番禺、南海、顺德等区域。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挂号到医生开药方基本采用计算机网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病人收费取药排队现象。目前门诊部医药及行政管理逐渐实现电脑网络程序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科学管理,适应市场更大的需求。

门诊部特别注重人员的自身素质建设,不断有研究生、博士生加入。积极参加医院科研项目,为医院承担带教学生任务,并具有组织较大团体体检能力。拥有一批高级专家和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专业技术精湛,深得广大病者的信赖。 2001 年创造了门诊量 90836 人次,比 2000 年增长 17% ,业务收入 749.6 万元,增长 23% 。 2003 年业务收入 795.4 万元,比 2002 年增长 10.2 ;门诊量 99067 人次,增长 3% 。取得了优异成绩。两年获得院先进集体奖励。

门诊部为省市公医记帐及市“医保”定点单位。自医保定点两年来,医保病人逐渐增加,收入从开始每月数千元,增加到每月 10 万元。为适应社会各阶层,全体员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高质量为核心,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门诊部附近的医院

参看

关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门诊部”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