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氏小体
A+医学百科 >> 尼氏小体 |
尼氏小体(Nissl’s Body)
甲苯胺兰染色的牛脊髓涂片,尼氏小体即光镜下的粗面内质网。在低倍镜卡观察,染成蓝色的大三角形、星形细胞就是脊髓前角神经细胞,染色较深的小细胞为神经胶质细胞。转换高倍镜观察,可见脊髓前角神经细胞的细胞质中许多蓝色颗粒或网状结构即为尼氏小体,尼氏小体指存在于各种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细胞中的嗜碱性的颗粒群,发现者是G.Retzius和A.key(1876),而Fr.Nissl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对尼氏小体首先确立了初期的固定染色方法,命名者则是von Lenhossek(1896)。尼氏小体呈粒状、微粒状或虎斑状(tigroid),分散在神经胞质的内部(由于在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细胞内的尼氏小体是典型的虎斑状,所以又称为虎斑样物质)。在轴突和轴丘(axotnhillock)内不含尼氏小体,很早就推断这种物质是核蛋白,但在查明它能被核糖核酸酶分解、能吸收紫外线、并具有富尔根阴性反应以后,进而用电子显微镜检查,确认它是糙面内质网的核糖体。根据尼氏小体的光学显微镜照片,认为这是在标本制作过程中起了变化的产物。尼氏小体从来就受到重视,因为它是作为表示神经细胞功能活性的形态指标。由于轴突的切断、过分的刺激、高龄,这种颗粒会破碎并逐渐消失(亦称为尼氏小体消失;von Lenhos-sek称此为虎斑融解;H.G.Marinesco称此为染色质融解)。在尼氏小体内可看到与切断后的轴突的再生和延长有关连的变化。并且,随后渐渐恢复最初的数量。尼氏小体在细胞质内重新出现时,首先是从核的附近开始,然后再向细胞边缘发展。
尼氏小体染色方法的改进及其在神经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组织或细胞的染色在病理学诊断、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使用价值。组织切片染色的质量好坏对于医学诊断,科研和教学至关重要。为了更好的研究神经组织,使医学诊断、科研和教学工作更为方便,本文对Toluidine Blue(甲苯胺蓝)染色方法做了一些改进。在传统的甲苯胺蓝染色过程中,仅考虑对细胞核和尼氏小体进行染色,未考虑细胞浆和其他细胞器:而改进后的甲苯胺蓝染色方法在甲苯胺蓝染色后用伊红再染色,既考虑对细胞核和尼氏小体进行染色,也对细胞浆进行了染色。结果显示传统的Toluidine Blue染色结果光镜下观察,细胞核和尼氏小体都可见,即尼氏小体为深蓝色,细胞核为蓝色,染色背景为淡蓝色;改进后的染色结果光镜下观察,尼氏小体为紫蓝色,细胞核为蓝色,染色背景为粉红色。可见,改进后的染色方法染出的组织切片比传统的要清晰、美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病理学的研究也随之发展,病理技术势必进一步提高,来适应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改进的尼氏小体染色法能够使脑组织切片更清楚观察,更有利于医学工作者对神经组织及尼氏小体的研究。
关于“尼氏小体”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