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素/尺诊
医学电子书 >> 《黄帝内经太素》 >> 卷第十五诊候之二 >> 尺诊 |
黄帝内经太素 |
|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十一第七十四《论疾诊尺篇》,又见《甲乙经》卷四第二上篇,惟编次小异。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
无视面之五色,无持寸口之脉,唯诊尺脉及尺皮肤,帝欲从外知内病生所由。
岐伯答曰: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
尺之缓急等,谓尺脉及皮肤缓、急、小、大、滑、涩六种别也。肉坚脆者,谓尺分中肉之坚脆也。知此八者,即内病可知也。
平按:注“即内病”,“即”字袁刻误作“知”。
视人之目果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
目果,眼睑也。痈,微肿起也。颈脉,足阳明人迎也。动不以手,按之见其动也。窅,焉蓼反,深也。不起者,手足肿脉按之久而不起,如按泥也。此为风水肤胀者。
平按:“目果”《灵枢》作“目窠”。《甲乙》无自“黄帝问”至“肤胀也”一段。
尺湿以淖泽,风也。
尺分之中有润,故湿也。淖泽,光泽也。此风之候也。
平按:“尺”下,《灵枢》、《甲乙》有“肤”字。“湿”《灵枢》作“滑”,《甲乙》作“温”,注云:“一作滑。”“以”,《灵枢》作“其”。
尺肉弱者,解□安卧。
解□,懈惰也。尺肉耎弱者,身体懈惰而欲安卧。
平按:“□”下《甲乙》有“也”字。
脱肉者,寒热不治。
骨寒热病,羸瘦脱肉,不可疗也。
平按:《甲乙》“热”下有“也”字,无“不治”二字,注云:“一本下作不治。”
尺肤滑泽脂者,风也。
尺之肤滑而润泽有脂者,内有风也。
平按:《灵枢》“滑”下有“而”字。《甲乙》无“滑脂”二字;“风”下有“痹”字。
尺肤涩者,风痹。
尺肤涩者内寒,故有风痹也。
平按:《甲乙》无此句。
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泆饮也。
泆饮,谓是甚渴暴饮,水泆肠胃之外,皮肤之中,名曰泆饮。尺分肤,粗如鱼鳞者,以为候也。
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湿也;
尺分皮肤甚热,其一寸之内,尺脉盛躁,湿病候也。
平按:“湿”《灵枢》、《甲乙》作“温”,依下篇《尺寸诊》云:“尺热曰病温”,应作“温”,袁刻亦作“温”。
其脉盛而滑者,汗且出也。
一寸内,尺脉盛而滑者,汗将出。
平按:《灵枢》“汗”作“病”。
尺肤寒甚,脉小者,泄,少气也。
尺肤冷,尺脉小者,其病泄利,又少气也。
平按:“甚”《灵枢》作“其”。《甲乙》“脉小”作“脉急”,注云:“一作小。”
尺肤□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
按尺皮肤,先热后冷,病寒热也。
平按:“□然”《灵枢》作“炬然”,《甲乙》作“烧灸人手”四字,注云:“一作炬然。”
尺肤先寒,久持之而热者,亦寒热候者也。
尺皮肤先冷,久持乃热,亦是寒热之病也。
平按:《灵枢》、《甲乙》无“候”字。
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
当肘皮肤独热者,即腰以上至头热也。
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肘前独热者,膺前热;
腕以前为手也,手之独热,主腰以下热。从肘向手为肘前,独热者,主胸前热也。
平按:“腰以下”《甲乙》作“腰已上”,注云:“一作下。”
肘后独热者,背热;
从肘向肩为肘后,肘后皮肤热者,主肩背热也。
平按:“背”上,《灵枢》、《甲乙》有“肩”字。
臂中独热者,腰腹热;
从肘至腕中间为臂,当臂中央热,腰腹热也。
肘后粗以下三四寸者,腹中有虫。
从肘后下向臂三四寸许,皮肤粗起,是腹中有虫之候也。
平按:“粗”《甲乙》作“廉”。《灵枢》、《甲乙》“寸”下有“热”字;“腹”均作“肠”。
掌中热者,肠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
掌中冷热,主大腹、小腹冷热。
平按:“肠”《灵枢》、《甲乙》作“腹”。
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
青脉主寒,故胃中寒。
平按:“鱼上”《甲乙》作“鱼际”。
尺□然热,人迎大者,当夺血。
尺之皮肤□然而热,喉边人迎复大于常者,夺血之候也。
平按:《甲乙》“尺”下有“肤”字。“□”《灵枢》、《甲乙》作“炬”。
尺紧大,脉小,甚少气悗有因加,立死。
尺之皮肤坚而贲大,寸脉反少,主于少气而悗,若更因加少气悗者,立当死也。
平按:“甚”下,《甲乙》有“则”字。《灵枢》无“因”字。“有因加”《甲乙》作“有加者”。注“反少”,依经文应作“反小”。
色脉尺诊 | 尺寸诊 |
关于“太素/尺诊”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