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利希,P.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埃尔利希,P.(Paul Ehrlich (1854~1915)),德国免疫学家、血液学家,化学疗法的奠基人之一。因对免疫学的贡献,于1908年与И.И.梅契尼科夫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854年 3月14日生于德国西里西亚的斯特雷伦(今波兰斯切林),1915年8月20日卒于巴特洪堡。曾在布雷斯劳、斯特拉斯堡和莱比锡等大学学习。1878年毕业于莱比锡大学并获医学博士学位。旋即任柏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助教,继而升任讲师、副教授。1890年在R.科赫领导的传染病研究所任职。1896年任斯泰格利茨血清实验所所长。1899年任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实验治疗学研究所所长。1906年起兼任施派尔研究所所长。

他研究生物体对染料的亲和力,发现生物体内不同的组织、细胞染色的能力不同。他发明了活体染色法。最早研究细胞和组织的染色,发现染料分酸性、碱性、中性三类。1877~1878年鉴别了肥大细胞浆细胞,1879年发现嗜酸性粒细胞。他首先鉴别了髓细胞性白血病的各种类型,第一次提出白细胞按所含颗粒染色特性的分类法。鉴别了白血病和贫血,将染色法用于细菌原虫如疟原虫),并发明结核菌抗酸染色。将身体器官按对氧的亲和力分为三类。1886年用美蓝为活性染色剂染神经节细胞神经末梢。1891年用美蓝治疗神经痛。1882年用氟化荧光素观察房水的流动,用重氮反应测尿中的胆红素。1885年用对氨基苯磺酸治疗碘中毒。1891~1892年发现,将相思豆毒素蓖麻蛋白以极小量开始给动物注射,逐渐增加剂量,则动物对之产生免疫力(主动免疫),经相思豆毒素免疫的母鼠乳中含抗毒素,幼鼠食母鼠乳或接受抗血清可借此获得暂时的免疫力(被动免疫)。他与同事使大动物产生主动免疫,以生产抗血清,帮助贝林生产白喉抗血清,设计了测定抗毒素量的方法。

侧链学说。他借鉴化学家费希尔“锁和钥匙”学说,认为细胞具有侧链(后他改称为受体)大分子。当细胞受到毒素(抗原)的作用后,由于受到刺激便产生大量的受体,并自细胞脱落至血流中,中和毒素,即为抗体。他研究了J.博尔代报告的动物血清的溶血反应,提出补体一词,他的理论引起一场争论,但A.P.von瓦瑟曼证明诊断梅毒补体结合试验即以埃尔利希的理论为根据。

晚年集中精力于化学药物治疗传染病的研究,他认识到血清疗法对许多原虫及细菌所导致的传染病无效。1907年他提出:侧链学说的基本原理也适用于化学药物对于传染病治疗的作用机理,认为药物既能与病原体细胞上的化学受体结合,又能与机体细胞上的化学受体结合,所以一个药物既对病原体有杀灭作用,同时也损伤机体。于是他以德国发达的化学工业与染料工业为基础,致力于探寻低毒高效的化学药物。在秦佐八郎的协助下,他们曾以砷苯化合物为基础,通过改变化学结构,合成千余种衍生物,逐一筛选。1910年发现的第606号化合物,即二氨基二氧偶砷苯(商品名砷凡纳明或 606)不仅对锥虫病有较好疗效,而且能成功地治疗梅毒。他被誉为化学疗法的先驱。先后获得世界各学术团体授予的81个荣誉称号。著有论文600余篇。

关于“埃尔利希,P.”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