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名词大全
A+医学百科 >> 医学名词大全 |
基础医学
解剖学
1.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其两侧平对第2肋,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
2.Pterion(翼点):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四骨会合处,最为薄弱,常形成“H”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3.蝶筛隐窝:蝶筛隐窝为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间的间隙,是蝶窦开口的部位。
4. 黄韧带:位于椎管内,连结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由黄色的弹性纤维构成。协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5.界线(骨盆上口):由骶骨岬向两侧经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形界线,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
6.骨盆下口:由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支和耻骨联合下缘围成,呈菱形。
7.足弓:跗骨和跖骨借其连结形成凸向上的弓,称为足弓,分内侧弓、外侧弓和横弓。
8.斜角肌间隙: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共同构成的裂隙,其中有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通过。
9.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所形成的一个具有弹性和韧性的腱性结构;其在局部可形成腔隙韧带、耻骨梳韧带以及腹股沟管浅环。
10.Hesselbach Triangle (海氏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共同围成的***域;是腹壁下部的薄弱区,腹腔内容物由此区膨出形成腹股沟直疝。
11. 咽峡:由腭帆后缘、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处称咽峡,为口腔通咽的孔裂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
12. 肝门 :在肝的脏面有近似“H”形的沟,其中的横沟称肝门,是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肝左、右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肝的部位
13. Calot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胆囊三角。因为胆囊动脉一般在此三角内经过,所以此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14. 纵隔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
15. 肾门: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称肾门,为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肾盂出入之门户。
16. 肾蒂 :出人肾门的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合称为肾蒂。肾蒂内结构的排列关系由前向后为:肾静脉、肾动脉、肾盂;由上向下为: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17. 肾区:肾区即脊肋角,在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夹角区域叫肾区,其深面为肾门和肾的内侧缘,患某些肾病时,此区可有叩击痛。
18. Trigone of bladder(膀胱三角) :在膀胱底内面,由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膀胱三角。此区由于缺少粘膜下层,无论膀胱在充盈或空虚时都保持平滑状态。是膀胱结核、肿瘤的易发区。
19. 输尿管间襞:在膀胱内面,两输尿管口之间的横行皱襞叫输尿管间襞,是膀胱镜检时,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
20. **峡:**颈**上部的上端与**体相接处较狭细,称**峡。非妊娠期此部不明显,在妊娠末期可延长至7~11cm,峡壁渐变薄,剖宫产术常在此进行
21. **穹:**的上端包绕**颈**部,二者间形成的环形凹陷称**穹,可分前部、后部和2个侧部。其中,以**穹后部最深并与直肠**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穿刺或引流陷凹内的积液。
22.肝肾隐窝:肝肾隐窝位于肝右叶与右肾之间,其左界为网膜孔和十二指肠降部,右界为右结肠旁沟。在仰卧时,肝肾隐窝是腹膜腔的最低部位。
23.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搏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血液在此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再通过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及心冠状窦返回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体循环(大循环)。主要特点是路程长、流经范围广,以动脉血滋养全身各部并将其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运回心。
24.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肺循环(小循环)。主要特点是路程较短,只通过肺,主要使静脉血转变成氧饱合的动脉血。
25.Koch三角:右心房的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侧尖附着缘和Todaro腱之间的***,称Koch 三角。此三角的前部心内膜深面为房室结。
26.三尖瓣复合体:三尖瓣环、瓣尖、腱索和**肌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称三尖瓣复合体。它们共同保证血液的单向流动,其中任何一部分结构损伤,将会导致血流动力学上的改变。
27.掌浅弓:掌浅弓由尺动脉末端与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位于掌腱膜深面,弓的凸缘约平掌骨中部。
28.掌深弓:掌深弓由桡动脉末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指肌腱深面,弓的凸缘约平腕掌关节高度。
29. 危险三角:是指鼻根至两侧口角的***。因面静脉缺乏静脉瓣,并与颅内的海绵窦交通,故面部发生化脓性感染时,若处理不当,可导致颅内感染
30. 静脉角: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汇合成头臂静脉,两静脉汇合部称静脉角,是淋巴导管的注入部位。
31. 局部淋巴结:引流某一器官或部位淋巴的第一级淋巴结称局部淋巴结,临床通常称哨位淋巴结。
32. Virchow淋巴结:左侧斜角肌淋巴结又称Virchow淋巴结,位于左侧前斜角肌的前方。患胸、腹、盆部的肿瘤,尤其是患食管腹段癌和胃癌时,癌细胞栓子可经胸导管转移至该淋巴结。
33.结膜:覆盖在眼睑后面和眼球前面的一层薄而光滑、富有血管的粘膜。按所在部位可分为三部分:球结膜、睑结膜和结膜穹窿。
34.瞳孔:虹膜中央的圆孔称为瞳孔,光线由此进入眼球,可因瞳孔括约肌和开大肌的活动改变其大小。
35.螺旋器(Corti器):位于内耳膜迷路蜗管的基底膜上,为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的刺激。
36.壶腹嵴:各膜半规管的膜壶腹壁上隆起的结构,是感受旋转变速运动刺激的位置觉感受器。
37. 网状结构: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状,网眼内含有分散的神经元或较小的核团,这些区域称为网状结构。
38. 内侧丘系:由薄束核、楔束核发出的传导同侧深感觉和精细触觉的二级纤维,于中央管腹外侧左、右交叉,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锥体的后方转而上行,形成内侧丘系。终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39. 小脑扁桃体:小脑半球向前、内、下膨出的部分,称为小脑扁桃体,因其靠近延髓并位于枕骨大孔附近,当颅内压增高时,可能将它挤入枕骨大孔与延髓之间,形成小脑扁桃体疝,危及生命。
40. 上丘脑:上丘脑是间脑的背侧部分与中脑顶盖前区的移行部,包括松果体、缰三角、缰连合、丘脑髓纹和后连合
41. 海马:海马是在大脑颞叶外侧面齿状回外侧卷入侧脑室下角底壁上的弓形灰质隆起。
42. 内囊:内囊位于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是投射纤维在此高度集中的白质板,在端脑水平切面上呈“<”字形,分前肢、膝和后肢三部。
43. 梨状隐窝:在喉咽,喉口两侧各有一深凹称梨状隐窝,为异物易嵌顿滞留的部位
生理学
绪论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学科。
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学科。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新陈代谢包括同化和异化两个过程。
同化过程:生物体不断地从体外环境中摄取有用的物质,使其合成、转化为机体自身物质的过程,称为同化过程。
异化过程:生物体不断地将体内的自身物质进行分解,并把所分解的产物排出体外,同时释放出能量供应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称为异化过程。
兴奋性: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称为兴奋性。
可兴奋组织:在刺激作用下具有能迅速地产生可传布的动作电位的组织,称为可兴奋组织。
刺激:能引起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以及引起不可兴奋组织产生应激的各种环境变化称为刺激。
兴奋: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称为兴奋。
应激性: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应激性。
适应性:生物体所具有的通过改变自身机能来适应环境的能力,称之为适应性。
稳态:内环境各项理化因素相对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称为稳态。
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
体液调节:是指通过体液运输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细胞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而引起机体某些特殊生理反应的调节过程,称为体液调节。
靶细胞和靶组织:人体在体液调节过程中,被调节的细胞称为靶细胞,被调节的组织称为靶组织。
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生物节律:生物体在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中,除了需要进行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外,各种生理功能活动会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机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
非自动控制系统:在控制系统中,控制部分不受受控部分的影响,即受控部分不能通过反馈活动改变控制部分的活动,这种控制系统称为非自动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在控制系统中,控制部分不断受受控部分的影响,即受控部分不断有反馈信息返回输入给控制部分,并改变它的活动,这种控制系统称为反馈控制系统。
负反馈:在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中,如果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能减弱控制部分活动,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正反馈:在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中,如果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能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活动,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
前馈:在调控系统中,有时干扰信息在作用于受控部分引起输出效应发生变化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受控装置直接作用于控制部分,这种干扰信息对控制部分的直接作用称为前馈。
第一章
肌小节:两条Z线之间的结构是肌纤维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之为肌小节。
肌管系统:是骨骼肌兴奋引起收缩耦联过程的形态学基础,由横小管系统和纵小管系统组成。
横小管系统:是肌细胞膜从表面横向深入肌纤维内部的膜小管系统。
纵小管系统:肌细胞内围绕每条肌原纤维所形成的花边样的网状结构,又称肌质网
终池:肌质网在接近横小管处形成特殊的膨大,称为终池。
三联管:每一个横小管和来自两侧的终末池构成的复合体,称为三联管。
生物电:一切可兴奋组织的细胞都存在电活动,这种电活动是由于细胞膜内外的离子运动造成的,通常把细胞膜的电位变化称为生物电。
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这种电位差存在于细胞膜两侧,故又称跨膜电位,或简称膜电位。若以细胞膜外电位为零,细胞膜内电位则为-70~-90mV。
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膜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极化状态:指细胞膜内外存在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即静息电位的状态,它是动作电位的初始状态。
去极化:细胞膜的电位由极化状态,即静息电位从-70~-90mV减小到O mV的过程被称为去极化,去极化是膜电位消失的过程。
反极化:细胞膜去极化后,膜电位由O mV转变为外负内正的过程,即膜电位发生反转的过程称为反极化。
超射:在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去极化后会发生反极化,反极化的电位幅度称为超射。
“全或无”现象: 任何刺激一旦引起膜去极化达到阈值,动作电位就会立刻产生,它一旦产生就达最大值,动作电位的幅度也不会因刺激加强而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全或无”。
局部电流:当可兴奋细胞发生动作电位时,膜出现反极化,会产生局部的电流流动,其流动的方向在膜外是由未兴奋点流向兴奋点,在膜内是由兴奋点流向未兴奋点,这种局部流动的电流称为局部电流。
运动终板:神经一肌肉接头的结构又称为运动终板,也称神经肌肉接头。运动终板包括终板前膜(接头前膜)、终板后膜(接头后膜)和终板间隙(接头间隙)。
终板电位:当运动神经纤维产生兴奋时,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通过接头间隙到达接头后膜后,后膜上的特异性的受体结合,引起接头后膜去极化,这一电位变化称为终板电位
肌电:骨骼肌在兴奋时,会由于肌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和扩布,而发生电位变化,这种电位变化称为肌电。
肌电图:用适当的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位变化引导并记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肌电图。
兴奋—收缩耦联:通常把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阈刺激:引起可兴奋组织(如神经、肌肉)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刺激。
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起止点相互靠近的收缩称为向心收缩。
等张收缩: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变化而张力不变的收缩称为等张收缩。
等长收缩: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的收缩称为等长收缩,又称为静力收缩。
离心收缩: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称为离心收缩。
等动收缩: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称为等动收缩。由于在整个收缩过程中收缩速度是恒定的,等动收缩有时也称为等速收缩。
绝对肌力:某一块肌肉做最大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称为该肌肉的绝对肌力。
相对肌力:肌肉单位横断面积(一般为1平方厘米肌肉横断面积)所具有的肌力。
绝对力量:在整体情况下,一个人所能举起的最大重量称为该人的绝对力量。
相对力量:单位体重(一般为每公斤)的绝对力量,称为相对力量。
运动单位:一个α-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运动单位动员: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频率的结合,称为运动单位动员。运动单位动员也可称为运动单位募集。
第二章
红细胞压积:即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健康成人红细胞比容,男子为40%~50%、女子为37%~48%。
体液: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即人体内的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物质,统称为体液。
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通常,为了区别人体生存的外界环境把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人体内有多种调节机制,使内环境中理化因素的变动不超出正常生理范围,以保持动态平衡,称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或称自稳态。
细胞外液:血浆和组织液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称为细胞外液。
血液的粘滞性:血液在血管内运行时,由于液体内部各种物质的分子或颗粒之间的摩擦,产生阻力,使血液具有一定的粘滞性。血液的粘度是反映血液粘滞性的最重要标志。
渗透: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向溶液扩散的现象称为渗透现象,简称渗透。
渗透压:溶液促使膜外水分子向内渗透的力量即为渗透压或渗透吸水力,也就是溶液增大的压强,其数值相当于阻止水向膜内扩散的压强。
等渗溶液:正常人在体温37℃时,血浆渗透压约为7773kPa(5800毫米汞柱)。以血浆的正常渗透压为标准,与血浆正常渗透压近似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高渗溶液:正常人在体温37℃时,血浆渗透压约为7773kPa(5800毫米汞柱)。以血浆的正常渗透压为标准,高于血浆正常渗透压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
低渗溶液:正常人在体温37℃时,血浆渗透压约为7773kPa(5800毫米汞柱)。以血浆的正常渗透压为标准,低于血浆正常渗透压的溶液则称为低渗溶液。
碱贮备:血液中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通常以每100毫升血浆的碳酸氢钠含量来表示碱贮备量。碱贮备的单位是以每100毫升血浆中H2C03能解离出的C02的毫升数来间接表示,正常为50%~70%。
循环血量: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7%~8%。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大部分的血量都在心管中迅速流动,这部分血量称为循环血量。
贮存血量: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7%~8%。除循环血量外,还有一部分血量潴留在肝、肺、腹腔静脉以及皮下静脉丛等处,流动缓慢,血浆较少,红细胞较多,这部分血量称为贮存血量。
血容量:即人体循环血量的总量。包括血浆容量和血细胞容量。
血红蛋白的氧合作用:血红蛋白中的亚铁(Fez+)在氧分压高时(肺内),易与氧结合,生成氧合血红蛋白(Hb02),这种现象称氧合作用。
血红蛋白的氧离作用:血红蛋白中的亚铁(Fe2+)在氧分压低时(组织内),与氧很易分离,把氧释放出来,供细胞代谢之需要,这种现象称为氧离作用。
红细胞流变性: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各自呈分散状态存在于流动的血液中,并在切应力作用下很容易变形,即被动地适应于血流状况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以减少血流的阻力。红细胞的这一特性称为红细胞的流变性。
白细胞分类计数:各种白细胞在白细胞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叫白细胞分类计数,简称白细胞分类。
血凝:当血管受伤出血时,立即形成凝血止血。止血由血管的损伤部位收缩,血小板粘附、聚集、变态,从而形成白色血栓,然后由血液凝固系统形成纤维蛋白完成止血过程。血液凝固的过程简称血凝。
纤维蛋白溶解: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凝血过程中生成的纤维蛋白可在一系列水解酶的作用下,变成可溶性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这种血液凝固后出现的血凝块重新液化的现象称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
运动员血液:是指经过良好训练的运动员,由于运动训练使血液的性状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如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增加,血容量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血粘度下降等。这种变化在运动训练停止后是可以恢复的。具有这种特征的血液称为运动员血液。
红细胞溶解:在低渗溶液中,由于水分进入红细胞内过多,引起膨胀,最终破裂,红细胞解体,血红蛋白被释放,这一现象总称为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
假性贫血:经过长时间、系统的运动训练,尤其是耐力性训练的运动员安静时红细胞数并不比一般人高,有的甚至低于正常值,常被诊断为运动性贫血。我们称之为假性贫血,是红细胞机能性稀释的反映,是一种适应及健康的表现,不能误认为“贫血”。
第三章
血液循环:血液在循环系统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心肌的自动节律性:自动节律性是指心肌在不受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地产生兴奋和收缩的特性。
窦性心率:特殊传导系统中以窦房结的自律细胞自律性最高,为正常心脏活动的起搏点,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称为窦性心率。
心肌的传导性:心肌细胞有传导兴奋的能力称为传导性。心脏的传导系统和心肌纤维均有传导性。
心肌的兴奋性:是指心肌细胞具有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
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简称每搏量,常以左心室的每博量为标准。
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心输出量:心输出量一般是指每分钟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在同一时期,左心与右心接纳回流的血量大致相等,输出的血量也大致相等。
心指数:以每l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动脉脉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的波动,这种周期性的压力变化可引起动脉血管发生搏动,称为动脉脉搏(简称脉搏)。
心力储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称为泵功能贮备,或心力贮备。
心电图:用引导电极置于肢体或躯体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称心电图。
中心静脉压: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
外周静脉压:通常将各器官静脉的血压称为外周静脉压。
微循环: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最根本的功能是进行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这一功能就是在微循环部分实现的。
心血管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与心血管反射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称为心血管中枢。
窦性心动徐缓: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某些优秀的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可低至40~50次/分,这种现象称为窦性心动徐缓。
基础心率:清晨起床前静卧时的心率称为基础心率。
血压:是指血管内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压强)。
收缩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当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
舒张压: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当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脉搏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称为脉搏压或脉压。
平均动脉压:整个心动周期内各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平均动脉压=舒张压+脉压/3。
期前收缩:额外刺激引起心脏收缩活动发生于下次窦房结兴奋所产生的正常收缩之前,称期前收缩或额外收缩。
减压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可产生兴奋,通过中枢调节动脉血压,使心脏的活动不致过强,血管外周阻力不致过高,从而使动脉血压保持在正常的水平上,因此这种压力感受性反射又称为减压反射。
微循环的直捷通路:微循环的直捷通路是指血液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和通血毛细血管进入微静脉的通路。
高血压:高血压也称原发性高血压,它是一种初期以血压增高,继而引起心、脑、肾脏等器官损害的独立的全身性疾病。其病理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使全身小动脉长期处于收缩状态而造成血液阻力增大,致血压升高。
第四章
呼吸:人体从外界不断地摄取O2,同时不断地将体内所产生的C02排出体外。这种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
胸式呼吸:肋间肌的活动使肋骨发生提降移动,胸部也随之起伏,以肋间肌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胸式呼吸或肋式呼吸。
腹式呼吸:膈肌舒缩时,腹部随之起伏,以膈肌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为腹式呼吸或膈式呼吸。
潮气量:每一呼吸周期中,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为潮气量。
补吸气量:平静吸气之后,再作最大吸气时,增补吸人的气量,称为补吸气量。
补呼气量:平静呼气之后,再作最大呼气时,增补呼出的气量,称为补呼气量。
功能余气量:平静呼气之后,存留于肺中的气量,称为功能余气量。
肺活量:最大深吸气后,再作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称为肺活量。
时间肺活量:在最大吸气之后,以最快速度进行最大呼气,记录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称时间肺活量。
肺总容量: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为肺总容量。
肺通气量:单位时间内吸人(或呼出)的气量称为肺通气量。一般以每分钟为单位计量,故也称每分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实际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最大通气量:以适宜快和深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称最大通气量。
余气量:尽最大力呼气之后,仍贮留于肺内的气量,称为余气量。
胸内压:胸膜的脏层和壁层延续相连,形成密闭的胸膜腔,胸膜腔内的压力即为胸内压。
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引起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称为肺牵张反射。
通气/血流比值(VA/QC):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之间的比值。
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指的是呼吸肌本体感受器传人冲动所引起的反射性呼吸变化。
氧离曲线:氧离曲线或称Hb02解离曲线是表示P02与Hb结合O:量关系或P02与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氧离曲线反映了Hb与O2的结合量是随P02的高低而变化,这条曲线呈“S”,而不是直线相关。
解剖无效腔:在肺通气过程中,每次吸人的新鲜气体,有一小部分将留在气管和支气管等管腔内,由于这部分管腔因其解剖特征没有气体交换的功能,其管腔内的气体就气体交换来说是无效的,故这部分管腔称为解剖无效腔。
生理无效腔: 解剖无效腔与肺泡无效腔之和成为生理无效腔。
氧扩散容量:在lmmHg分压差作用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扩散氧的量,称为氧的肺扩散容量。简称氧扩散容量。
氧储备:在正常情况下,02除维持体内的代谢消耗外,还储存在体内一小部分待用。储存在血液和肺以及肌红蛋白中,这部分储存的氧称为氧储备。
氧利用率:每lOOml动脉血流经组织时所释放的02占动脉血氧含量的百分数,称氧利用率。
氧脉搏: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所摄取的02量,称为氧脉搏,可以用每分摄02量除以每分心率计算。
第五章
物质代谢: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的物质交换过程称为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称为消化。
吸收:经过消化的食物,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物理性消化: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舒缩活动,将食物磨碎,并使之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将食物不断地向消化道远端推送,此种方式称物理性消化,也称机械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来完成。消化液中所含的各种消化酶,能分别将糖类、脂肪及蛋白质等物质分解成小分子颗粒,此种消化方式称化学性消化。
糖酵解:糖在人体组织中,不需耗氧而分解成乳酸;或是在人体缺氧或供氧不足的情况下,糖仍能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分解成乳酸,并释放出一部分能量的过程。该过程因与酵母菌生醇发酵的过程基本相似,故称为糖酵解。
有氧氧化:糖原或葡萄糖在耗氧条件下彻底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称为有氧氧化。
被动脱水和主动脱水:脱水是指体液丢失达体重1%以上。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由于气温、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产生程度不同的水分丢失,称为被动脱水。而为了达到降低体重的目的,赛前采用人工手段,如使用利尿剂等,人为地造成机体脱水则称为主动脱水。
复水:为改善和缓解脱水状况所采用的补水方法称为复水。运动员的复水,应以补足丢失的水分、保持机体水平衡为原则。
能量代谢率: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称为能量代谢率。
基础代谢: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所谓基础状态是指人体处在清醒、安静、空腹、室温在20~25℃条件下。
基础代谢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其意义在于,这种能量代谢是维持最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基础代谢率以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产热量为单位,通常以KJ/m2·h来表示。
食物热价:一克食物完全氧化分解所释放出的热量称为食物热价。
氧热价:各种能源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每消耗一升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
呼吸商:各种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所消耗的氧的容积之比称为呼吸商。
代谢当量:运动时的耗氧量与安静时耗氧量的比值称为代谢当量。
辐射散热:辐射散热是指机体不断辐射出热射线——红外线,通过空气层被周围较冷物体吸收。是机体安静状态下散热的主要方式(约占总散热量的60%)。环境温度越低,机体有效辐射面积越大,辐射散热量越多。环境湿度很大时,辐射散热的效率略有降低。
传导散热:传导散热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它相接触的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机体深部的热量经过血液以传导的方式传到体表,然后传给与其相接触的物体,如床或衣服等。
对流散热:对流散热指通过空气或液体来交换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人体的热量传给围绕机体周围的一薄层空气,空气不断流动(对流),从而将体热发散到空间。
蒸发散热:人体的蒸发散热有两种形式:不感蒸发(insensible perspiration)和发汗(sweating)。前者是指人体没有汗液分泌时,皮肤和呼吸道不断有水分渗出,在未形成明显的水滴之前即被蒸发掉。其中,皮肤的水分蒸发又称不显汗,与汗腺的活动无关。
精神性发汗: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导致的发汗称为精神性发汗。主要见于掌心、脚底和腋窝发汗,其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不大。
服习:人体对高温或低温环境所产生的由不适应到适应的生理过程,称为对气候的服习。
第六章
排泄:生理学中,把C02、H2O和挥发性药物、经肝脏代谢产生的胆色素、汗腺泌汗的形式排出一部分H20和少量的尿素和盐、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各种代谢的产物,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肾单位:肾脏基本的机能和结构单位,称为肾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人类两侧肾脏共有170—240万个肾单位。
原尿: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一部分水、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物(包括少量分子量较小的血浆蛋白)都可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内,这种液体称为滤液或称原尿。
血红蛋白尿:当Hb大量被破坏,产生溶血,Hb浓度超过结合珠蛋白所能结合的量时,未结合的Hb才能进到滤液中,从尿中排出,这种尿液称为血红蛋白尿。
静电屏障作用:肾小球滤过膜上还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酸性糖蛋白,根据静电相斥的作用,它能阻止带负电荷的较大分子通过,称为“静电屏障作用”。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它主要是三部分力量即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内压的代数之和。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计算方法如下: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重吸收作用:重吸收作用是指滤液(原尿)流经肾小管与集合管内时,其中水和某些溶质全部或部分地透过肾小管与集合管上皮细胞,重新回到肾小管与集合管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去的过程。
被动重吸收:滤液中的溶质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时,顺着浓度差和电位差(二者结合起来称为电化学差,即电化学梯度)引起被动扩散(或弥撒),将溶质扩散到小管外的血液中,这种现象称为被动重吸收。
主动重吸收:肾小管上皮细胞能逆着浓度差,将滤液中的溶质转运到血液内。转运是依靠管膜的载体和酶组成的“泵”而进行的。在转运过程中需消耗一定的能量。这种重吸收过程称为主动重吸收。
肾糖阈:我们把尿中不出现葡萄糖的最高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正常肾糖阈为160mg%~180m。
分泌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上皮细胞将自身新陈代谢的产物分泌到小管液中的过程,称分泌作用。
终尿:最终被肾小管重吸收后剩下的残留物质、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以及肾小管分泌、排泄
的物质,综合而成为终尿。
运动性蛋白尿: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
运动性血尿: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显微镜下或肉眼可见的血尿称为运动性血尿。
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分散存在于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体内信息系统。
内分泌:内分泌腺所生成的激素并不能通过导管直接输送到作用部位,而是直接分泌到或淋巴液中,而后由血液运至全身发挥作用。由于这种方式并未借助导管进行输送,故将其称为内分泌。
体液调节:鉴于内分泌的调节作用需要通过体液(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等)的传递才能完成,因此,一般也将内分泌调节称作体液调节。
靶器官:一般将能够与某种激素发生特异性反应的器官称作该激素的靶器官。
旁分泌:某些激素可不经血液运输,仅由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这种方式称为旁分泌。
自分泌:如果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又反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这种方式称为自分泌。
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经体液传递而发挥其特定调节作用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
生物放大效应:激素作用过程中,最初由微量激素所发动而最终会形成的明显的生理效应,一般将此称作生物放大效应,或生物放大作用。
神经激素:体内一些神经细胞既能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合成和释放某些激素,故将其称作神经内分泌细胞,它们产生的激素称为神经激素。
神经分泌:神经激素可沿神经细胞轴突借轴浆流动运送至末梢而释放出来发挥作用,这种方式称为神经分泌。
允许作用:有些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器官、组织或细胞产生生理效应,然而在它存在的条件下,可使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增强,即对另一种激素的调节起支持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允许作用。
降调节:若血中某种激素水平较长时间处于较高状态,会导致靶细胞上该激素受体数目相应减少。受体数目减少后,所结合的激素会减少。这种现象称作降调节。
升调节:若血中某种激素水平较长时间处于较低状态,会导致靶细胞上该激素受体数目相应增加。受体数目增加后,所结合的激素会增多。这种现象称作升调节。
远距分泌:大多数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组织发挥作用,这种方式称远距分泌。
相对特异性:激素随血液循环可到达全身各部位,但只能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些器官、组织和细胞。这种特征称为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内分泌功能轴:内分泌是以“一条线”发挥作用的,即上位内分泌腺受控于大脑,中位内分泌腺受控于上位内分泌腺,下位内分泌腺受控于大脑中位内分泌腺,下位内分泌腺支配靶器官, 这种方式称为内分泌功能轴。
第一信使:机体发动体液调节的作用,需要经过多个信息传递过程才能完成,因此,常将处于信息传递链起始端的激素称做第一信使。
第二信使:常将处于第一信使完成使命后,继续介导信息的物质cAMP,称做第二信使。
第八章
感受器:指能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刺激,并将刺激能量转变为神经冲动、发生兴奋的一些特殊结构或装置。
特异性传导系统:各感受器传入的神经冲动都要经脊髓或脑干,上行至丘脑换神经元,并按排列顺序,投射到大脑皮质特定区域,引起特异的感觉,称为特异性传入系统。
视力:是指眼对物体微细结构的最大分辨能力。
适宜刺激:每种感受器都有它最敏感的刺激,这种刺激就是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非特异传导系统:特异投射传入系统的神经纤维经脑干时,发出侧枝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经多次更换神经元之后,上行抵达丘脑内侧部再交换神经元,发出纤维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此投射途径称为非特异投射传入系统。
适应现象:当一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其感觉神经产生的动作电位频率,将随刺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此现象称为适应。
视野:单眼不动注视前方一点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
换能作用:各种感受器可将其所接受的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传向中枢,这种现象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感觉柱:由大脑皮质体表感觉区神经细胞纵向柱状排列而构成的基本功能单位,称为感觉柱。
立体视觉:双眼视物时不仅能看到物体的平面,还能看到物体的深度,这种视觉称立体视觉。
编码作用:感受器不仅将外界刺激能量转变成电位变化,同时将刺激的环境信息转移到动作电位的排列组合之中,这一作用称为编码作用。
视调节:正常人的眼球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能够随物体的移近而相应的增强,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而看清物体,这一调节过程称为视调节。
听阈:声音必须达到一定响度才能被人感知,人能听到的最低声强称为听阈。
听域:从最小听阈到最大听阈曲线之间所包括的面积称为听域。
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在功能上具有不同的作用,称为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光化学反应: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含有能吸收光能的光敏物质,在光线作用下能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称为光化学反应。
运动神经元池:一块肌肉往往受许多运动神经元的支配,支配某一肌肉的一群运动神经元,称为运动神经元池。
前庭机能稳定性: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称为前庭功能稳定性。
本体感受器:肌肉、肌腱和关节囊中分布有各种各样的神经末梢结构或装置,它们专门感受肌肉长度与张力的变化,这种感受器称为本体感受器。
牵张反射: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该肌就会产生反射性收缩,这种反射称为牵张反射。
突触: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原生质相通,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枝与后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互接触的部位,称为突触。
化学性突触传递: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小体,释放某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作用到下一个神经元,引起下一个神经兴奋或抑制,这种方式的传导称化学性突触传递。
状态反射: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引起四肢肌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
姿势反射:在身体活动过程中,中枢不断地调整不同部位骨骼肌的张力,以完成各种动作,保持或变更躯体各部分的位置,这种反射活动称姿势反射。
翻正反射: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动作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称为翻正反射。
第九章
瞳孔对光反射:瞳孔的大小随光线强度而改变的反应,是一种神经反射,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运动技能:运动技能指人体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运动条件反射:人体接受运动性刺激以后,产生运动性反应的条件反射活动。
运动动力定型:学会运动技能以后,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内兴奋和抑制能按着一定的顺序、有规律地和有严格的时间间隔地交替发生,形成一定的形式和格局,使条件反射系统化。大脑皮质技能的这种系统性称为运动动力定型。
大脑皮质的机能可塑性: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新的运动动力定型可以取代旧的运动动力定型。
动作自动化:指练习某一套技术动作时,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其特征是对整个动作或是对动作的某些环节,暂时变为无意识的。
随意运动:人的随意运动是指在大脑最适宜兴奋的皮质部位所完成的、有意识的肌肉活动。
动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受一定目的支配的,这种支配人的行为目的就称为动机。
固有反馈:是指由所要完成动作练习本身所提供的信息的反馈。
非固有反馈:是指练习者在进行练习过程中或练习后,为了更准确地完成动作,由外部提供信息的反馈。
同步反馈:是指练习者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根据各种感受器所提供的反馈信息来决定自己的动作,这种反馈称为同步反馈。
终末反馈:是指动作结束后即刻产生的反馈。
阳性强化:是指在学习运动技能时,通过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或措施,最后达到增强或提高效果的作用,这种强化作用称为阳性强化。
阴性强化:是指在学习运动技能时,通过一些批判性的语言或措施,最后达到减弱或降低的作用,这种强化作用称为阴性强化。
第十章
需氧量:需氧量是指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量。通常以每分钟为单位计算,正常成人安静时需氧量约为250毫升/分(ml/min)。
摄氧量:单位时间内,机体摄取并被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称为摄氧量。有时把摄氧量也称为吸氧量和耗氧量。通常以每分钟为单位计量摄氧量。
氧亏:在运动过程中,机体摄氧量低于运动需氧量,造成体内氧的亏欠称为氧亏。
运动后过量氧耗:运动结束后,肌肉活动虽然停止,但机体的摄氧量并不能立即恢复到运动前相对安静的水平。将运动后恢复期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消耗的氧量称为运动后过量氧耗。
有氧工作:所谓有氧工作,是指机体在氧供充足的情况下由能源物质氧化分解提供能量所完成的工作。氧供充足是实现有氧工作的先决条件,也是制约有氧工作的关键因素。
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通常以每分钟为计算单位)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也称为最大吸氧量或最大耗氧量
乳酸阈及个体乳酸阈: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乳酸拐点)称为“乳酸阈”,这一点所对应的运动强度即乳酸阈强度。由于乳酸代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渐增负荷运动时血乳酸急剧上升时的乳酸水平在1.4-7.5mmol/L之间。因此,将个体在渐增负荷中乳酸拐点定义为“个体乳酸阈”。
通气阈:在渐增负荷运动中,将肺通气量变化的拐点称为“通气阈”。通气阈是无损伤测定乳酸阈常用的指标。
持续训练法:持续训练法是指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且不间歇地进行训练的方法,主要用于提高心肺功能和发展有氧代谢能力。
乳酸阈强度训练法:个体乳酸阈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最佳强度,以个体乳酸阈强度进行耐力训练的方法称为乳酸阈强度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是指在两次练习之间有适当的间歇,并在间歇期进行强度较低的练习,而不是完全休息。
高原训练法:在高原训练,使机体经受高原缺氧和运动缺氧两种负荷,这样对身体造成的缺氧刺激比平原上更为深刻,可以大大调动身体的机能潜力,使机体产生复杂的生理效应和训练效应,这种方法称为高原训练法。
无氧工作能力:无氧工作能力是指运动中人体通过无氧代谢途径提供能量进行工作的能力。它由两部分组成,即由ATP-CP分解供能(非乳酸能)和糖无氧酵解供能(乳酸能)。
最大氧亏积累:最大氧亏积累是指人体从事极限强度运动时(一般持续运动2~3分钟),完成该项运动的理论需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
无氧功率:无氧功率是指机体在最短时间内、在无氧工作条件下发挥出最大力量和速度时的作功能力。
第十一章
身体素质:把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机能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
力量素质:肌肉在收缩时所产生的对抗或克服阻力的能力。
相对肌力:相对肌力又叫比肌力,是指肌肉单位生理横截面积(常以lcm2为单位)肌纤维做最大收缩时所能产生的肌张力。
绝对肌力:绝对肌力是指肌肉作最大收缩时所能产生的张力,通常用肌肉收缩时所能克服的最大阻力负荷来表示。
肌肉耐力:肌肉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收缩的能力,常用肌肉克服某一固定负荷的最多次数(动力性运动)或最长时间(静力性运动)来表示。
神经支配比:一个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肌纤维数量称为神经支配比。
最适初长:肌纤维处于一定的长度时,粗肌丝肌球蛋白横桥与细肌丝的肌动蛋白结合的数目最多,从而使肌纤维收缩力增加,肌肉收缩时肌纤维所处的这种长度叫做最适初长。
大负荷原则:是指要有效提高最大肌力,肌肉所克服的阻力要足够大,阻力应接近(至少超过肌肉最大负荷能力2/3以上)或达到甚至略超过肌肉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渐增负荷原则:是指力量训练过程中,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肌肉所克服的阻力也应随之增加,才能保证最大肌力的持续增长。
专门性原则:是指所从事的肌肉力量练习应与相应的运动项目相适应。
负荷顺序原则:是指力量练习过程中应考虑前后练习动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总的来说应遵循先练大肌肉,后练小肌肉,前后相邻运动避免使用同一肌群的原则。
有效运动量原则:指要使肌肉力量获得稳定提高,应保证有足够大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以引起肌纤维明显的结构和生理生化改变。
合理训练间隔原则:就是寻求两次训练课之间的适宜间隔时间,使下次力量训练在上次训练出现的超量恢复期内进行,从而使运动训练效果得以积累。
绝对强度:是指机体所承受的物理负荷量(如做了多少功等),所以叫做物理负荷强度。绝对强度的优点是简单明了,缺点是不能体现不同人之间的体能差异。
相对强度:相对强度是根据个人最大摄氧量百分数或最大心率百分值等生理指标来反映某一负荷量对身体的刺激程度,所以叫生理负荷强度。相对强度的优点是能反映运动者的个人体能水平,在运动生理学中衡量运动强度通常采用生理负荷强度。
RM:即最大重复次数,是指肌肉收缩所能克服某一负荷的最大次数。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最短时间完成某种运动的能力。按其在运动中的表现可以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三种形式。
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刺激发生反应的快慢,如短跑运动员从听到发令到起动的时间等。
反应时:从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沿反射弧传递开始,到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反应时。
动作速度:是指完成单个动作时间的长短,如排球运动员扣球时的挥臂速度等。
位移速度:是指周期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中人体通过一定距离的时间。
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的运动能力,也称为抗疲劳能力。
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以有氧代谢(糖和脂肪等有氧氧化)供能为主的运动能力。有氧耐力有时也被称作有氧能力。
无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无氧代谢(糖无氧酵解)的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无氧耐力有时也称为无氧能力。
缺氧训练:缺氧训练是指在减少吸气或憋气条件下进行的练习,其目的是造成体内缺氧以提高无氧耐力。缺氧训练不仅可以在高原自然环境中进行,而且在平原特定环境条件下模拟高原训练,同样可以获得一定的训练效果,如利用低压舱(或减压舱)等。
灵敏素质:是指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它是多种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素质。
柔韧素质 :是指用力做动作时扩大动作幅度的能力。
靶强度:在运动生理学中,将导致身体产生运动痕迹和效果的最小运动强度叫做靶强度,此时的心率称为靶心率。
第十二章
赛前状态:人体参加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称为赛前状态。
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为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程和预防运动创伤而有目的进行的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比赛作好准备。
进入工作状态: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人的机能能力并不是一开始就达到最高水平,而是在活动开始后一段时间内逐步提高的。这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叫进入工作状态。
极点:在进行剧烈运动开始阶段,由于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往往产生一种非常难受的感觉,如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精神低落、实在不想继续运动下去,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
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后,如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运动,不久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得均匀自如,这种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
稳定状态:在一定强度的运动练习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的机能活动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变动范围不大的水平上,这种功能状态称为稳定状态。
真稳定状态:在进行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机体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真稳定状态。
假稳定状态:当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吸氧量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吸氧量水平,但仍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要,这种状态称为假稳定状态。
第一拐点:进入工作状态结束,稳定状态阶段开始的阶段称第一拐点。
第二拐点:稳定状态结束时,人体整体工作效率出现了开始下降的阶段称第二拐点。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本身引起的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和调整可以恢复的生理现象。
恢复过程:是指人体在运动结束后,各种生理功能和能源物质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一段变化过程称为恢复过程。
超量恢复: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机能状态,在一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
积极性休息:运动结束后采用变换运动部位和运动类型,以及调整运动强度的方式来消除疲劳的方法称为积极性休息。
整理活动:是指在运动之后所做的一些加速机体功能恢复的较轻松的身体练习,整理活动又称放松练习。
第十三章
应激性:有机体对任何体内外刺激发生的应答性反应,这种特性称为应激性。
适应性:若对有机体长期施加某种刺激,机体会通过自身形态、结构与机能的变化,对抗这种刺激,适应这种刺激,使得这种刺激对机体的破坏或影响越来越小,以保证机体安全。这种特性称为适应性。
结构重建:机体在运动后恢复期中将运动中遭受损伤的结构加以修复和改善,这种现象称做结构重建。
机能重建:机体在运动后恢复期中进行结构重建后,身体机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这种现象称做机能重建。
耐受阶段:在训练课开始阶段,机体的耐受水平并不会在负荷最初阶段即表现为衰减或降低,总会或长或短保持一段时间。此阶段称做耐受阶段。
超量补偿:训练课后若安排有足够的恢复时间,在身体结构和机能重建完成后,运动中所消耗的能量等物质以及所降低的身体机能不仅能得以恢复,而且会超过原有水平,这种现象称做超量补偿,亦称做超量恢复。
训练效果:一般将在训练课后恢复期中所产生的身体机能与消耗物质的超量补偿现象称为训练效果
超负荷原则:亦称“过负荷”原则,指的是当运动员对某一负荷刺激基本适应后,必须适时、适量地增大负荷使之超过原有负荷,运动能力才能继续增长。
恢复原则:主要指的是在长期的运动训练过程中,只有当运动员得到适宜的恢复,才能保证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
周期性原则:指的是将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计划划分为时间长度不一的各种周期,每个周期赋予不同的训练目标,训练过程在不同层次上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
个体化原则:指的是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必须严格按照每位运动员所独具的身体能力、潜质、学习特征以及从事的专项等各方面特点,设计出适合每位运动员特点的个体化方案。
第十四章
高原应激:高原是一种低气压、低氧、寒冷、高紫外线辐射的特殊环境,对人体会产生一系列特殊的应激,称为高原应激。
高原反应症:初到高原,因缺氧而产生一系列反应,会出现头痛、呼吸困难等所谓急性高山病,称为高原反应症。
高原服习:人体在高原地区停留一定时期,机体对低氧环境会产生迅速的调节反应,提高对缺氧的耐受能力,称为高原服习。
红细胞增多症:高原氧分压下降刺激红细胞总数增加,称为红细胞增多症。
乳酸矛盾现象:在高原服习后大肌肉群训练时最大血乳酸浓度减少的现象,称为乳酸矛盾现象。
高住低练法:运动员在较高的高度上居住,以充分调动机体适应高原缺氧环境,挖掘本身的机能潜力。而在较低的高度训练又可达到相当大的训练量和强度,称为高住低练法。
热应激:人体在运动时由于代谢产热和环境热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称为热应激。
热服习:在高温与热辐射的长期反复作用下,人体在一定范围内逐渐产生对这种特殊环境的适应,称为热服习。
冷服习:经常暴露在冷环境中,会加速机体对冷的适应,称为冷服习。
第十五章
机能水平的横向比较:是指将某一个体与其日历年龄相同的群体进行比较。
机能水平的纵向追踪:是指通过对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段的身体机能的比较来评价其机能水平变化。
肌电图:是通过肌电仪将肌纤维兴奋时所产生的动作电位进行放大记录所得到的图形。
运动员心脏: 经过长年系统训练的运动员与一般人相比,其心脏结构和功能都表现出自身的特点,表现为功能性肥大,主要是心肌的肥厚和心腔扩大,形成通常所说的“运动员心脏”。
第十六章
生长:生长指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内细胞增值、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整体上表现为组织、器官及身体形态和重量的变化,以及身体化学组成成分改变的过程。
发育:指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不断分化和完善,心理、智力持续发展和运动机能不断获得和提高的过程。
儿童少年:儿童时期指7~12岁年龄阶段,少年时期指13~17岁年龄阶段,儿童少年时期即7~17岁的年龄阶段。
青春发育期:又称为生长加速期或青春期。儿童少年时期过渡到成人的一个迅速发育阶段,以生长突增为开始的标志,以性成熟为结束。
第一性征:人由于性染色体决定性腺,当出生时就有男女性的区别(生殖器官)。因此,把出生时的性别称为第一性征。第一性征是性的本质区别。
第二性征:儿童少年在青春发育时期,由于性激素的刺激作用,出现男女性继发性特征(生殖器、乳腺、喉结等),使第一性征的特征更加明显,称为第二性征,也叫副性征。
青春性高血压:儿童少年从青春发育期开始到性成熟时期,由于性腺与甲状腺等分泌旺盛,同时血管发育落后于心脏,引起血压升高,称为青春性高血压。
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儿童少年各种身体素质随年龄而增长,称为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
身体素质发展的增快期(敏感期)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各种素质增长的速度不同,把身体素质增长速度最快的年龄阶段叫增快期,又称为敏感期。相对地把增长速度较慢的叫缓慢增长期,又叫非敏感期。
身体素质发展的稳定阶段:身体素质增长的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滞甚至下降的年龄阶段称为稳定阶段。
第十七章
青春期:指卵巢机能由幼稚向成熟过渡的年龄阶段。
月经:在卵巢女性激素的影响下,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剥落,产生流血现象,称为月经。
更年期:又称为绝经期,指女性从性成熟期进入老年期的过渡时期。
幼年期:指卵巢机能尚处幼稚状态的年龄阶段,为10~12岁之前。
老年期:指卵巢功能完全终止的年龄阶段。年龄约为60岁以上。在此阶段,人体各器官的机能能力均明显降低。
性成熟期:指卵巢功能成熟的年龄阶段。约从18岁开始,持续近30年。
月经周期:又称女性生殖周期,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表现为卵泡的生长发育、排卵与黄体形成,周而复始。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作为—个l生周期,一般为28天。
运动性月经失调:指大强度、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易引起运动员月经失调,表现为周期延长或缩短、月经过多或过少,甚至闭经的现象。
第十八章
日历年龄:是以每个人从出生之日起,以年、月、日为单位进行计算的年龄。
生物年龄:是以日历年龄为参照,以每个人在生长、发育、成熟与衰老等生命活动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独立的生物学特征为依据而划分的年龄。
衰老:是指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出现的一系列退行性变化。
高粘滞血症: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组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老化和衰退,导致老年人血液出现浓、粘、聚、凝的状态,临床上称之为高粘滞血症。
高脂血症:血液中脂质水平增高称为高脂血症。
第十九章
运动处方:是指针对个人的身体状况而制定的一种科学的、定量化的周期性锻炼计划。即根据对锻炼者所测试的实验数据,按其健康状况、体力情况及运动目的,用处方的形式,制定适当的运动类型、强度、时间及频度,使锻炼者进行有计划的周期性运动健身的指导性方案。
极限强度运动:是指人体持续以最大速度或最大力量(肌肉快速紧张工作)工作的运动,持续时间为10~30秒,如100米、200米跑,50米游泳,短道速滑等周期性运动,以及跳高、跳远、投掷、举重、跳马等非周期性运动。
次极限强度运动:是指人体快速紧张工作能持续30秒到3分钟的运动,如400~1500米跑、100~200米游泳等周期性运动,以及自由体操、武术、散打、摔跤、拳击等非周期性运动。
大强度运动:大强度运动一般指人体紧张工作能持续5~30分钟的运动,如10000米跑等运动。
中等强度运动:中等强度运动指人体能持续30分钟以上的周期性运动,如马拉松跑、公路自行车、长距离游泳、越野滑雪等。
运动强度 :是指单位时间移动的距离或速度,或肌肉单位时间所做的功。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中决定运动量最主要的因素。
运动时间带:指一天中进行运动的时机(即在何时进行运动)。
运动频度:通常指每周运动的次数。
训练阶段:是指通过实施运动处方的运动项目,使身体维持在相对较高机能状态下持续运动锻炼的过程。
体力:是指身体运动的基本功能,或者说为进行运动或劳动身体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它是通过人体在运动或劳动中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机能能力来体现的。
第二十章
生物节律:在生物体内的各个层次,从微观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复制和转录、酶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到细胞、组织、器官的生长与修复以及人体的机能活动,都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我们将生物体的这种周期性变化规律和特性称为生物时间结构或生物节律性,简称为“生物节律”或“生物节奏”。
节律周期:是指完成一个节律循环所需要的时间,即从一个峰值到下一个峰值的时间,或两谷值间的时间。
近似昼夜节律:是描述生物变化或节律的周期在24小时±4小时区间内的生物节律,如体核温度、激素浓度等。
超日节律:指其周期小于20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心率、脑电波、呼吸频率等节律。
亚日节律:指周期大于28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女性的月经周期等。亚日节律可进一步细分为近似周、月、年节律。
隔离法:指采用隔离外界的光照、声音、温度、湿度等时间信息的方法,将实验动物或受试者生活环境中的时间信息与外界自然环境中的时间信息全部或部分隔离开来。
时差模拟法:该方法是在全封闭隔离法的基础上,根据实验设计要求,采用调整光照(明暗)时间制度等手段,建立起新的人工光照时间环境。如将白天变为晚上,晚上变为白天,即模拟跨越12小时时区。
光脉冲刺激法即指在特定时刻、时程里,通过采用强光照射,在24小时的作息时间制中,形成鲜明的明暗对比的方法。该方法由光照强度、作用时刻、持续刺激时程三个要素构成。恰当地应用该方法,可使受作用的某些生物节律产生明显的“峰相位移”效应。
择时运动法:也称择时训练法,是指在特定时刻,进行特定时间、且具有一定强度的身体活动,使生物体在相应的时刻产生机能振荡高峰,以造成节律的峰相位移。择时运动理论和实验方法是由孙学川提出。它是一种人为主动调整生物节律的方法,在运动员赛前生理机能调整、克服时差反应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生物节律调整:是指通过人为地改变外部时间信息环境(条件),使体内原有生物节律特征发生相应变化的过程。
标志节律:在判断生物节律的调整程度时,为了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客观反映、检测运动员的生物节律调整情况,必须设置一些能敏感反映节律调整程度的参考节律,这些节律称为MR。
外标志节律:指那些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节律峰相位移的某些外在节律表现。
内标志节律:指那些内源性成分较多、能较准确地反映机体内部的节律峰相位变化的节律。
时差调整:指根据机体时间结构的特点,人为地采取一系列时间生物学综合措施,主动克服时差反应,以加速适应的进程,故又称为人为(主动)服习。
择时适应性运动:即指择时训练,在跨时区参加国际比赛出发前后,根据运动员的生物节律特点、比赛举办国的当地时间制、以及比赛的日程安排,为使节律峰相位特征适应新的时间制,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适应性练习。
内分泌储备:即激素应激分泌最大值,是指在最大强度运动(应激)状态下,激素分泌量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它既反映了人体内分泌机能随运动强度的提高而增加的激素分泌储备能力、亦称内分泌储备,同时也反映了运动员能够达到的最大应激水平。
运动时间生物学:体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也是运动生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和揭示在体育运动影响下人体生物时间结构的本质、特点及变化规律,并将此规律应用于体育运动实践。
中值:中值是指节律的统计学估计中线。它是实验所获原始数据被拟合为余弦曲线(函数)的平均值,通常指介于节律最佳拟合函数(余弦函数或其他模型)的峰值与谷值之间的点。
振幅:振幅是指在一个拟合节律函数(曲线)中总估计量的一半,即从中值水平到峰值或谷值的距离。
自由运转节律周期:人体内原有的生物节律周期,在完全排出外部时间信息的诱导作用后,表现为26小时,这种节律周期称为自由运转节律周期。
第二十一章
生理负荷:是指机体内部器官、系统在发挥本身所具有的生物学功能,保持一定生理机能活动水平的过程中,为克服各种加载的内、外阻力(负荷)所做的生理“功”。由于生理负荷是机体内部所承受的生物学负荷,故又称为“内负荷”。
静态生理负荷:人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负荷称为静态生理负荷。
运动负荷:是指加载于机体上的各种外部物理“功”的总称,也称为运动量。由于运动负荷是机体外部所承受的机械负荷,故又称为“外负荷”。
运动生理负荷 :是特指机体在一定强度和持续时间的运动负荷刺激作用下,机体器官和系统所承受的额外生理负荷,即除安静状态下的生理负荷外,机体为维持运动状态下的机能活动水平而额外做的生理“功”。
生理负荷反应: 是指机体在承受一定生理负荷量时各器官、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变化或反应,如呼吸加快、心输出量增加等。
运动生理负荷强度:指在运动负荷强度刺激作用下所引起的整体生理机能反应程度或幅度,简称负荷强度。一般而言,负荷强度与运动强摩(负荷)呈平行关系,即运动强度越大,产生的生理负荷强度就越大;反之则小。
运动生理负荷时间:指机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持续负载运动生理负荷的时间。
运动生理负荷积分:是指运动过程中生理负荷强度随负荷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其本质是负荷强度与负荷时间的积分,用符号“SP”来表示。
运动生理负荷的实时分析:是指在运动训练或体育锻炼的现场,将运用各种检测方法和手段采集到的反应运动生理负荷的数据,进行及时地分析处理,编绘分析报告,并及时地将分析结果向指导者(教练员)和受训者(运动员)报告的过程。
运动终点:或称衰竭点,指人体再也不能按照既定的运动强度继续进行下去而被迫停止练习的临界点。
第二十二章
免疫:指机体接触“抗原性异物”或“异己成分”的一种特异性生理反应,其作用是识别与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这些反应通常对机体有利,但某些条件下也会有害。
非特异性免疫:人体对抗原性异物的抵抗力,有些是天生具有的,即在种系发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经遗传获得的,称为先天性免疫。因其并非针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故又称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因受病原微生物感染或接种疫苗而获得的免疫称为获得性免疫。因这种免疫一般仅针对所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或疫苗所能预防的疾病,故又称特异性免疫。
抗原:能够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上独特的抗原受体特异性结合,诱导该淋巴细胞发生免疫应答的物质。
抗体:是机体受到抗原刺激而产生的特异性糖蛋白,亦称免疫球蛋白。
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共同组成。它们是机体免疫功能及发生免疫反应的物质基础。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化、增殖与定居的场所,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和外周淋巴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能使淋巴干细胞增殖,进行一定程度的分化,成为成熟的免疫细胞并输送到外周淋巴组织定居,因而骨髓与胸腺被称为中枢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接受免疫细胞的组织,称为外周免疫器官或末梢淋巴组织。包括淋巴结、脾脏、扁桃体等。
免疫细胞:凡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统称为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
补体:指人与运动血清中正常存在的、与免疫有关的、并可具有酶活性的一组球蛋白。补体并非单一物质,而是包含多种成分的血浆蛋白,故又称补体系统。
细胞因子:细胞因子主要由淋巴细胞与单核一巨噬细胞所产生,一般称前者为淋巴因子,后者为单核因子,实际上其他免疫细胞与非免疫细胞也可以产生,故统称为细胞因子。
免疫应答:抗原性物质进入机体后所激发的免疫细胞活化、分化和效应的过程称做免疫应答,也称为免疫反应。
体液免疫:主要指由B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细胞免疫:主要指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运动性免疫机能:指在不同运动负荷作用下,人体免疫机能所发生的动态变化过程和状态。
动性免疫抑制:指大运动负荷后,由于过度负荷导致机体免疫机能下降的现象。
病理学
1.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着重从功能与代谢的角度探讨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其任务是揭示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2.健康:一种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 3.疾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稳态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4.脱水: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在临床称为脱水。 5.低渗性脱水:体液容量减少,以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过程。 6.高渗性脱水:体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和血浆渗透压>310mmol/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过程。 7.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 8.低血钾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9.高血钾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 10.代谢性酸中毒:血浆中HCO3-原发性减少,而导致pH降低的酸碱平衡紊乱。 11.呼吸性酸中毒:血浆中PaCO2原发性增高,而导致pH降低的酸碱平衡紊乱。 12.代谢性碱中毒:血浆中HCO3-原发性增高,而导致pH升高的酸碱平衡紊乱。 13.呼吸性碱中毒:血浆中PaCO2原发性减少,而导致pH增高的酸碱平衡紊乱。 14.乳酸酸中毒:血浆中乳酸浓度增高所致的代谢性酸中毒。 15.酮症酸中毒:血中酮体(β—羟丁酸及乙酰醋酸)含量增多所致的代谢性酸中毒。 16.乏氧性缺氧:由于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少,导致组织供氧不足的缺氧。 17.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导致的缺氧。 18.循环性缺氧:因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而引起的缺氧。 19.组织性缺氧:因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减弱而引起的缺氧。 20.缺氧:组织、细胞因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而发生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21. 呼吸衰竭:当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机体在静息状态吸入空气时,PaO2低于60mmHg,或伴有PaCO2高于50mmHg,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22.发绀: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浓度达到或超过5g/dl时,可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 23.肠源性发绀:当血液中HbFe3+OH达到15g/L(1.5g/dl)时,皮肤、黏膜可呈咖啡色。 24.发热: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儿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的0.5℃时,称为发热。 25:过热:由于体温调节机构功能失调或调节障碍,使得机体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而引起的非调节性的体温升高。 26内生致热原: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体内某些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27.热限:发热(非过热)时,体温升高很少超过41℃,通常达不到42℃,这种发热时体温上升的高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现象称为热限。 28.应激: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性适应反应。 29.热休克蛋白:在热应激时新合成或合成增多的一组蛋白质称为热休克蛋白。 30.急性期蛋白:急性期反应时,血浆中浓度迅速升高的蛋白质称为急性期蛋白。 31.心身疾病:一类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病因或诱因的躯体疾病。 32.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的组织、器官经恢复血液灌注后不但不能使其功能和结构恢复,反而加重其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的现象。 33.活性氧:化学性质活泼的含氧代谢物,包括氧自由基、单线态氧(1O2)、H2O2、NO、脂质过养化物(LOOH)及其裂解产物脂氧自由基(LO·)、脂过氧自由基(LOO·)等。 34.钙超载: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含量异常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 35.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间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 36.细胞凋亡:在体内外因素诱导下,由基因严格调控而发生的自主性细胞有序死亡。 37.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一种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全身性血管内凝血系统激活为特征的获得性综合征,先发生于广泛性微血栓形成,继而因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消耗(有时伴有纤溶亢进),导致多部位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及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38.休克:机体在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以致机体细胞和各重要生命器官发生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损害的病理过程。 39.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感染或非感染因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一种难以控制的全身性瀑布式炎症反应综合征。 40.心力衰竭:若致心功能障碍的病因较重或不断发展,使心脏舒缩功能受损加重或充盈严重受限,在有足够循环血量的情况下,心排血量明显减少到已不能满足日常代谢的需要,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灌流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或(和)体循环静脉淤血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即为心力衰竭。 41.通气不足:①限制性通气不足:因吸气时肺泡扩张受限制而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②阻塞性通气不足:由于呼吸道狭窄或阻塞,使气道阻力增加引起的通气障碍。 42.弥散障碍:由于呼吸膜面积减少、肺泡膜异常增厚或弥散时间棉线缩短所引起的气体交换障碍。 43.功能性分流:部分肺泡因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气障碍而引起严重通气不足,但血流量未相应减少,VA/Q比值下降,造成流经该部分肺泡的静脉血未经充分氧合便掺入动脉血中,称为静脉血掺杂,因为如同动—静脉短路,故又称功能性分流。 44.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多种原发病过程中,因急性肺损伤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 45.肝性脑病:由于急性或慢性肝功能不全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代谢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上表现为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最终出现肝性昏迷的神经精神综合征。 46.假性神经递质: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的化学结构与脑干网状结构中的真正神经递质极为相似,但生理作用却远弱于真正神经递质,因此,将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称为假性神经递质。 47.肝肾综合征:严重急、慢性肝功能不全患者,在缺乏其他已知肾衰竭病因的临床、实验室及形态学证据的情况下,可发生一种原因不明的肾衰竭。表现为少尿、无尿、氮质血症等。这种继发于严重肝功能障碍的肾衰竭称为肝肾综合征。 48.肾功能不全:各种病因引起肾功能严重障碍,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代谢废物及毒物在体内潴留,并伴有肾内分泌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49.急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衰竭):各种病因引起双侧肾在短期内泌尿功能急剧降低,导致机体内环境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主要由病因导致肾血流动力学异常和肾小管损伤所致。 50.慢性肾功能不全:各种慢性肾疾病的共同转归,除了泌尿功能障碍外,还出现明显的内分泌功能紊乱。 慢性肾衰竭:各种慢性肾疾病引起肾单位进行性、不可逆破坏,使残存的有功能的肾单位越来越少,以致不能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及维持内环境稳定,出现代谢废物和毒物在体内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功能障碍,由此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病理过程。 51.尿毒症:急、慢性肾衰竭发展到严重阶段,除存在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内分泌功能失调外,还有代谢产物和内源性毒物在体内蓄积,从而引起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 52.意识障碍:觉醒系统的不同部位受到损伤,产生意识清晰度和意识内容的异常变化。
药理学
一、总论
1.药物(drugs): 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 2.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学科。 3.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病原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科学。 4.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效应与血药浓度随时间消长规律的科学。 5.药物作用: 对机体细胞的初始作用。 6.药物效应:药物原发作用引起的机体器官原有功能的改变。 7.兴奋:凡能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加强的作用。 8.抑制:凡能引起功能活动减弱的作用。 9.局部作用:无需药物吸收而在用药部位发挥的直接作用 10.全身作用:药物通过吸收经血液循坏而分布到机体有关部位发挥的作用。 11.治疗作用:凡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 12.对因治疗(治本):针对病因治疗。 13.对症治疗(治标):用药改善疾病症状,但不能消除病因。 14.不良反应:一些与治疗无关的会引起对病人不利的反应。 15.副作用:用治疗量药物后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 16.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17.急性毒性:因服用剂量过大而立即发生的毒性作用。 18.慢性毒性:因长期用药而逐渐发生的毒性作用。 19. 变态反应(Allergy):机体受药物刺激发生异常的免疫反应,而引起生理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 20.继发性发应:由于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效果。 21.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虽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但仍残存的生物效应。 22.致畸作用:有些药物能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而引起畸胎。 23.受体: 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如细胞内第二信使的放大、分化及整合功能触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任何能与药物结合产生药理作用的细胞上的大分子) 24.最小有效量:能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 25.最小中毒量:出现中毒症状的最小剂量。 26.量-效关系: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剂量的大小与血药浓度高低成正比,亦与药效的强弱有关。 27.半数致死量(LD50或LC50):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 28.半数中毒量(TD50或TC50):引起50%的动物产生毒性反应剂量 29.半数有效量(EC50或ED50):引起50%阳性反应或50%最大效应的量 治疗指数(TI)=LD50/ED50 安全指数=LD5/ED95 安全界限=(LD1-ED99)/ED99×100% 30.量反应:药理效应强度的高低或多少,可用数字或量的分级表示。 31.质反应:观察的药理效应是用阳性或阴性,结果以反应的阳性率或阴性率作为统计量 32.药物转运: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及排泄过程。 33.生物转化:代谢变化过程。 34.消除:药物的代谢和排泄的合称 35.被动转运:药物分子只能由浓度高的一侧扩散到浓度低的一侧,其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浓度梯度)成正比。 36.简单扩散:又称为脂溶扩散,脂溶性药物可溶于脂质而通过细胞膜。 37.滤过:又称为水溶扩散,是指直径小于膜孔的水溶性的极性或非极性药物,借助膜两侧的流体静压和渗透压差被水携带到低压侧的过程 38.易化扩散:又称为载体转运是通过细胞膜上的某些特异性蛋白质——通透酶帮助而扩散,不需供应ATP。 39.主动转运:又称逆流转运,其转运需要膜上的特异性载体蛋白,需要消耗ATP,特点是分子或离子可由低浓度或低电位差的一侧转运到较高的一侧。 40.吸收: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41. 首关效应: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在通过肠及肝脏时,可被代谢灭活,而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42.分布: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作用、储存、代谢、排泄等部位的过程 43.血脑屏障:血脑之间有一种选择性阻止各种物质由血入脑的屏障 44.胎盘屏障:将母亲与胎儿血液隔开的胎盘也起屏障作用 45.药物的代谢:药物在体内发生的结构变化 46.灭活:由活性药物转化为无活性代谢物。 47.活化:由无活性或活性较低的药物转变成有活性或活性较强的药物 48.肝肠循环:许多药物经肝脏排入胆汁,由胆汁流入肠腔,在肠腔内又被重吸收,可形成肝肠循环 49. 生物的利用度F:是表示药物活性成分到达体内循环的程度和速度的一种量度,它是用于评价药物制剂质量、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重要参数。(指经血管外给药后药物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程度和速度。常用AUC表示吸收的程度。) 50. 消除半衰期:指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t1/2) 51.激动药(Agonist): 高亲和力+强内在活性 a = 100% 部分激动药 (Partial agonist): 高亲和力+弱内在活性 0% < a < 100% 52.拮抗剂(antagonist):高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a = 0% 竞争性拮抗剂:受体与药物结合具可逆性;非竞争性拮抗剂:受体与药物结合不具可逆性 53.耐受性:在连续用药过程中,药效会逐渐减弱,需加大剂量才能显效 54.抗药性:在化学治疗中,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55.药物的依赖性: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 56.躯体依赖性:由于反复用药造成身体适应状态产生欣快感,一旦中断用药,可出现强烈的戒断综合征 57.精神依赖性:用药后产生愉快满足的感觉,使用药者在精神上渴望周期性或连续用药,以达到舒适感
二、抗生素概论
1.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指由生物包括为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植物和动物在内,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其他生物功能的有机物质——抗生素及由人工半合成、全合成的一类化学药物的总称。 2.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指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及自身内部的入侵者——恶性肿瘤细胞,消除或缓解由它们所引起的疾病。 3.抗菌谱: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4.抗菌活性: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5.抑菌剂:凡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能力的药物。如磺胺类,四环素类 6.最低抑菌浓度(MIC):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7.杀菌剂:凡有杀灭微生物能力的药物。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 8.最低杀菌浓度(MBC):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 9.抗生素后效应:(PAE):指细菌短暂接触抗菌药物后,虽然抗菌药物血清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或已消失后,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依然持续一定的时间。(指停用抗菌药物后,仍然持续存在的抗微生物效应。) 10.放突变浓度(MPC):抗菌药物防止细菌选择第一步耐药突变的最低浓度 11.突变选择窗(MSW):细菌突变耐药株在MIC到MPC之间的浓度范围内会被选择出来 12. 化疗指数:LD50/ED50或LD5/ED95。(即动物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之比,即LD50/ED50的比值来表示或以安全指数即最小中毒量与最大治疗量之比,即LD5/ED95来评价) 13.菌群交替症: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后,使敏感细菌受到抑制,不敏感细菌乘机在体内大量繁殖,造成二重感染。 14.天然抗生素:由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的,如青霉素G。 15.半合成抗生素:对天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后获得的,如头孢菌素。 16.窄谱类:对一种或有限的几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杀灭作用的;如青霉素G、异烟肼等。 17.抗菌药: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 18.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质,对另一些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附图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p375
h2> 药理学
......
临床医学
内科学
第一篇:呼吸系统疾病
1、小叶性肺炎:是指病原菌通过支气管侵入,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炎症,本病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多累及肺的下叶,一般无实变体征,常见的病原体有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病毒及病毒支原体等。 2、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3、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内发生的炎症。 4、肺脓肿:是肺组织坏死形成的脓腔。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胸片X显示一个或多个含气液平空洞。 5、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1支气管哮喘:是指有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2.气道高反应性:是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 3.速发型哮喘反应:是指哮喘几乎在吸入变应原的同时立即发生反应,15—30分钟达高峰,2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 4.迟发型哮喘反应:是指哮喘在吸入变应原后6小时左右发生的反应,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天。而且临床症状严重,常呈持续性哮喘表现,肺功能损害严重而持久 。 1.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如患者每年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更长,并可除外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可以诊为慢性支气管炎。 2. 阻塞性肺气肿:则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而又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疾病。这种气流受限常呈渐进性,并伴有肺部对有害尘粒或气体呈非正常的炎症反应。4、小叶中央型肺气肿:是由于终末细支气管或一级呼吸性细支气管炎症导致官腔狭窄,其远端的二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且扩张的呼吸性细支气管位于二级小叶的中央区的肺气肿。 5.小叶中央型肺气肿: 指直径小于2mm的气道。 1,原发综合症:肺部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及局部淋巴结炎,统称为原发综合征 2,科赫现象: 初次感染与再次感染机体对结核再感染与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的现象,称为科赫现象。 1. 中心型肺癌:系指发生于支气管、叶支气管及肺段支气管的肺癌,以鳞癌和未分化癌居多。 2. 周围型肺癌:又称肺野型,系指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直到细小支气管的肺癌。 3. 所谓霍纳氏综合症:指的是植物神经主要是颈部交感神经节的损伤等引起的特征性的一群眼部症状。颈部交感神经径路的任何一段受损都可发生本病。 4.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 5.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是由于上腔静脉被附近肿大的转移性淋巴结压迫或右上肺的原发性肺癌侵犯,以及腔静脉内癌栓阻塞静脉回流引起。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大,肺动脉压力升高,使右心室扩张或肥厚,伴或不伴有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2、肺动脉高压:可因肺循环阻力增加,右心负荷增大最终导致右心衰。其诊断标准为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平均肺动脉压>25mmHg,或者运动状态下平均肺动脉压>30 mmHg。 3、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其标准为: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的情况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伴有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 4、 肺性脑病(Pulmonary Encephalopathy):由于胸肺疾患而引起的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II型呼吸衰竭)而出现的一些精神症状,如躁狂、昏睡、昏睡、意识丧失等称为肺性脑病。 5、 弥散障碍:是指由于肺泡膜面积减少或肺泡膜异常增厚所引起的气体交换障碍。 6、机械通气:是借助呼吸机建立气道口与肺泡间的压力差,给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以呼吸支持,即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
第二篇:心血管系统疾病
1、 心力衰竭: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2、心源性哮喘:由于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等引起的发作性气喘,其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可与支气管哮喘相似。心源性哮喘既往有高血压或心脏病历史,哮喘时,伴有频繁咳嗽、咳泡沫样特别是血沫样痰,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和心音异常等 3、6分钟步行试验:用以评定慢性心衰患者的运动耐力的方法,要求患者在平直的走廊里尽可能快的行走,测定6分钟步行距离,若6分钟步行距离小于150m,表明为重度心功能不全,150~425m为中度,426~550m为轻度。 4、细胞和组织的重塑:RAAS被激活后,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分泌增加,使心肌、血管平滑肌、血管内皮细胞等发生一系列变化。 5、 心律失常: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冲动的起源、频率、节律、传导速度的激动次序方面异常,即心脏冲动的形成和传导发生障碍,致使整个心脏或部分心脏跳动过快、过慢或不规则。 3、 孤立性房颤:房颤发生在无心脏病变的中青年者,也称特发性房颤。完全性代偿间歇:期前收缩前后PP间期为窦性PP间期的两倍,称为完全性代偿间歇。 2、 Adams-Stokes综合征:又称阿—斯综合征,是指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患者由于心室率过慢导致脑缺血,可出现暂时性意识丧失,甚至抽搐。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是由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ECG主要表现包括:(1)持续而显著的窦缓(50bpm以下),且并非由于药物引起;(2)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3)窦房阻滞与房室传导阻滞同时并存;(4)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 1.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升高,是一种临床表现。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病因不明的为原发性,而继发性高血压是指本身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血压升高仅为其一种临床表现。我国采用国际上的标准,即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 2. 恶性高血压:发病较急剧,舒张压持续≥130mmHg,伴有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乳头水肿,持续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肾衰竭等肾脏损害表现。病理上以肾小动脉纤维样坏死为突出特征。进展迅速,如不给予及时治疗,预后不佳,可死于肾衰竭、脑卒中或心力衰竭。 3. 高血压脑病:指在血压升高,同时出现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症象。发生机制可能为过高的血压突破了脑血管的自身调节机制,导致脑灌注过多致脑水肿。临床表现有严重头痛、呕吐、神志改变,较轻者可仅有烦躁、意识模糊,严重者可发生抽搐、昏迷。 4. 高血压危象:是指高血压患者在短期内,由于交感神经活动亢进,周围血管阻力的突然上升,血压明显升高,影响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及视力模糊等症象。 5.“白大衣性高血压”:是指在诊所内血压升高,而在诊所外血压正常的现象。 1.DCM,即扩张型心肌病。主要是以单侧或者双侧的心腔扩大,心肌的收缩功能减退为特征,伴有或者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常伴心律失常的一种原发性心肌病。 2.HCM:即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左心室或者右心室肥厚为特征,常为不对称肥厚并且累及室间隔,左心室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的心肌病。 3.酒精性心肌病:指长期且每日大量饮酒(纯乙醇125ml/d,持续10年以上),排除其他心脏病,表现酷似扩张型心肌病的一种特异性心肌病。 4.SAM征: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病人可见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向前方运动,即为SAM征。 5.围生期心肌病:是一种在妊娠末期或产后20周之内首次出现的,表现类似于扩张型心肌病的多因素参与的特异性心肌病,此病的特征之一是体循环及肺循环栓塞的发生率高。
第三篇:血液系统疾病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 1、转铁蛋白饱和度:转铁蛋白饱和度,指血清铁与转铁蛋白结合能力的比值,即血清铁除以总铁结合力的百分比。 2、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是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至。 1、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于骨髓造血组织显著减少、造血功能衰竭所引起的一组贫血,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临床上贫血、出血、感染三组症状并存。 2、急性重型再障—1型:又称AAA,发病急,贫血进行性加重,常伴严重感染和/或出血。血象具备下述三项中两项: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10^9/L,中性粒细胞<0.5×10^9/L,和血小板<20×10^9/L。骨髓增生广泛重度减低 1、溶血性疾病:溶血发生而骨髓能够代偿时(骨髓有正常造血6~8倍的代偿能力)可以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疾病。 2、血管内溶血:红细胞直接在血液循环中破裂,血红蛋白直接释放入血浆。 3、血管外溶血:红细胞在(肝、脾、骨髓等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消失。 4、PNH:也称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是一种由于后天获得性膜缺陷,造成红细胞对补体的敏感性增加,从而引起血管内溶血的疾病。 5、Heinz小体:是红细胞内变性血红蛋白的沉淀物,见于不稳定性血红蛋白病,G-6-PD缺乏症等所致的溶血性贫血,经体外活体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见到红细胞内1~2um大小颗粒的折光小体,大多分布于细胞膜上,即为Heinz小体。 1、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生累积,使正常造血受抑制,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
2、类白血病反应:是某种因素刺激机体的造血组织而引起的某种细胞增多或左移反应,似白血病现象。
3、白血病复发:指白血病治疗CR后,在身体任何部位出现可检出的白血病细胞。以骨髓复发最常见。 4、造血干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又称多能干细胞,包括多能祖细胞和 淋巴系祖细胞。多能祖细胞进一步分化为原粒细胞、原单核细胞、原红细胞和巨核细胞,淋巴祖细胞在骨髓内分为T、B淋巴细胞。 5、绿色瘤:为粒细胞白血病形成的粒细胞肉瘤,常累及骨膜,以眼眶部位最常见,可引起眼球突出,复视或失明。 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7、DIC: 由致病因素激活凝血及纤溶系统,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性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
1. 萎缩性胃炎:胃粘膜萎缩变薄,腺体减少或消失,炎症不明显。 2.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由各种病因引起的以胃粘膜多发性糜烂为特征的急性胃粘膜病变,常伴有胃粘膜出血,可伴有一过性浅溃疡形成。 3. Curling溃疡:烧伤所致胃粘膜出糜烂出血,严重者发生急性溃疡并大量出血,此由烧伤所致的溃疡称Curling溃疡。 4. 功能性消化不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病变的一组临床综合症状。 1、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溃疡的粘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不同于糜烂。 2、球后溃疡:十二指肠大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球部,发生在球部远段十二指肠的溃疡称球后溃疡。多发生在十二指肠乳头的近端。具有DU的临床特点,但午夜及背部放射痛多见,对药物治疗反应较差,较易并发出血。 3、复合溃疡:指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的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往往先于胃溃疡出现,幽门梗阻发生率较高。 4、Zollinger-Ellisons syndrome:(胰源性溃疡综合征)是胰腺非B细胞瘤分泌大量胃泌素,刺激胃壁细胞增生,分泌大量胃酸,使上消化道长期处于高胃酸环境之中,导致胃、十二指肠球部和其他部分发生多发性溃疡。 1、肝掌:肝硬化失代偿期时,对雌激素的灭活减弱,雌激素增多,在手掌大鱼际、小鱼际和指端腹侧部位有红斑,称为肝掌。 2、自发性腹膜炎:是指没有胃肠道穿孔等感染原因而发生的腹膜急性弥漫性细菌炎症。 3、肝肾综合征: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大量腹水时,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及肾内血流重分布等因素,出现的一组症状,如自发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和低尿钠,肾脏却无重要病理改变。 4、门脉高压性胃病: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压力增高,胃黏膜可见淤血、水肿和糜烂呈马赛克或蛇皮样改变。 5、稀释性低钠血症: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由于长期利尿或大量放腹水导致钠丢失,抗利尿激素增多致水潴留超过钠潴留 1、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 2、小肝癌:孤立的直径小于3CM的癌结节或相邻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小于3CM 者称为小肝癌 3、亚临床肝癌:经甲胎蛋白(AFP)普查检出的早期病例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称 为亚临床肝癌 4、原发性肝癌伴癌综合征:是指原发性肝癌患者由于癌肿本身代谢异常或癌组 织对机体影响而引起内分泌或代谢异常的一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自发性低血糖 症、红细胞增多症;其他罕见的高钙血症、高脂血症、类癌综合征。 1.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 2.Grey-Turner征: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是因胰酶、坏死组织及出血沿腹膜间隙与肌层渗入腹壁下,致两侧胁腹部皮肤呈暗灰蓝色。 3.钙皂斑: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有较大范围的脂肪坏死灶,散落在胰腺或胰腺周围组织如大网膜,称为钙皂斑。 1.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2.中毒性巨结肠:多发生在爆发型或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此时结肠病变广泛而严重,累及肌层与肠神经,肠壁张力减退,结肠蠕动消失,肠内容物与气体大量积聚,引起急性结肠扩张,以横结肠最严重。常因低钾、钡剂灌肠、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阿片类制剂而诱发。临床表现为病情急剧恶化,毒血症明显,有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出现鼓肠、腹部压痛,肠鸣音消失。
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病
1、尿路感染:简称尿感,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 2、 无症状细菌尿:是指患者有真性细菌尿,而无尿路感染的症状。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菌。尿道综合症:患者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但多次检查均无真性细菌尿。 3、 重新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性,但在停药6周后再次出现真性细菌尿,菌株与上次不同,称重新感染。 4、 复发:治疗后症状消失,尿菌阴转后在6周内再次出现真性细菌尿,菌株与上次相同,称复发。 1、肾小球滤过率:是指肾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血浆中某种物质的能力,正常值平均在90--110ml/min左右,女性较男性略低。 2、肾炎综合征:是以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压为特点的综合征,按病程及肾功能改变,可分为急性肾炎综合症,急进性肾炎综合症,和慢性肾炎综合症。 3、急进性肾炎综合症:是指急性起病,病程不足一年者,以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压为特点的综合征。 4、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症、肾功能急剧恶化、多早尿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竭为临床特征,病理类型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一组疾病。 5、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及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系指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而仅表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和(或)蛋白尿的一组肾小球疾病。 1、透析失衡综合症:初次透析者可发生透析失衡综合症,主要是血尿素氮等物质降低过快,导致细胞内外液间渗透压失衡,引起颅内压增加和脑水肿所致,出现恶心、呕吐、头痛,重者可出现惊厥。 2、uremic toxins:即尿素症毒素,肾功能衰竭时不能充分排泄代谢废物(主要是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废物),不能降解某些内分泌激素,致使其蓄积在体内而引起毒性作用,引起某些尿毒症症状。 3、慢性肾衰急性加重:慢性肾衰本身已相对较重,或其病程加重过程未能反映急性肾衰演变特点,称之为慢性肾衰急性加重。 4、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压(GFR)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症,简称慢性肾衰。其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肾功能代偿期 2)肾功能失代偿期3)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前期)4)尿毒症期。 5、慢性肾脏病: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伤病史>3个月),包括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GFR>60ml/min)超过3个月,称为慢性肾脏病。
第六篇:内分泌系统疾病
1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临床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症状的慢性系统性全身免疫性疾病,其血清具有抗核抗体为主的大量不同的自身抗体。 147.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148. GDM:妊娠过程中初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不论是否需用胰岛素或单用饮食治疗,也不论分娩后这一情况是否持续,均可认为是妊娠期糖尿病。 149. 胰岛素抵抗: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 150. 黎明现象: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一段短时间出现高血糖,其机制可能为皮质醇、生长激素等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所致。 151. Somogyi效应: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在夜间曾有低血糖,在睡眠中未被察觉,但导致体内升血糖激素分泌增加,继而发生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 152. 甲状腺毒症:是指组织暴露于过量甲状腺激素条件下发生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根据甲状腺的功能状态,甲状腺毒症可分类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类型和非甲状腺功能亢进类型。 153. Graves病:又称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它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为:①甲状腺毒症;②弥漫性甲状腺肿;③眼征;④胫前粘液性水肿。 154.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甲状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低代谢综合症,其病理特征是粘多糖在组织和皮肤堆积,表现为粘液性水肿。 156. 中毒:进入人体的化学物质达到中毒量时导致组织及器官损害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158. 中间型综合征:在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后24~26小时及复能药用量不足患者,经治疗胆碱能危象消失,意识清醒或未恢复,迟发性多发神经病发生前,突然出现屈颈肌,四肢近端肌和Ⅲ、Ⅶ、Ⅸ、Ⅹ对脑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出现眼睑下垂、眼外展障碍、呼吸肌麻痹。157. 迟发性脑病:急性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症状消失2~3周后出现迟发神经损害。
第七篇:常用名词
1. 哮喘持续状态:严重的哮喘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者。
2. 高血压危象:短期内血压急剧升高,舒张压超过120mmhg或130mmhg并伴一系列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临床现象。(hypertensive crisis)为了便于选择治疗,又将其分为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危症。
3. 猝死:突然发病、心脏骤停而迅速死亡(瞬间~24小时)。
4. 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癫痫一次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连续多次发作,发作间歇意识不能恢复者。易导致脑缺氧、脑水肿及代谢紊乱,甚至引起生命功能衰竭而死亡,或造成持久性脑损害后遗症。
5. 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称为膀胱刺激症状。
6. 脑休克期:脑部遭受损伤(组织损伤或内部结构损害)之后,大脑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引不出,此阶段临床上称脑休克期。
7. 木僵状态:木僵为深度精神运动抑制的表现,这些病人的主动活动明显减少或完全不动,姿态持续固定、哑然无语、抗拒违拗。
8. 脊髓休克:脊髓突然受到打击后,其功能处于高度抑制状态,受损平面以下感觉,运动皆丧失,病理征引不出,张力下降。
9. 濒死状态:病人濒临死亡状态,病人生命体征出现明显改变,呼吸极度困难,大汗淋漓,病人处于极度恐惧状态。
10. 植物人:大脑皮层的高级活动丧失,但部分植物神经功能尚存,临床上称植物人。
11. 腹膜刺激症状:腹部压痛、反跳痛病肌卫,称为腹膜刺激症状。
12. 心房扑动:是发生于心房的冲动频率较房性心动过速更快的异味心律失常。心房扑动时,心房内产生每分钟约300次的快而规律的冲动,心房收缩快而协调,临床上分阵发性和慢性两种;阵发性者时发时止。慢性则持续达数月以上,阵发性者经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
13. 心房纤维性颤动:是发生于心房内的冲动频率极快的异位心律失常:心房内产生每分钟为350~600次的不规则冲动,心房内各部分肌纤维极不协调地乱颤,心房丧失了有效的机械性收缩,临床上分阵发性和持续性两种类型。
14. 非特异性免疫:机体对各种抗原物质产生相同的免疫反应,称为非特异性免疫。它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不断与外界抗原物质接触而建立起来的,并能遗传给后代。
15. 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在出生后形成的。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能对抗原发生专一性免疫反应,称为特异性免疫。
16. 细胞免疫:系指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现知T细胞表面有免疫球蛋白作抗原受体。
17. 体液免疫:系指由于抗体产生的免疫,因抗体分布在体液内,故称为体液免疫。
18. 脑死亡:当人的感觉和认识力(理性和思维)不可逆地丧失时(不一定要全脑功能丧失),即判定为脑死亡。对脑死亡判断的标准世界各国学者意见尚未完全统一。以下几点为多数学者所公认:a 无自主呼吸,需人工呼吸机维持;b 无皮层功能,脑干反射消失,对刺激全无反应;c 脑电图平线或等电位脑电图;d 脑干诱发电位消失;e 前庭变温试验及电眼震图阴性。
未完待续......希望大家支持!
外科学
1、腹外疝: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空隙,向体表突出所致。 2、直疝三角: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边为腹直肌外侧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 3、早期胃癌:胃癌仅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者,无论病灶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均为~。 4、小胃癌:癌灶直径在10mm以下的早期胃癌。5、微小胃癌:癌灶直径在5mm以下的早期胃癌。 5、一点癌:癌灶直径在1mm以下的早期胃癌。 6、麦氏点:沿盲肠的三条结肠带向顶端追踪可寻到阑尾基底部。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 7、肝蒂:包含有门静脉、肝动脉、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 8、第一肝门:门静脉、肝动脉和肝总管在肝脏面横沟各自分出左、右干进入肝实质内,称为~。 9、Glisson纤维鞘:门静脉、肝动脉和肝胆管的管道分布大体上相一致,且被其共同包裹,称为~。 10、第二肝门:三条主要的肝静脉在肝后上方的静脉窝进入下腔静脉,称~。 11、第三肝门:肝的小部分血液经数支肝短静脉流入肝后方的下腔静脉,称~。 12、胆囊三角(Calot三角):胆囊管、肝总管、肝下缘所构成的三角区。 13、Mirizzi综合征:是特殊类型的胆囊结石,形成的解剖因素是胆囊管与肝总管伴行过长或者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合位置过低,持续嵌顿于胆囊颈部的和较大的胆囊管结石压迫肝总管,引起肝总管狭窄;反复的炎症发作更导致胆囊肝总管瘘管,胆囊管消失、结石部分或全部堵塞肝总管。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胆囊炎及胆管炎,明显的梗阻性黄疸。胆道影像学检查可见胆囊或增大、肝总管扩张、胆总管正常。 14、夏柯氏三联征Charcot三联征:见于肝外胆管结石,为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15、瑞罗茨五联征Reynolds五联征:见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 16、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按病理分类可分为水肿性和出血坏死性。 17、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 18、功能复位:经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 19、颅内压ICP: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所产身的压力,正常成人为70-200mmh2o 20、肾自截:肾结核时,由于输尿管完全闭塞,含菌尿液不能排入膀胱,膀胱的结合炎症好转或痊愈,尿液检查菌体阴性。 21、张力性气胸:又称高压性气胸,气胸裂口与胸膜腔形成活瓣,气体只能进入胸腔不能排除,随着气体的增多,患肺健肺均受压,形成严重的呼吸循环衰竭。 22、 Colles骨折:桡骨远端骨折,伴尺骨小头脱位,骨折远端向背侧尺侧移位,近侧向掌侧移位,形成典型的银叉 枪刺样畸形。 23、桔皮样改变:乳腺癌晚期,淋巴液潴留,致乳房肿胀,使皮肤毛囊呈现小凹。 24、Dugas征阳性:肩关节脱位,搭上卡不上,卡上搭不上。 25、尿潴留: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排出。 26、颅内压增高:ICP持续超过200mmh2o 27、脑疝:是ICP增高的严重后果,是由于颅内压力增高超过了脑部的自身代偿能力,脑组织从压力高处向压力低处移位,压迫脑干、血管和脑神经,引起脑干损害及脑脊液循环通道受租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变化。 28、颅骨骨折:指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的改变。 29、脑损伤:是指脑膜、脑组织、脑血管及脑神经的损伤。 30、原发性脑损伤:是指在受伤当时,暴力作用于头部立即发生的脑损伤。 31、继发性脑损伤:是指受伤一定时间后出现的脑受损病变。 32、创伤性窒息:当胸腹部受到猛烈的挤压或爆炸产生的高压气浪冲击时,致使胸腹腔压力急剧升高,上腔静脉压力随之上升,引起脑、头面部和上胸部毛细血管破裂,表现为弥散性点状出血。 33、中间清醒期“脑外伤后原发性昏迷和继发性昏迷之间的时间。 34、颅内肿瘤:指颅内占位性的新生物。 35、脑脓肿:化脓性细菌侵入脑组织引起化脓性炎症并形成局限性脓肿。 36、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部分。 37、脑积水:是指脑脊液循环受租、吸收障碍或分泌过多,使大量的脑脊液积聚于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导致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扩大,形成头颅扩大、颅内压增高和脑功能障碍。 38、甲状腺亢进: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引起的内分泌疾病。 39、连枷胸:相邻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时,伤部肋骨的前后端失去支持,该处胸壁软化,发生浮动,这类胸廓称为。 40、反常呼吸运动:连枷胸时胸壁出现反常呼吸运动;表现为吸气时软化的胸壁内陷,不随其余胸廓向外扩展,呼气时则相反。 41、纵隔扑动:胸壁软化时由于两侧胸膜腔压力不平衡时出现,引起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影响静脉血回流,严重时发生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 42、气胸:胸膜腔内积气。 43、血胸:胸膜腔积血。 44、血气胸:血胸和气胸同时存在。 45、胸腹联合伤:下胸、上腹部开放性或闭合性损伤造成膈肌破裂,同时伴有胸、腹腔脏器损伤。 46、胸腔闭式引流:胸膜腔内插入引流管,管的下方置于引流瓶水中,利用水的作用,维持引流单一方向,避免逆流,以重建胸膜腔付压。 47、肺癌: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的癌。 48、腹式呼吸:是以膈肌运动为主的呼吸。病人用鼻吸气,吸气时将腹部向外硼起,屏气1-2秒,以使肺泡张开,呼气时让气体从口中慢慢呼出。 49、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先天发育异常而未能自愈的在一组心脏病,其中以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法洛氏四联征常见。 50、动脉导管未闭:是指出生后动脉导管未闭合形成的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异常通道,若婴儿出生后12周动脉导管仍没有闭索称为。 51、法洛氏四联征:为最常见的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有四个基本病变:即主动脉骑跨、肺动脉狭窄和室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厚。 52、低心排综合症:是心脏术后常见的的并发症,病人表现为:BP低、CVP高,呼吸急促,动脉血氧分压下降、HR快、尿少、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等。 53、联合瓣膜病变:两个或两个以上瓣膜同时受累。 54、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导致管腔狭窄,心肌缺血甚至坏死的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病。 55、腹外疝:是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的部位,经腹壁或盆壁的薄弱点或缺损处向体表突出而成,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56、疝环:也称疝门,是疝突向体表的门户,就是腹壁薄弱点或缺损所在。 57、疝囊:是壁层腹膜经疝环向外突出形成的囊袋,囊颈是疝囊与腹腔之间的通道。 58、疝内容物:是进入疝囊的腹腔内脏器或组织。 59、疝外被盖:是指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 60、易复性疝:疝内容物可回纳入腹腔的。 61、难复性疝:疝内容物不能完全回纳到腹腔。 62、嵌顿性疝:疝内容物不能回纳到腹腔者。 63、绞榨性疝:嵌顿性疝发展致肠壁动脉血留障碍阶段。 64、腹股沟斜疝:是指疝内容物经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下向前经过腹股沟管,再穿过腹股沟外环并可进入阴囊。 65、腹股沟直疝:老年人多见,是疝内容物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腹股沟三角区直接向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 66、股疝:以中年女性多见,是疝囊经股管、股环向股部卵圆窝突出。 67、脐疝:是疝囊由脐环突出体外。 68、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是指由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腹膜腔急性感染。 69、原发性腹膜炎:腹腔内无原发病灶,而是血源性引起的。 70、继发性腹膜炎:继发于腹腔内空腔脏器穿孔、损伤破裂、炎症扩散和手术污染等所引起的腹膜炎。 71、腹膜刺激征:腹部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是腹膜炎的重要体征。 72、倾倒综合症:胃大部切除术后,当病人进食,特别是进甜的流质后10-20分钟发生,病人感觉剑突下不适,心悸、伐力、出汗、头昏、恶心、呕吐甚至虚脱,并伴有肠鸣和腹泻,平卧数分钟可缓解。 73、早期胃癌:指所有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的胃癌。 74、小胃癌:胃镜检查直径在6-10mm的癌灶。 75、微下胃癌:直径《5mm的癌灶。 76、肠梗阻: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77、机械性肠梗阻:各种原因引起肠腔变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78、麻痹性肠梗阻:是肠管丧失蠕动功能,导致肠内容物停止运行。 79、痉挛性肠梗阻:是由于肠壁肌肉超常收缩所致。 80、血运性肠梗阻: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管血运障碍,继而发生肠麻痹,肠内容物不能通过。 81、闭襻性肠梗阻:一段肠襻两端完全组塞,如肠扭转。 82、粘连性肠梗阻:因粘连致肠管成角,或腹腔内粘连带压迫肠管引起的。临床上最常见。 83、肠扭转:一段肠管沿其系膜长轴旋转所形成的。 84、肠套叠:一段肠管套入其临近肠管肠腔内。 85、人工肛门:(结肠造口)是将近端结肠固定于腹壁外,粪便由此排出体外。 86、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全层列开后形成的小溃疡。 87、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指直肠肛管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的感染。 88、肛瘘:是肛管与直肠下端与肛周皮肤间的感染性管道。 89、痔:是直肠下段黏膜下或肛管皮肤下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块,并因此而引起出血、栓塞或团块脱出。 90、门静脉高压:是因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引起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的综合症。 91、胆石病;是胆囊和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 92、夏柯氏三联症:腹痛、寒战和高热、黄胆。 93、蕾若五连症:在三连基础上出现休克和精神症状。 94、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极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而引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为主的疾病。 95、蓝-棕色斑:因胰酶及坏死组织液穿过筋膜与肌层渗入腹壁下,可在季肋及腹部形成(grey-turner)。或脐周皮肤青紫(cullen) 96、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表静脉内因血流障碍而引起的静脉扩张迂曲、晚期常并发小腿慢性溃疡。
五官科学
妇产科学
传染病学
......
关于“医学名词大全”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