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固定
A+医学百科 >> 内固定 |
骨折病人需要进行固定,也就是把骨折的两个断端重新固定好,才能重新长好。其中,固定的方式有外固定和内固定。外固定,是指骨折经手法复位后,固定所用的器材是露在外面的,比如小夹板(这是最为经典的,是中西医都采用的方法)、石膏、绷带、外展架、持续牵引和外固定器等。内固定,主要用于切开复位后,采用金属内固定物,如接骨板、螺丝钉、髓内钉或带锁髓内钉和加压钢板等,将骨折段于解剖复位的位置予以固定,固定所用的器材是直接与骨头接触的,是在皮肤肌肉下的。
目录 |
优点
内固定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较好地保持骨折的解剖复位,比单纯外固定直接而有效,特别在防止骨折端的剪式或旋转性活动方面更为有效。另外,有些内固定物有坚强的支撑作用,术后可以少用或不用外固定,可以减少外固定的范围和时间,坚强的内固定有利于伤肢的功能锻炼和早期起床,减少因长期卧床而引起的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静脉血栓、膀胱结石等)
缺点
但对内固定的缺点,也应有足够认识。不论何种金属内固定物,对人体总是异物,临床上常见到在内固定物的下面及周围发生骨质疏松或吸收内固定松动。一旦发生感染,金属异物将会严重地阻碍伤口和骨折愈合。同时,安置内固定,需广泛剥离软组织和骨膜,必然影响血运,延迟骨折的愈合。
由于无菌技术的发展,手术技术不断熟练,内固定物的金属质量逐渐改善,恰当地选用内固定,对某些骨折的治疗确可提高疗效。但必须指出:片面追求骨折的解剖复位,滥用内固定是极其错误的,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同时,还应认识内固定不过是保持复位的暂时性措施,虽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但不能代替骨折的愈合,术后必须采取不同的保护性措施,直至骨折愈合为止。否则,将会发生内固定疲劳、弯曲或折断。
根据骨折端间保持一定压力的坚强内固定可形成骨折一期愈合(即骨折端间不经过骨痂而由新生骨直接连接骨端)的概念,设计的各种加压内固定物(如加压钢板、加压螺钉等)除可促进骨折愈合,尚可不用或少用外固定,以便早期活动甚至负重。加压内固定也有一般内固定固有的缺点,同时,坚强内固定尚可引起骨折部骨萎缩,甚至拆除内固定后发生再骨折。
适应症
绝对适应症
- 用手法难以复位或不能维持复位的骨折。
- 有移位的关节内骨折应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目的是使骨折部位复位,避免产生创伤性关节炎,使关节功能得以恢复。
- 有严重移位的骨骺分离和骨折,为了避免骨骺发育滞缓和畸形愈合,应行内固定术。
- 骨折合并主要血管神经损伤,须首先固定骨折,然后行神经血管探查术和修复术。
- 大块撕脱性骨折,并有肌肉或韧带断裂。如髌骨骨折,尺骨鹰嘴骨折和胫骨髁间隆突骨折等,内固定术能使关节得到早期活动。
- 骨折经治疗后发生骨不连者。
- 断肢(指)再植术中行内固定有利于神经血管和肌腱的修复。
相对适应症
- 骨折延迟愈合者可行植骨术或加内固定术。
- 多发性骨折,如上肢骨折合并下肢骨折,手术内固定可以大大简化外固定及护理。
- 病理性骨折,有利于病情的治疗和骨折端的稳定,术中可以大段骨切除加植骨术。
- 严重颅脑损伤合并骨折的患者,以牵引或外固定有时不能控制骨折端的活动,而且也不利于颅脑损伤的治疗,对骨折行手术内固定与治疗颅脑损伤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 老年人骨折,如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或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手术治疗可以减少因长期卧床牵引和原有老年病所导致的死亡率。
- 闭合方法不能达到治疗目的的骨折,例如股骨颈骨折等。
参看
参考文献
- 《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医学教材.吴在德主编
- 百度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69416.htm
- 丁香园-骨科专业讨论版-骨折内固定的适应症和禁忌征
关于“内固定”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