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驾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伯驾

(伯驾)(Peter Parker,1804年-1888年)伯驾(Peter Park),是美国早期第一位来华医疗传教士。伯驾于1831年在耶鲁大学获得本科学位,并于1834年从耶鲁医学院获得其博士学位,随后进入神学院并得到去往中国传教的委派。 由于他卓越的医疗技术,伯驾成为的第一位在华专职医疗传教士。因为广州十三行不允许外国人学习中文,他先去新加坡学习了一段时间中文,然后于1835年11月份再度返回广州。他先在外国人驻地开了一间药房,开始为中国病人看病,他主治的大部分是眼疾病。后来他的药房扩展而成一家眼科医院-博济医院,这家医院发展变成了今天著名的广州眼科医院。1840鸦片战争爆发,伯驾关闭了博济医院回到了美国,两年后他再一次回到中国,重开博济医院,并且增加了医院人手和扩大了规模。伯驾将西方医疗技术带到了中国,他被誉为“用柳叶刀(即手术刀)传福音”。鸦片战争时期曾参与《望厦条约》的谈判,后担任过美国驻华公使。

在1844年,伯驾参与《望厦条约》的谈判与签订。1847年,他担任美国驻华代办,1855年正式被委任为美国驻华公使。彼得作为美国政府的代表,对华态度强硬,积极谋求扩大美国在华权益,主张“中国人不服从,就毁灭”。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他要求美国出兵,与英、法等国一起占领台湾、舟山等地。伯驾有一句名言:“中国人不服从,就毁灭。”(Bend or Break)曾呼吁美国出兵与英、法分占台湾、舟山、朝鲜。出于健康原因,伯驾于1855年回到美国。但于同年,他被委任为美国派华专员,负责修订《望厦条约》。伯驾在中国工作直到1857年,再一次由于健康原因卸任,回到美国。此后,他常居华盛顿特区,于1888年去世。[1][2][3]>[4]

生平

参考文献

  1. 唐德刚:传教?信教?吃教?反教形形色色平议
  2. "Parker, Peter. A medical missionary and diplomat". New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1905.
  3.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格致出版社
  4. 科学网:中美早期史0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22825-738466.html

参考来源

关于“伯驾”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