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距离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又称身体语言,是指通过头、眼、颈、手、肘、臂、身、胯、足等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来传达人物的思想,形象地借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广义言之,肢体语言也包括前述之面部表情在内;狭义言之,肢体语言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

肢体语言丰富多彩

  

简介

个体之间在进行交往时通常保持的距离。这种距离受到个体之间由于相容关系不同而产生的情感距离的影响。人类学家霍尔认为“人际距离”可区分为4种:

一、亲密距离(0-18英寸),通常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情人或恋人之间,在此距离上双方均可感受到对方的气味、呼吸体温等私密性刺激。

二、个人距离(1.5-4英尺),一般是用于朋友之间,此时,人们说话温柔,可以感知大量的体语信息。

三、社会距离(4-12英尺),用于具有公开关系而不是私人关系的个体之间,如上下级关系、顾客与售货员之问、医生与病人之间等。

四、公众距离(12-25英尺),用于进行正式交往的个体之间或陌生人之间,这些都有社会的标准或习俗。这时的沟通往往是单向的。  

研究

肢体语言丰富多彩

从表面上看,这同体育的身体活动手段似乎相同,实际上它们之间仍然存在差别:舞蹈以身体活动来表现生活及表达和抒发情感,因而舞蹈这种身体活动具有“语言”功能,称为肢体语言。

早在查尔斯.达尔文开始研究肢体语言之前,1872年他就曾写过一篇题为《人和动物情感表达》的文章。他认为能读懂肢体语言无论对学习和工作都很有用。国际上著名的心理分析学家、非口头交流专家朱利乌斯.法斯特曾写道:很多动作都是事先经过深思熟虑,有所用意的,不过也有一些纯属于下意识。比如说,一个人如果用手指蹭蹭鼻子下方,则说明他有些局促不安;如果抱住胳臂,则说明他需要保护。

根据相关研究,一个人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而55%的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来传达。同时因为肢体语言通常是一个人下意识的举动,它也很少具有欺骗性,所以在想了解他人的心理状况时,肢体动作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工具。

现象

人类学家观察发现,人与人之间在面对面的情境中,常因彼此间情感的亲疏不同,而不自觉地保持不同的距离:最亲密的人,彼此间可以接近到0.5 米;有私交的朋友间,彼此可以接近到0.5—1.25米;一般公共场所的陌生人之间沟通时,彼此间的距离,通常维持在三米以上。此种因情感亲疏而表现的人际间距离的变化,在心理学上称为人际距离(interpersonal distance)。

显然,人际距离的变化,是由双方当事人沟通时,在肢体语言上的一种情感性的表示;彼此熟悉者,就亲近一点,彼此陌生时,就保持距离。如一方企图向对方接近,对方将自觉地后退,仍然维持相当的距离。

关于“人际距离”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