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社会行为
A+医学百科 >> 亲社会行为 |
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类似这样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心理学家把这一类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目录 |
动力与意义
什么力量驱使人们做出亲社会行为呢?亲社会行为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亲社会行为不仅使我们能够获得来自社会的、他人的和自我的奖励,而且能够避免来自社会的、他人的和自我的惩罚。这会促使你形成积极的社会价值观,有利于你的身心健康,还会使你获得或巩固友谊。此外,帮助别人还有提升心境的作用,当受助者的痛苦消除并开始快乐起来的时候,助人者同样会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使自己也变得更加愉快。
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
1、要学会谦让;2、要学会分享;3、要帮助他人;4、要关心社会发展。
助人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助人应该建立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体察对方的感受。主人不仅仅需要热情,更需要智慧,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有时助人要付出一定代价,甚至会承担一定风险。
助人就是助己,生存就是共存。
亲社会行为的原因
1)社会生物学观点:是人的先天特性,来自我们的基因,可以遗传
2)社会交换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
3)社会规范论:人类道德准则中最普遍的成分是交互性规范。交互性规范是支配社会交换、保持社会关系中得失平衡的一个基本原则;社会责任规范是社会期待人们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亲社会动机的影响因素
1)文化因素:倡导利他行为的文化特征:温暖和慈爱;反复灌输亲社会的价值观念;主流文化融于日常生活
2)情境因素:三种假设:服从互动的社会标准;人们的依赖本能;榜样作用
3)家庭成员的行为:A、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利他主义形成的重要原因;B、父母对利他行为要求:受到一系列传统美德的熏陶;C、父母对利他行为的归因;D、诱导和强化;E、移情训练:通过情绪追忆——情感换位——作品深化——作品评析进行教育
4)学校、同伴与媒体的影响:如果一个学校仅仅重视升学率,忽略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对学生之间恶性竞争和有意伤害不管;如果我们同伴队我们帮助他人的举动不屑一顾并冷嘲热讽,那么我们久而久之也会面对他人的困境漠然。
5)受助者特征:A、性别;B、相似性:同一群体、种族、国家、政治态度一致;C、外部特征:有魅力者更容易受帮助,包括长相,打扮;D、人格特征:看起来善良,友好的人,没有伤害过我们的人,由于外部原因需要帮助的人
6)助人者特征:A、年龄与性别:随年龄增长,一般道德标准会增长,道德标准内化水平高的个体在助人更积极;男性对陌生人而且又比较危险环境更愿意帮助,安全点的环境女性帮助多,女性在从长期照顾和亲密关系上更愿意帮助。B、人格特征:有强烈社会动机;相信自己有影响力;有适合情境特殊能力的人;同情理解他人与责任感和利他行为正相关;C、认知特点:对当前情景的认知(情境是否严重,自己能力是否够,对象是否需要帮助);自我认知(自我认知,自我角色认知)D、心境,好心境——帮助,坏心境——儿童会降低,成人会增加(亲社会行为有自我奖励作用)注意力转移;比较自我状态和受助人状态,自己比他是否更不幸
“报”的特征
1)往还性:“报”核心特征是一种社会资源或社会行为的交换。西方“互惠”,中方是“人际关系的往还关系”;
2)情感性:有强烈的情感色彩,牵动着还报者的爱与恨;
3)增量性:报已经超过了施的分量,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4)延迟性:日后必有报;
5)区别性:“自己人”和“他人”的报增量性不一样;
6)角色差异:施恩者不计回报;受恩者有恩必报
中国人助人行为的特点
1)认为对助人行为应有所酬赏;
2)受恩者“知恩必报”与施恩者“不思回报”;
3)酬赏价值在于表达心意,不在于物质或精神上;
4)倡导“知恩必报”,反对“市恩”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