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血栓性浅静脉炎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血栓性浅静脉炎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男女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血栓性浅静脉炎可以发生于身体的各个部位,通常多发于四肢,其次是胸腹壁,少数呈游走性发作。临床特点为:沿浅静脉走行突然发生红肿、灼热、疼痛或压痛,出现条索状物或硬结。急性期后,索条状物变硬,局部皮肤色素沉着。 血栓性浅静脉炎属于中医血痹、脉痹、肿胀、血瘀的范畴。发病时,浅静脉为一硬索条,可有自发痛。触痛或牵拉痛,一般称为“脉痹”;沿浅静脉走行及其周围组织突发色红、肿胀、灼热、疼痛,待红肿疼痛渐消后,局部可触及硬条索状物,且伴有色素沉着,或有微热和轻痛,属静脉曲张并发者,多称为“恶脉”;无静脉曲张病史者,可称为“血瘀”。《肘后备急方》:“恶脉病,身中忽有赤络脉如蚓状”。“皮肉卒肿起,狭长赤痛名”。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指发生于皮下浅表静脉的静脉壁因不同的原因引起的炎性反应,进而血栓形成及管腔粘连闭塞,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

曲张静脉的血栓性浅静脉炎

在下肢曲张的静脉内,因血液淤滞,加上局部皮肤营养不良,屏障作用减弱,易致细菌侵入,或因局部外伤而引起曲张静脉出现炎症反应。由于曲张静脉的存在,静脉炎也可反复出现伴皮肤色素沉着,血栓机化后变硬,曲张静脉闭塞而自行治愈。也可完全吸收,曲张静脉如初。治疗包括抬高患肢,局部热敷或理疗,口服抗生素。病变不重者可在弹力绷带或弹力袜的支持下活动。炎症消退后应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

本病原因不明,部分病人有外伤史。好发年龄为20~40岁,多见于肥胖及缺乏锻炼的妇女,常为单侧。多在上肢用力牵拉后,出现患侧胸、腹壁疼痛,上肢上举或外展时加重。检查时可发现胸腹壁有一压疼的硬韧索条,少数呈树枝状。皮肤绷紧后,可见索条处如沟状凹陷或嵴状隆起,呈弓弦样。疼痛可于二周后自行缓解,索条多持续很长时间,而后逐渐软化。

本病的治疗可根据病程长短决定治疗方法:病程短者(<1月),可口服强的松5mg,每日3次,连用1周。局部理疗或热敷可加速炎症消退。病程长者(>1月),可采用局部封闭疗法,每周1次,连用3周。通常情况下,只需局部热敷或理疗足矣,不必使治疗复杂化。少数闭塞的静脉索条挛缩,使局部总有牵拉感的患者,可用尖刀刺入皮下,于皮下将索条切断,以缓解牵拉症状。

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此类病变为不同部位反复出现的浅静脉炎。全身各处静脉均可发生,以下肢多见。病因尚不清楚,但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且与内脏癌肿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密切关系。其中一部分患者以后发现了内脏肿瘤,尤其是胰腺癌多见,另一部分患者发现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变主要是侵犯中小浅静脉,偶可侵犯肠系膜静脉、门静脉或肾静脉等。临床表现多为一处突然出现发红、条状或网状索条,病变处压痛,全身反应不明显。1~3周后可自行缓解,病变处留有色素沉着,隔一段时间后另一部位再次发病。治疗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但应仔细查找有无内脏肿瘤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 病因病机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胆湿热,.或外伤、染毒,或经脉创伤,气血淤滞,或输血、输液,脉络受损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淤,脉道阻塞而发本病。 血栓性浅静脉炎早期以清热利湿为主,后期以活血散结为主。同时,应积极治疗静脉曲张等原发疾病,并配合外治以提高疗效、防止复发。

  1.辨证论治

  (1)内治

  ①湿热瘀阻证

  证候:患肢肿胀、发热,皮肤发红、胀痛,喜冷恶热,或有条索状物;或微恶寒发热;苔黄腻或厚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通络。

  方药:二妙散合茵陈赤小豆汤加减。发于上肢加桑枝;发于下肢加牛膝;红肿消退,疼痛未减者,加赤芍、泽兰、地龙、忍冬藤。

  ②脉络瘀阻证

  证候:患肢疼痛、肿胀、皮色红紫,活动后则甚,小腿部挤压刺痛,或见条索状物,按之柔韧或似弓弦;舌有瘀点、瘀斑,脉沉细或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散结。

  方药:活血通脉汤加鸡血藤、桃仁、忍冬藤。发于上肢加桂枝;发于下肢用牛膝,兼服四虫丸。

  ③肝气郁结证

  证候:胸腹壁有条索状物,固定不移,刺痛,胀痛,或牵掣痛;伴胸闷、暖气等;舌质淡红或有瘀点、瘀斑,苔薄,脉弦或弦涩。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解毒。

  方药:柴胡清肝汤或复元活血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疼痛重者,加三棱、鸡血藤、忍冬藤等。

  (2)外治

  ①初期可用消炎软膏或金黄膏外敷,每日换药1次。局部红肿渐消,可选用拔毒膏贴敷。

  ②后期可用熏洗疗法,方用当归尾12g,白芷9g,羌活9g,独活9g,桃仁9g,红花12g,海桐皮9g,威灵仙12g,生艾叶15g,生姜60g,水煎后熏洗。有活血通络、疏风散结之功。

  2.其他疗法

  本病抗生素治疗无效,少数病例可采取手术切除病灶及物理疗法。针灸疗法有一定疗效。

关于“中医外科学/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