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十二经脉的名称
医学电子书 >> 《中医基础理论》 >> 经络 >> 十二经脉 >> 十二经脉的名称 |
中医基础理论 |
|
|
(一)命名原则
内为阴,外为阳:阴阳理论贯穿于整个中医理论,经络系统亦以阴、阳来命名。其分布于肢体内侧面的经脉为阴经,分布于肢体外侧面的经脉为阳经。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相互之间具有相对应的表里相合关系,即肢体内侧面的前、中、后,分别称为太阴、厥阴、少阴;肢体外侧面的前、中、后分别称为阳明、少阳、太阳。
脏为阴,腑为阳:内脏“藏精气而不泻”者为脏,为阴,“传化物而不藏”者称腑,为阳。每一阴经分别隶属于一脏,每一阳经分别隶属于一腑,各经都以脏腑命名。
上为手,下为足:分布于上肢的经脉,在经脉名称之前冠以“手”字;、分布于下肢的经脉,在经脉名称之前冠以“足”字。
(二)具体名称
十二经脉根据各经所联系的脏腑的阴阳属性以及在肢体循行部位的不同;具体分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四组。”
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分布于上肢的称手经,循行分布于下肢的称足经。分布于四肢内侧的(上肢是指屈侧)称为阴经,属脏;分布于四肢外侧(上肢是指伸侧)的称阳经,属腑。
阴经 (属脏) |
阳经 (属腑) |
循行部位 (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 |
||
手 | 太阴肺经 厥阴心包经 少阴心经 |
阳明大肠经 少阳三焦经 太阳小肠经 |
上肢 | 前线 中线 后线 |
足 | 太阴脾经 厥阴肝经 少阴肾经 |
阳明胃经 少阳胆经 太阳膀胱经 |
下肢 | 前线 中线 后线 |
十二经脉 |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
出自A+医学百科 “中医基础/十二经脉的名称”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4%B8%AD%E5%8C%BB%E5%9F%BA%E7%A1%80/%E5%8D%81%E4%BA%8C%E7%BB%8F%E8%84%89%E7%9A%84%E5%90%8D%E7%A7%B0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中医基础/十二经脉的名称”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