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外胆管癌
对
肝外胆管癌
的源代码
跳转到:
导航
,
搜索
编辑这个页面须要登录或更高权限!
您刚才的请求只有这个用户组的用户才能使用:
自动确认用户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
登录
后重试。A+医学百科是一个开放式网站,修改本站大部分内容仅须要
花10秒钟时间创建一个账户
。 如果您已经登录,本页面可能是受保护的内容。如果您认为有修改的必要,请
联系本站管理人员
。
条目源代码:
{{头部模板-肿瘤}} [[肝外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 肝外胆管癌是指[[左右肝管]]、[[肝总管]]、[[胰腺]]上[[胆总管]]的原发[[恶性肿瘤]],通常不包括位于[[壶腹]]部和[[乳头]]部的癌肿多发生于肝外胆管任何部位,但[[肝门]]部[[胆管癌]](Klatskin氏[[肿瘤]])约占50%以上。进行性[[梗阻性黄疸]]为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本病病因至今尚不清楚,约有16%-30%的胆管癌病人伴有胆结石,故结石的慢性刺激被认为可能是一个致癌因素;[[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病人胆管癌发生率高;[[胆管]]良性[[乳头状瘤]]可转变为胆管癌,[[原发性]]硬化[[胆管炎]]合并[[溃疡性结肠炎]]者发生胆管癌的比例高,有报告0.4-1.4%。胆道[[血吸虫病]]也是病因之一。 胆管癌在尸解中的[[发病率]]为0.2%,占所有癌肿病人尸解的2%,占[[胆道手术]]的0.5%。男性稍多,多在50-70岁间,60岁以上更多见。组织类型90%左右为[[腺癌]],且60%[[分化]]良好。本病特点是肿瘤生长缓慢,远处转移晚,多为[[局部淋巴结]]转移为主。多数病人并非死于肿瘤转移,而是死于因[[胆道梗阻]]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本病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临床表现]]:== 1.持续进行性梗阻性黄疽。尿浓茶色,粪便灰白。 2.[[上腹]]隐痛伴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和体重下降。 3.有[[出血倾向]],[[呕血]]或黑便。 4.可有[[发冷]],[[发热]]。 5.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胆总管下端疼可触及肿大的[[胆囊]],肝大质硬,[[晚期]]有门脉[[高压]]症表现。 诊断依据: 1.根据以上主要症状和[[体征]]。 2.[[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血沉]]增快,肝功受损,梗阻性黄疽,[[大便潜血]]阳性,CEA可增高。 3.B超示胆管有强光团,无伴声影,[[肝内胆管]]扩张。 4.PTC,ERCP示病变处偏心性狭窄,有[[充盈缺损]],近端[[胆管扩张]]。 5.CT可见癌肿部位及形状。 ==治疗原则:== 1.根治性切除:切除率10%—50%。下段胆管癌、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段胆管癌行胆管切除,[[肝管空肠吻合术]],同时作附近[[淋巴结]]清扫;[[肝门胆管癌]]可行胆管癌切除,双侧肝内胆管[[空肠吻合术]]。 2.姑息手术:包括胆囊或高位[[胆管空肠吻合术]],适用于不能切除的下段胆管癌。胆道外[[引流]]和[[空肠造瘘术]],两管体外连接,桥式转流。胆管置u[[管引流术]],它的优点:能起内引流和外引流[[双生]]作用,术后能冲洗;不经手术能重新换管。 3.放疗:对病变局限已行引流者有一定作用。 ==用药原则:== 本病治疗主要为手术,用药是针对其[[合并症]],有胆道[[感染]]时给予[[抗生素]],可选用“A”中抗生素联用,胆管癌若[[黄疸]]未能得到引流最终导致[[肝功能]]损害,故应加强[[护肝]]及支持治疗,选用“A”中[[肝太乐]]、肝安及“C”中[[输血]]及[[白蛋白]]等。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辅助检查:== 年龄在60岁以上,出现持续性上腹部或[[腰部]]疼痛,进行性加重的黄疸,肝大者应考虑胆管癌。予行肝功能及[[碱性磷酸酶]],γ-[[转肽酶]]等有关检查,有助于确定肝外梗阻性黄疸的存在,可作为筛选指标,CEA增高有助诊断。B超或CT检查可了解肝内胆管扩张情况及肝胆系及胰腺是否有肿瘤,PTC或ERCP可直接显示胆管癌部位及梗阻的程度和性质。[[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可了解[[十二指肠降部]]或上升部的不规则压迫情况。以上检查不但对胆管癌诊断有帮助,也有利于与[[胰腺癌]][[胆石症]],[[毛细胆管性肝炎]]等相鉴别。 ==疗效评价:== 1.治愈:行根治性切除后,症状体征消失,切口愈合好,无并发症。 2.好转:手术未能切除癌病胆道,仅行姑息性胆管内外[[引流术]],暂时性解除梗阻性黄疽;或经放疗,[[化疗]]等综合性治疗后病人症状体征减轻。 3.未愈:手术未能切除[[癌变]]胆道,亦未能解除胆道梗阻。 ==预防常识:== 由于胆管癌与胆结石,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管乳头状瘤等有密切关系,所以及时防治这些[[疾病]]显得重要。胆结石时应积极采取手术取石等治疗手段,[[胆总管囊肿]]应早期行囊肿切除,尽量避免单纯[[囊肿]]内引流术,发现胆管乳头状瘤不管有否症状应及时手术切除以避免恶变。确诊胆管癌后不要丧失治疗信心,因该病发展缓慢,转移晚,应争取及早手术治疗,如不能切除,也应行姑息性手术引流[[胆汁]],改善肝功能,另再行放疗、化疗、[[中西医]]结合等综合治疗,可明显延长病人生存期。 ==验方偏方== <b>验方: </b> ①天性草根、野[[芥菜]]根各94~125g,分别水煎,去渣后加白糖适量饮服,上午服天性草根,下午服野芥菜根。 疗效:报告治愈1例,已观察5年无复发。 方源:安徽省枞阳县血防站。 ②[[犀黄丸]](成药):每日g,口服,同时配用[[阿霉素]]等[[化疗药物]]及护肝药物。 疗效:用本方治疗原发性巨块型[[肝癌]]4例,随访时间最短者14个月,最长者30个月,患者均继在。 方源:方书琴:阿霉素配用其它化疗与[[中草药]]治疗原发性巨型肝癌4例报告。《[[癌症]]》(4):375,1986。 ③[[安宫牛黄丸]]:每日丸温水调化,饭后服。病情稳定后改为每日半丸,10丸为一疗程,可同时服用[[中药]]煎剂。 疗效:用本方治疗晚期肝癌6例,3例均生存期为327天,(其中2例生存1年以上),另3例从治疗到出院平均住院229天。1年后随访均健在。 方源:张年乐等:安宫牛黄丸并中医[[辩证]]治疗晚期肝癌——附6例报告。《实用癌症》(3):182,1989。 <b>偏方:</b> ①金虫散:[[全蝎]]、娱蚣、[[水蛭]]、[[僵蚕]]、[[蜣螂]]、[[守宫]]、[[五灵脂]]各等分为,每日2次,每次3克。 ②[[斑蝥]]烧鸡蛋:斑蝥2只,去头足,放入鸡蛋内,棉纸包文火烧熟,去斑螫,吃鸡蛋,每日2个,连服3天,休3天再服。 [[分类:内科]][[分类:消化系统疾病]][[分类:肿瘤]] {{底部模板-肿瘤}}
在这个页面上使用的模板有:
模板:Navbox
(
查看源码
)
模板:头部模板-肿瘤
(
查看源码
)
模板:导航条
(
查看源码
)
模板:导航板-肿瘤
(
查看源码
)
模板:底部模板-肿瘤
(
查看源码
)
返回到
肝外胆管癌
。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查看
阅读
繁体/正体
编辑修改
修订历史
动作
搜索
导航
首页
大医精诚
人体穴位图
中药图典
全国医院列表
医学电子书
药品百科
中医百科
疾病诊断
急救常识
疾病查询
中药百科
中医方剂大全
怎样看化验单
全国制药企业
医科院校大全
医事漫谈
医学下载
医学视频
推荐工具
医学网站大全
医学词典
医学资讯博客
功能菜单
添加页面
志愿者招募中
积分排名
关于广告
网站事务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链入页面
链出更改
所有特殊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