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天颈肩背部酸痛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肩胛背神经是来自颈5神经根的与胸长神经合干的神经。肩胛背神经卡压以颈肩背部不适、酸痛为主要症状颈部不适与天气有关,阴雨天、冬天加重,劳累后也可加重。Kevin(1993)报道,肩胛背神经封闭可治疗颈肩痛。1994年,陈德松详细报道了本病,并提出手术治疗方案,取得良好效果。

目录

阴雨天颈肩背部酸痛的原因

是由于肩胛背神经或颈5神经根在其行径中因解剖因素受压所致。

肩胛背神经卡压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健康搜索:一是颈神经根特别是颈5神经根受压而累及作为其分支的肩胛背神经;另一原因是。肩胛背神经在其行经中因解剖因素而受压,如穿过中斜角肌的腱性起始纤维。因而肩胛背神经卡压大部分存在于胸廓出口综合征中,但亦可单独存在。

阴雨天颈肩背部酸痛的诊断

1.病史及症状

(1)常发症状:本病常见于中青年女性,全部患者均以颈肩背部不适、酸痛为主要症状颈部不适与天气有关,阴雨天、冬天加重,劳累后也可加重。上臂后伸、上举时颈部有牵拉感颈肩背部酸痛常使患者不能入睡,患者自觉患肢怎么放也不舒服,但又不能明确指出疼痛的部位。

(2)少发症状:少数病例可有肩部无力,偶有手麻,主要为前臂及手桡侧半发麻。

2.体征和检查 部分患者可有前臂感觉减退鶒,少数患者上肢肌力,特别是肩外展肌力下降。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及第3、4胸椎棘突旁3cm处有明显压痛点。作者曾处理过35例肩胛背神经卡压患者,男女之比为9∶26,除1例52岁者以外34例患者的年龄在28~40岁间,平均35岁。其中,单侧病变33 例,双侧病变2例,右侧26例,左侧16例。病程4个月至9年。现将体征和检查归纳为表1在3、4胸椎棘突旁压痛点处稍加按压,27例诉有同侧手臂内侧及 手部尺侧不适、发麻鶒对该压痛点封闭后,颈肩及手部有轻松舒适感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向颈椎方向按压有4例患者酸痛感放射至前臂桡侧及手桡侧半。对该点封 闭后,颈肩背及手部酸痛、不适可完全消失。压迫锁骨上,桡动脉搏动消失的有31例 。

阴雨天颈肩背部酸痛的鉴别诊断

颈肩痛:颈肩痛主要痛点肩关节周围,故称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俗称凝肩、漏肩风或冻结肩。起病多因肩关节周围组织,如肌膛、滑囊等受冷冻外伤感染所致。不少患者是由风湿病引起的。其主要症状为颈肩持续疼痛,患侧上肢抬高、旋转、前后摆动受限,遇风遇冷感觉有沉重隐痛。如不及时治疗,拖延日久可使关节粘连,患侧上肢变细,无力甚至形成废用性萎缩。该病多见于50 岁左右的中年人,青年与老年人也有发生。疼痛特点是胳膊一动就痛,不动不痛或稍痛,梳头、穿衣、提物、举高都有困难。发作严重时可疼痛难忍,彻夜不眠。

面、头、颈、肩发作性剧痛翼管神经痛(vidian neuralgia) 由Vail氏于1932年最先报道。认为与蝶窦感染引起翼管神经刺激或炎症有关,故认为蝶腭神经节神经痛实际就是翼管神经痛。成人特别是女性多见,为鼻、面、眼、耳、头、颈以及肩部的发作性剧痛,为不典型的一侧性发作,多在晚上发作,不因外部刺激而发作,可伴副鼻窦炎症,浅感觉无障碍。

颈肩疲劳和软组织疼痛:颈肩综合症时由于现在的年轻人工作是长期电脑和伏案工作,经常保持低头这样的被动体位引起的疲劳和软组织疼痛。

1.病史及症状

(1)常发症状:本病常见于中青年女性,全部患者均以颈肩背部不适、酸痛为主要症状颈部不适与天气有关,阴雨天、冬天加重,劳累后也可加重。上臂后伸、上举时颈部有牵拉感颈肩背部酸痛常使患者不能入睡,患者自觉患肢怎么放也不舒服,但又不能明确指出疼痛的部位。

(2)少发症状:少数病例可有肩部无力,偶有手麻,主要为前臂及手桡侧半发麻。

2.体征和检查 部分患者可有前臂感觉减退鶒,少数患者上肢肌力,特别是肩外展肌力下降。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及第3、4胸椎棘突旁3cm处有明显压痛点。作者曾处理过35例肩胛背神经卡压患者,男女之比为9∶26,除1例52岁者以外34例患者的年龄在28~40岁间,平均35岁。其中,单侧病变33 例,双侧病变2例,右侧26例,左侧16例。病程4个月至9年。现将体征和检查归纳为表1在3、4胸椎棘突旁压痛点处稍加按压,27例诉有同侧手臂内侧及 手部尺侧不适、发麻鶒对该压痛点封闭后,颈肩及手部有轻松舒适感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向颈椎方向按压有4例患者酸痛感放射至前臂桡侧及手桡侧半。对该点封 闭后,颈肩背及手部酸痛、不适可完全消失。压迫锁骨上,桡动脉搏动消失的有31例 。

阴雨天颈肩背部酸痛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1.保守治疗 首先考虑保守治疗,以局部封闭为主封闭点为两个压痛点,一是胸锁乳突肌中点后缘另一处是3、4 胸椎棘突旁3cm。作者建议每周1次,连续3~6次辅以理疗,半数患者症状可显著减轻。18例做3~6次颈部压痛点封闭治疗,6例症状显著减轻;4例改 善,酸痛可以忍受;9例无效其中7例确诊后行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对保守治疗无效或 伴发胸廓出口综合征症状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于全身麻醉下做颈根部横形切口或“L”形切口,切断结扎颈横动脉肩胛舌骨肌,逐层解剖显露臂丛神经根干 部及前、中斜角肌下段与止点在近止点处切断前、中斜角肌,沿颈5神经切断包绕颈5神经根纤维组织,并进一步将中斜角肌在颈5神经根部肌性组织横行切断, 暴露肩胛背神经切断神经周围组织,做神经外膜松解。切口闭合前局部注入曲安奈德5ml。术后可用泼尼松5mg,3次/d,共7天。术中可见:肩胛背神经起 始部在中斜角肌内走行1~3cm鶒,能清楚判断肩胛背神经起点,肩胛背神经在人中斜角肌处均为腱性或腱肌性组织。作者曾为23例患者25侧做手术治疗有2 例3侧肩胛背神经除起始部有少许中斜角肌纤维覆盖外,其余部分行走于中斜角肌表面;2例侧在中斜角肌内走行l~2cm;18例侧在中斜角肌内斜行走 行2~3cm;其中17侧能清楚判断肩胛背神经起点其中3侧为独立起点,14侧和颈5胸长神经合干,合干长度在1cm内者4侧,1~4cm者10侧;22 例24侧的肩胛背神经在人中斜角肌处均为腱性或腱肌性组织。本组患者锁骨下动脉位置较高,高于锁骨上缘者18例,可高达锁骨上缘4~5cm,最高1例达 6cm,平均3.5cm。

保守治疗近期效果较好,但易复发,3~6次颈部局部封闭后复发率仍有50%。可间隔2~3个月后再进行一个疗程的局部封闭治疗。22例患者术后颈肩背部 症状完全或大部分消失。术后3天患者可能又感不适和术前相似,但术后1周症状逐渐减轻,术后3周症状大部或完全消失。随访时间3个月至2年,3例侧在术 后2个月时症状、体征又出现,程度同术前。其中,未做肩胛背神经起始处减压的2侧为1例双侧胸廓出口综合征术后第3天症状再次出现并逐渐加重术后1年余时 仍未愈;另2侧为术后局部瘢痕压迫,经局部封闭后,目前尚能控制症状。前臂内侧和小指感觉减退的16例患者健康搜索,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3天亦有波动 2~3周后逐渐恢复正常。

参看

关于“阴雨天颈肩背部酸痛”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