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家鼠

(重定向自褐鼠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褐家鼠 学名:Rattus norvegicus ,别名大家鼠、沟鼠,属啮齿目鼠科。分布于全国各地,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有该鼠的存在。是广大农村和城镇的最主要害鼠,数量多,为害大,是贮藏期苹果为害较大的害鼠之一。

目录

物种介绍

别名大家

褐家鼠

鼠、沟鼠,俗称大耗子,属啮齿目鼠科。分布于全国各地,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有该鼠的存在。是广大农村和城镇的最主要害鼠,数量多,为害大,是贮藏期苹果为害较大的害鼠之一。

褐家鼠属啮齿目鼠科,也称大家鼠、沟鼠、挪威鼠等。褐家鼠是家栖鼠中较大的一种,体长150~250毫米,体重220~280克。尾明显短于体长,尾毛稀疏,尾上环状鳞片清晰可见。耳短而厚,向前翻不到眼睛。后足长35-45mm。雌鼠乳头6对。该鼠毛色有变,与其年龄、栖息环境有一定的关系,通常幼年鼠较成年鼠颜色深。多数体背毛色多呈棕褐色或灰褐色,毛基深灰色,毛尖深棕色。头部和背中央毛色较深,并杂有部分全黑色长毛。体侧毛颜色略浅,腹毛灰白色,与体侧毛色有明显的分界。  

形态特征

褐家鼠

家鼠是家栖鼠中较大的一种,体长150~250毫米,体重220~280克,尾明显短于体长,被毛稀疏,环状鳞片清晰可见。耳短而厚,向前翻不到眼睛。后足较粗大,长于33毫米。雌鼠乳头6对。该鼠毛色有变,与其年龄、栖息环境有一定的关系,通常幼年鼠较成年鼠颜色深,棕色调不明显。多数体背毛色多呈棕褐色或灰褐色,毛基深灰色,毛尖深棕色。头部和背中央毛色较深,并杂有部分全黑色长毛。体侧毛颜色略浅,腹毛灰白色,与体侧毛色有明显的分界。

外形:为中型鼠类,体粗壮,大者可重达0.5斤。耳壳较短圆,向前拉不能遮住眼部,尾较粗短,成体尾长短于体长,后足较粗长,成体后足长大于28毫米。乳头6对,胸部2对,腹部1对,鼠鼷部3对。

毛色:背毛棕褐色或灰褐色,年龄愈老的个体,背毛棕色色调愈深。背部白头顶至尾端中央有一些黑色长毛,故中央颜色较暗。股毛7火色,略带污白。老年个体毛尖略带棕黄色调。尾二色,上面灰褐色,下面灰白色。尾部鳞环明显,尾背部生有一些褐色细长毛,故尾背部色调较深。前后足背面毛白色。

头骨:头骨较粗大,脑颅较狭窄,颧弓较粗壮,眶上嵴发达,左右颞嵴向后平行延伸而不向外扩展。门齿孔较短,后缘接近臼齿前缘联接线。听泡较小。

牙齿:第一上臼齿第1横嵴齿突不发达,中齿突、内齿突发育正常,第2横嵴齿突正常,第3横嵴中齿突发达,内外齿突均不发达。第二上臼齿第l横嵴只有l内齿突,中外齿突退化,第2横嵴正常,第3横嵴中齿突发达,内外齿突不明显。第三上臼齿第l横嵴只有l内齿突,2、3横嵴连成一环状。  

生活习性

褐家鼠栖息场所广泛,为家、野两栖鼠种。以室内为主,占80.3%,室外和近村农田分别为14.3%和5.4%。室内主

褐家鼠

要在屋角、墙根、厨房、仓库、地下道、垃圾堆等杂乱无章的隐蔽处营穴。室外则在柴草垛、乱石堆、墙根、阴沟边、田埂、坟头等处打洞穴居。其洞穴分布为:墙根占67.7%,阴沟占8%,柴草垛占7.1%,田埂占5.4%,其他占11.7%。

褐家鼠具有迁移习性,在室内食物缺乏,或密度过大时,迁移到农田建造临时洞穴活动为害,但数量不大。同时,迁移与气候、季节、作物生长情况的变化等有密切关系,并以此在室内与农田之间进行往返迁移。

褐家鼠属昼夜活动型,以夜间活动为主。在不同季节,褐家鼠一天内的活动高峰相近,即16~20时与黎明前。褐家鼠行动敏捷,嗅觉触觉都很灵敏,但视力差。记忆力强,警惕性高,多沿墙根、壁角行走,行动小心谨慎,对环境的改变十分敏感,遇见异物即起疑心,遇到干扰立即隐蔽。褐家鼠在一年中的活动受气候和食物的影响,一般在春、秋季出洞较频繁,盛夏和严冬相对偏少,但无冬眠现象。在苹果贮藏库,褐家鼠以傍晚和黎明活动较多,机警狡猾,多走熟路,沿墙根、小塑料袋缝隙乱跑,对小包装塑料袋和塑料大帐破坏很大。

褐家鼠繁殖力强,一年可产6~8胎。孕期3周左右,每胎产仔7~10只,多达15只。其繁殖期从1月下旬开始,到12月上旬结束,历时320天,12月中旬到1月中旬为滞育期。幼鼠产下后3个月左右即达到性成熟,寿命2年左右。褐家鼠食性广而杂,凡是人类所用食物,它都可以取食。嗜食肉类物品及含水分较多的苹果等果品,粮食类食品中喜食小麦、大米等。据测定成年褐家鼠平均日食量为10.33克,年食量即3.77千克左右。  

品种分类

吴德林(1982)研究我国23个省区标本后,认为我国褐家鼠已分化出4个亚种,即指名亚种R•n•norvegicus,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及其附近岛屿,包括海南岛和厦门;甘肃亚种R.n.soccer Miller,分布于淮河流域以南,太行山以西,西至甘肃

褐家鼠

、青海、四川,南抵云南、广西,此达内蒙古自治区;华北亚种R.n.humiliates Milne-Edwards, 分布于淮河流域以北、太行山以东,北至蒙古高原边缘,东北方向达到辽东半岛;东北亚种R.n.caraco Palls,从黑龙江向南约至长白山南部,其西南方向达蒙古高原边缘。由此,我省淮河以北标本属华北亚种,其特点为体型较小,后足长平均30mm左右;淮河以南标一本属甘肃亚种,其特点为体色淡,体型和后足均较华北亚种为大。  

该鼠数量

褐家鼠为我室内主要优势鼠种,特别是淮河以北地区。如对凤台、颍上、蒙城、涡阳、亳县、怀远、濉溪等8个县调查结果,室内共捕鼠1

褐家鼠

024只,褐家鼠为720只,占室内鼠种组成的70.3 %。在淮河以南地区,褐家鼠亦为室内主要优势鼠种。如在江淮之间的淮南、霍邱、合肥、舒城、宿松、望江、无为、潜山9个县室内854只鼠中,褐家鼠占502只,占室内鼠种组成比58.78 %;在野外农田,水网地区褐家鼠数量要高于旱田地区。如长江以南的宁国、芜湖、当涂、东至野外捕鼠3542只,褐家鼠I为544只,占野外鼠种组成比15.4 %;淮河以北的凤台、颍上、利辛、蒙城、怀远野外捕鼠5442只,褐家鼠为109只,仅占野外鼠种组成比2%。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年份,褐家鼠数量变异也是很大的,如当涂县圩区,1974—1979年,农田褐家鼠占野外鼠种组成比仅为4-8%之间。1980年,当涂县青山乡1983年捕鼠154只,褐家鼠为137只,占野外鼠种组成比88.96 %。  

生存环境

褐家鼠大多居住在洞穴里。褐家鼠的洞穴较为复杂,洞道不但深而且分叉多,我们在枞阳县长沙乡挖掘11窝褐家鼠鼠洞,平均洞深1--1.5米,个别洞道深达2米,洞口平均直径5-6厘米,每一个洞系有3~4个洞口,后洞口极其隐蔽,多数在草丛中或水平面下,我们在挖洞时曾见过从水中潜逃的褐家鼠。窝以杂草:树叶、棉花等组成,平均直径8-10厘米,洞内内基本无存粮,往往可见有少许稻壳、豆壳及吃剩的食物。我们曾在霍邱县姜家湖圩田挖过一只褐家鼠洞穴,内有数条吃剩的泥鳅。据四川省捕鼠能手沈前明报道(灭鼠和鼠类生物学研究报告,第三集),1961年他在南充县供销社捕捉褐家鼠30多只,从鼠洞内挖出饼子500多个,核桃600余个,挂面1.5公斤,猪蹄筋0.25公斤,同年在盘龙供销社保管室消灭褐家鼠70多只,从鼠洞中挖出花生60多公斤。但我们在安徽挖掘的褐家鼠洞穴,洞内未见有存粮。  

综合防治

褐家鼠分布广,

褐家鼠

适应性强,繁殖率高,为害重,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防治难度比较大,因此,必须采取科学防治方法,才能控制其为害。根据其发生消长规律、食物因素、人们农事活动等综合考虑。该鼠的防治策略为:冬春季是该鼠防治的最佳时期,对减轻全年鼠患有重要作用。在灭鼠方法上,应以药物灭鼠为主,辅以人工诱杀和器械灭鼠。灭鼠药剂以敌鼠钠盐、溴敌隆等慢性抗凝血杀鼠剂饱和投饵效果最好,而且要大范围内连片统一进行,效果很好。在突击灭鼠后,要采取有效措施长期巩固,常抓不懈,才能达到最终控制的目的。

褐家鼠为夜行性。集小群活动。以各种谷物、肉类等为食,也吃蜗牛、昆虫等小动物。每年可产3胎。雌兽的怀孕期为21—26天。一般在夏季生产。每胎产6-9仔。2-3个月达到性成熟。

我国是褐家鼠等鼠类的“美好家园”,尤其是江淮及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华北北部山区以及东北农牧接壤的地带,鼠害一年比一年严重。鼠类就像一支扑不灭的“地下游击队”,行动极为猖狂。每只老鼠一年要吃3千克食物,除了人类可以吃的食物外,还包括塑料、电线、木头、肥皂等人类使用的物品,都可以成为它们的“美味佳肴”。最令人愤慨的是,老鼠大规模侵袭农田,有时一夜之间把田野中的玉米、稻米等农作物一扫而光。我国每年因鼠害造成的损失为:粮食30一40亿千克,棉花20一30万担,甘蔗10万吨以上。而生产这些农作物需要1400万亩左右良田,约占我国可耕地面积的1%左右。也就是说,在我国栖息的数十亿只老鼠每年导致1400万亩粮田颗粒无收。

因此,人们提起褐家鼠等各种老鼠,无不深恶痛绝。  

目前新事

褐家鼠已经成功地适应了人居环境,是一种伴人动物。由于人类的活动,解决了对它们来说很难跨越的地理隔离,为它们的扩散创造了条件。例如,新疆原本没有褐家鼠,西北的干旱区隔离了褐家鼠。但是20世纪,自从兰新铁路通车以后,褐家鼠在中国内陆干旱区扩散。1975年,在往返于北京一乌鲁木齐的列车上首次发现褐家鼠。褐家鼠随着铁路向新疆扩散,1979年8月在吐鲁番发现了褐家鼠,4年后在乌鲁木齐火车西站发现了褐家鼠。1988年前后,褐家鼠开始向乌鲁木齐市区与郊区扩散,并沿铁路向南扩散到库尔勒,沿公路扩散到吐鲁番市。现在,褐家鼠正沿着沙区公路向南疆扩散。褐家鼠这种伴人动物随着人类活动而不断侵入新的生境。

科学发展到今天,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灭鼠就是“消灭老鼠”的概念是十分不准确的,我国现有鼠类180多种,有害的只有褐家鼠等10余种,并且只有在形成一定密度之后才能造成危害,只要将其种群控制在一定的密度之下,便不会形成危害。要“斩尽杀绝”所有的鼠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因为大多数鼠类都是其天敌的主要食物,如果灭尽就会破坏生态平衡。所以“灭鼠”的任务实际上应该是指有效地控制鼠害,想方设法地消灭鼠类中的过剩部分,使鼠害不再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如果不以科学指导而去盲目灭杀,在巨大的投入之后只能是劳而无功。就药物灭鼠而言,毒饵的配制、投放的时间、地点、范围都有较强的科学性。

黄鼬、鹰、猫头鹰、蛇类等鼠类的天敌的存在,减少了鼠类对农作物和人类的危害,对防止鼠害大暴发,防止疾病的传播,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称得上是人类的益友。它们中大多是稀有的物种,有的虽然尚未成为濒危物种,但由于砍伐森林和环境污染,使其数量也在不断减少,所以人类应该更多地关心它们的处境,努力改善它们的生存状况。

关于“褐家鼠”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