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中周期性腿动
A+医学百科 >> 睡眠中周期性腿动 |
睡眠中周期性腿动为刻板的屈曲运动,是在睡眠中重复出现的下肢肌肉收缩,多见于老年人,又称夜间肌阵孪。每夜可达数百次,每次约2秒,使病人经常被惊醒。是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之一。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又称多动腿综合征或不宁腿综合征。RLS在各年龄组皆可发病,但多见于40岁以上的壮年。症状主要发生在两下肢,但亦可累及大腿和足部,可以一侧为重,或仅限于一侧下肢,但上肢和手部则很少受累。受累的患肢深部酸、麻痛灼热、虫爬样、瘙痒样等多种痛苦感觉为主要表现的发作性疾病。症状在休息时出现,而在白天工作,劳动或运动时不出现症状。
目录 |
睡眠中周期性腿动的原因
本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现认为与神经、精神等多种因素有关,有人根据安静时发病及运动后症状可以缓解的特点,推测是与足部的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组织代谢产物的蓄积有关。另有人认为本综合征多见于贫血、糖尿病、酒精中毒以及维生素缺乏症等引起的末梢神经病变,所以推测与代谢障碍有关。
中医认为本病系由邪客肌肤,淤滞脉络,或阴血亏虚,经络、肌肤失养所致。其病位主要在经络、肌肤,与心肝肾有关;其病性为本虚标实。
本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原发性病因不明,儿童患者常有家族遗传史。继发性者多有神经系统疾病。
睡眠中周期性腿动的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特点可以做出诊断。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1.不安,休息时常走来走去,或不停地搓腿,躺在床上时常翻来覆去或摇动身体。
2.感觉异常,在休息尤其清晨与夜间时大腿深部有爬行样不舒感,常为双侧受累,迫使患者要经常活动其两腿。
3.睡眠中周期性腿动,为刻板地屈曲运动,在6h的睡眠中至少发生40次以上的腿动。
4.醒时的不自主腿动,在卧位或坐位休息时常发生下肢的不自主屈曲运动。
6.夜间加重,尽管白天休息时也可有异常、腿动和不安症状,但夜间有明显的加重趋势。
1995年国际不安腿综合征研究委员会(IRLSSG)制定出4条诊断标准(石巧云,2000):
1.因感觉异常、感觉减退不由自主地活动患肢。
2.运动不宁。
3.休息时发病或加重,活动后缓解。
4.夜间入睡后症状加重。
睡眠中周期性腿动的鉴别诊断
⑴、静坐不能症(akathisia ) 多为长期使用抗精神疾病药物和安定类药物人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有时即便少量使用也可以出现,患者常主诉自己焦虑不安,腿脚不能着地,严重的患者常反复站立,来回走动,症状表现夜间比白天明显。使用抗焦虑治疗有效。
⑵、下肢疼痛足趾运动症(painful legs and moving toes) 下肢和足部疼痛,伴有不适感,足趾出现特征性的不随意运动,一侧肢体或者两侧肢体均可以出现,这种病人下肢可以出现异常性疼痛,常可以持续存在。下肢的不随意运动主要表现为足趾的伸曲和内外旋转、足关节的屈伸,与不安腿综合症疼痛的性质、特点不同。常见于跟痛症、腰痛、坐骨神经痛等脊髓和神经末梢疾病。
⑶、肢端感觉异常(acroparesthesia ) 夜间睡眠中手指和足指出现麻木,针刺般的疼痛,由于疼痛而经常觉醒。成年女性多见。好发于下肢的末端。
根据临床表现及特点可以做出诊断。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1.不安,休息时常走来走去,或不停地搓腿,躺在床上时常翻来覆去或摇动身体。
2.感觉异常,在休息尤其清晨与夜间时大腿深部有爬行样不舒感,常为双侧受累,迫使患者要经常活动其两腿。
3.睡眠中周期性腿动,为刻板地屈曲运动,在6h的睡眠中至少发生40次以上的腿动。
4.醒时的不自主腿动,在卧位或坐位休息时常发生下肢的不自主屈曲运动。
6.夜间加重,尽管白天休息时也可有异常、腿动和不安症状,但夜间有明显的加重趋势。
1995年国际不安腿综合征研究委员会(IRLSSG)制定出4条诊断标准(石巧云,2000):
1.因感觉异常、感觉减退不由自主地活动患肢。
2.运动不宁。
3.休息时发病或加重,活动后缓解。
4.夜间入睡后症状加重。
睡眠中周期性腿动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1.消除和减少或避免发病因素,改善生活环境空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合理膳食调配。
2.注意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不要过度疲劳、过度消耗,戒烟戒酒。保持平衡心理,克服焦虑紧张情绪。
3.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治疗。切记急躁。
参看
关于“睡眠中周期性腿动”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