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肺循环短路增加
医学电子书 >> 《病理生理学》 >> 呼吸衰竭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 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 肺循环短路增加 |
病理生理学 |
|
|
生理情况下肺内有一部分静脉血经支气管静脉和极少数的肺内动-静脉交通支直接流入肺静脉,称“短路”(shunt)或右-左分流。此外,心内最小静脉的静脉血也直接流入左心。这些都属解剖分流,其血流量约占心输出量的2~3%。因为静脉血未经动脉化即掺入动脉血中,故又称静脉血掺杂。支气管扩张(伴支气管血管扩张)、先天性肺动脉瘘、肺内动静脉短路开放等病变,可增加解剖分流,使静脉血掺杂显着增多而引起血液气体异常(图13-3(2))。有人将肺内病变所引起的肺泡完全不通气但仍有血流者也视为短路,见于肺实变、肺不张等。
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中,单纯的通气不足、单纯的弥散障碍、单纯的肺内短路增加或单纯的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是较少的,这些因素往往同时存在或相继发生作用。现以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为例概要说明之。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在原无心肺疾患的病人因急性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以致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而发生的急性呼吸衰竭,常见于休克、创伤、败血症、过量输液、体外循环术和氧中毒等时。其早期病变主要为肺严重水肿、出血、透明膜形成、肺不胀、微血栓形成、肺血管内皮细胞及肺泡Ⅰ型上皮细胞肿胀变性与坏死等。此时呼吸衰竭的发生可有下述多种机制参与:①由于肺水肿、肺不胀等使肺顺应性降低而引起限制性通气障碍,也可因支气管痉挛和气道内液体增加而导致阻塞性通气障碍,但因患者多有呼吸加速,故肺泡总通气量可无明显减少,但其分布则不均匀。②肺泡膜增厚引起弥散障碍。③肺小动脉内微血栓或脂肪栓塞,使部分肺泡血流不足,形成死腔样通气。另一方面,因肺顺应性降低、肺不胀、肺泡内充满水肿液或气道受阻等原因,使部分肺泡通气减少而血流未相应减少,故可造成大量肺内短路或功能性分流增加,这些因素均导致肺泡的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 呼吸衰竭时机体的主要机能代谢变化 |
关于“病理生理学/肺循环短路增加”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