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生理止血、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医学电子书 >> 《生理学》 >> 血液 >> 生理止血、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
生理学 |
|
小血管损伤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但在正常人,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停止,称为生理止血。用一个小撞针或注射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流出,然后测定出血延续的时间,这一段时间称为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出血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生理止血功能的状态。正常出血时间为1-3分钟。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即相应延长,这说明血小板在生理止血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但是血浆中一些蛋白质因子所完成的血液凝固过程也十分重要。凝血有缺陷时常可出血不止。
生理止血过程包括三部分功能活动。首先是小血管于受伤后立即收缩,若破损不大即可使血管封闭;主要是由损伤刺激引起的局部缩血管反应,但持续时间很短。其次,更重要的是血管内膜损伤,内膜下组织暴露,可以激活血小板和血浆中的凝血系统;由于血管收缩使血流暂停或减缓,有利于激活的血小板粘附于内膜下组织并聚集成团,成为一个松软的止血栓以填塞伤口。接着,在局部又迅速出现血凝块,即血浆中可溶的纤维蛋白源转变成不溶的纤维蛋白分子多聚体,并形成了由血纤维与血小板一道构成的牢固的止血栓,有效地制止了出血。与此同时,血浆中也出现了生理的抗凝血活动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以防止血凝块不断增大和凝血过程漫延到这一局部以外。显然,生理止血主要由血小板和某些血浆成分共同完成。
血细胞的破坏 | 血凝、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 |
出自A+医学百科 “生理学/生理止血、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7%94%9F%E7%90%86%E5%AD%A6/%E7%94%9F%E7%90%86%E6%AD%A2%E8%A1%80%E3%80%81%E8%A1%80%E6%B6%B2%E5%87%9D%E5%9B%BA%E4%B8%8E%E7%BA%A4%E7%BB%B4%E8%9B%8B%E7%99%BD%E6%BA%B6%E8%A7%A3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生理学/生理止血、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