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鹦鹉
A+医学百科 >> 玫瑰鹦鹉 |
【物种名称】玫瑰鹦鹉
【拉丁学名】Platycercus
【英文名称】 rose-coloured Parrot
【科属分类】 鸟纲、鹦形目、鹦鹉科、玫瑰鹦鹉属。
几种常见的笼养鸟类,特指某些澳大利亚的长尾鹦鹉(parakeet)种类。
目录 |
外形特征
玫瑰鹦鹉最明显的特色不是它们的羽色,而是它们羽毛的花纹。其一是它们背羽呈扇形;其二是它们的面颊皆是有颜色的。所有的玫瑰鹦鹉背上都是以黑色为主体,而在每一个羽毛边则有对比色以呈现出扇型的感觉。然后在脸颊上也都会有着一块对比的颜色饰片存在着。依据种类的不同,这些颜色有可能是绿的、红的、黄的、白的、或者是蓝的。但这种特色是每一只玫瑰鹦鹉都可以见到的。 东澳洲的玫瑰鹦鹉大致可分为两个族群:
一个是有着蓝色面颊的深红鹦鹉 Crimson Parrot,另外一种则是白色面颊的东方玫瑰鹦鹉 Eastern Rosella。所有玫瑰鹦鹉的血缘或形态都非常相近,困难之处就是如何判别这些血缘关系有多近。有些研究专家认为玫瑰鹦鹉就只有以上这两个族群,其余的则是衍生出来的变种。
玫瑰鹦鹉盛产于澳洲,虽然种类繁多,但所有玫瑰鹦鹉间亦存在着共同的特色,主要包括扇形的羽毛排列方式
以及翅膀和尾巴都有特殊的蓝色边;再则根据其颊部区域的颜色可大致分成两组:第一组是颊部圈圈内为白色的,如:澳西玫瑰鹦鹉 、金披风玫瑰鹦鹉 、褪草玫瑰鹦鹉等;第二组是颊部区域内为蓝色的,如:深红玫瑰鹦鹉 、黄草玫瑰鹦鹉 和绿草玫瑰鹦鹉等。 该种鹦鹉头部、腹部及胸部为深红色,颊部为蓝色,上背部及翅膀主要为黑色但边缘为红色,(象似片片玫瑰花瓣),翅膀02....前端及尾巴为带有光泽的蓝色。非常漂亮。有的品种胸部、颈部以及头部为鲜红色,白色的脸颊,背部为黄色,但羽毛有黄绿色的边缘,尾部的上腹羽是黄绿色,下腹羽是红色,棕色的眼,灰白色的喙及黑灰色的脚。母鸟的喙较小,红色较淡,且眼睛的周围有灰棕色的羽毛。
Rosellas 这个字基本上就是在形容 rose ( 玫瑰 )、rose-coloured ( 玫瑰色的 ) 、 roselike ( 似玫瑰的 ),尤其是观看其背羽的花纹,宛如片片玫瑰花瓣。
分布范围
分布在澳洲东方的海岸区,主要栖息在东南部新南威尔斯与维多利亚的海岸地区及南澳大利亚东南方小面积的沿海地区与袋鼠岛,东北部则分布在昆士兰东北部沿海地区及其东南部地区,澳洲东南部的一些小岛上也有分布。
生活习性
它们与其它的澳洲鹦鹉一样,常至农作物区觅食,造成严重的农作物损失,经常可在年雨量超过500公厘的森林中发现它们的踪迹,北部地区的族群喜爱栖息在海拔600-1500m的丘陵林地中,但海拔450-1900m皆可发现其族群,南部地区的族群则活动于各种高度的区域,野外的玫瑰鹦鹉并不怕人,有人接近时不会惊慌地逃开,常至公园、花园或住家后院让人喂食,天然食物包括花朵、花蜜、草类与树木的种子等,通常4-6只成群活动,繁殖期多在9-1月间,求偶时公鸟会靠近母鸟翅膀微开且不停地拍动,尾部也会一直摆动,头部不停地晃动、鼓起胸前的羽毛且持续地发出啁啾的鸣叫声,之后公鸟会有喂食母鸟的行为出现,这表示配偶之间的感情非常好,主要筑巢于树洞内。
生长繁殖
繁殖: 需要提供较深的巢箱和软木,这种鸟咬断软木来铺垫。虽然他们长至11个月就能繁殖,但最好等到他们18个月大,更成熟的时候再让他们繁殖,没有必要让他们尽早繁殖,因为他们在笼养条件下可以繁殖超过10个年头。这种鸟天性容易紧张不安,不太容易适应居室生活。
该属种类
1. 深红玫瑰鹦鹉 (Platycercus elegans)
2. 东玫瑰鹦鹉 (Platycercus eximius) 又名:金披风玫瑰鹦鹉 、七草玫瑰鹦鹉
3. 淡头玫瑰鹦鹉 (Platycercus adscitus) 又名:褪草玫瑰鹦鹉
4. 西玫瑰鹦鹉 (Platycercus icterotis) 又名:九重鹦鹉
5. 绿色玫瑰鹦鹉 (Platycercus caledonicus) 又名:绿草玫瑰鹦鹉
6. 黄玫瑰鹦鹉 (Platycercus flaveolus) 又名:黄草玫瑰鹦鹉
7. 阿德莱玫瑰鹦鹉 (Platycercus adelaidae)
8. 白玫瑰鹦鹉 (Platycercus palliceps)
9. 澳北玫瑰鹦鹉 (Platycercus venustus)
关于“玫瑰鹦鹉”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