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刷染色体
A+医学百科 >> 灯刷染色体 |
灯刷染色体(lampbrush chromosome)
灯刷染色体是卵母细胞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时, 停留在双线期的染色体。它是一个价体, 含4条染色单体, 由轴和侧丝组成, 形似灯刷。染色体轴由染色粒(chromomere, 是指染色质凝集而成的颗粒)轴丝构成, 每条染色体轴长400μm, 从染色粒向两侧伸出两个相类似的侧环,伸出的环是成对对称的, 一个均大小的环约含100kb DNA。
较普遍存在于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卵母细胞中的一类形似灯刷的特殊巨大染色体。通常出现在卵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的双线期(diplotene stage),为二价体,两条同源染色体通过几处交叉而相连,含四条染色单体。由染色深、高密度的颗粒(即染色粒,chromomere)串连组成染色单体的主轴,由主轴染色粒向两侧伸出成对侧环,染色粒是染色单体紧密折叠区域,其直径约为0.25~2微米,为不进行转录的片断。侧环是脱氧核糖核酸(DNA)转录活跃区域。一套灯刷染色体约有10000个侧环。侧环轴是由DNA分子外被以基质所组成,基质成分为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每个侧环由一个转录单位或几个转录单位组成。转录过程中由于基质之厚薄和转录RNA分子之长短不同,侧环具有粗细变化之过程。电镜下观察从侧环垂直伸出之细丝为DNA轴转录产物,随转录之进展,RNA链不断延长,外形呈“圣诞树”(christmastree)样结构。每条灯刷染色体的形态和侧环在卵母细胞的生长期是一定的,故可成为编号染色体的标志。灯刷染色体是研究基因表达极为理想的实验材料。
有证据表明,存在于灯刷型染色体上的环形结构可能与基因的活性有关。灯刷型染色体只有在两栖类动物卵细胞发生减数分裂时才能被观察到,它是染色体充分伸展时的一种形态。此时,两对姐妹染色体常常通过“交叉点”连成一体。高倍电镜下观察发现,灯刷型染色体上存在许多突起的“泡”状或“环”状结构,有时还能看到RNP沿着这些突起结构移动,表明这些DNA正在被RNA聚合酶所转录。
关于“灯刷染色体”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